“可把例外寫進附件……”李剛仍有些不安。
“附件也是協議的一部分。”陸軒停下腳步,“真正重要的不是它在哪一章,而是有沒有追溯機製。隻要每一次調用都留下痕跡,他們動一次,我們就看得見一次。”
張濤這時從另一側走來,神情複雜:“我剛看了新草案。技術條款比之前鬆了些,會不會……”
“鬆?”陸軒反問,“我們把‘緊急調用’鎖進了三種情形、七十二小時補批、獨立審計三道鐵鏈裡。這不是鬆,是把野路子變成了明規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看著兩人:“你們以為我在守原則,其實我在建體係。真正的掌控,不是事事親批,而是讓規則替你說話。”
下午會議重啟。律師團隊開始逐條確認表述措辭。對方法務在“共管賬戶”條款旁寫下“需內部二次確認”,被馬亮悄然記錄。
陸軒看在眼裡,未動聲色。
當雙方就“獨立審計追溯”機製達成一致時,林娜輕聲提醒:“這條需要指定第三方審計機構名錄。”
“名錄由雙方聯合提名,每年更新一次。”陸軒答,“但首次備案必須由我方情報組同步歸檔,確保審計路徑可查。”
馬亮點頭,迅速記下。
傍晚六點,技術與財務兩大核心條款完成初步法律化表述。協議起草工作正式重啟。
陸軒召集李剛、孫明、林娜回到辦公室。他將修改稿放在桌上,翻開附件三。
“他們要的靈活,我們用程序鎖死了。”他指著“獨立審計追溯”條款,“每一次調用,無論是否緊急,都必須生成不可篡改的操作日誌。這份日誌,不僅要存檔,還要實時同步至我們的監管係統。”
李剛看著那行字,緩緩點頭:“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控製。”
“規則不是用來堵人的,是用來導流的。”陸軒站起身,“我們現在不是在讓步,是在把對方的訴求,變成我們體係的一部分。”
他從抽屜取出一疊打印好的卡片,一一放在每人麵前。上麵隻有八個字:“權限即責任,開放即監管。”
“從今天起,這不是口號。”陸軒說,“是鐵律。”
會議結束。眾人離開後,林娜返回會議室取文件。她看見陸軒仍站在白板前,手中握著一支紅筆。
他正在重寫那句話。
筆尖劃過板麵,字跡剛勁有力:
“程序正義,即實質控製。”
林娜沒說話,輕輕將手中的卡片壓在協議草案上。
陸軒轉身,拿起手機撥通馬亮號碼:“明天開始,對對方內部審批流程進行穿透式追蹤。特彆是‘共管賬戶’的二次確認環節——我要知道,誰在背後真正拍板。”
電話接通,他隻說了一句:
“真正的博弈,現在才開始。”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