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講機裡的聲音還未散去,陸軒已經轉身走向指揮車。西門崗那輛皮卡的輪廓在監控畫麵中漸漸清晰,帆布掀開一角,露出幾捆鋼筋。司機登記時語氣生硬,但證件齊全,路線也與當日建材調度表吻合。他盯著屏幕三秒,抬手按下通訊鍵:“放行,記錄車牌,歸檔備查。”
沒有驚濤駭浪,也沒有暗流湧動。真正的敵人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亮出獠牙。他清楚,昨夜那三輛車是試探,今日這輛皮卡,不過是塵埃落定後的餘音。警報解除,戰鼓卻剛剛敲響。
回到辦公室,晨光正斜切過桌麵,照在那份尚未合攏的彙報材料上。“供應鏈審計”四個字墨跡未乾。陸軒抽出一支新筆,在下方添上兩條:人員擴編、技術加碼。紙麵無聲,卻如戰令出鞘。
九點整,會議室門推開。趙宇、張濤、孫明、李剛依次入座,林娜將打印好的議程單分發到每人手中。陸軒站在白板前,未發一言,隻用筆圈出“雙線加速”四字。
“施工端,三日內增派五十人,實行兩班倒。”他聲音平穩,“趙宇負責協調培訓與崗位分配,李建國任臨時組長,老帶新,考核上崗。安全事故零容忍,操作不規範者,當場退訓。”
李剛皺眉:“進度要緊,何必卡這麼死?”
“快,建立在穩之上。”陸軒看向他,“我們不是包工隊,是標準製定者。每一個焊縫,都是我們的簽名。”
張濤點頭:“我這邊同步啟動技術攻堅組,追加十五研發預算,主攻柔性接頭的耐久性優化。青山口電站的數據模型可以複用,但必須適配本地地質周期變化。”
“錢從哪來?”孫明低聲問,目光落在現金流報表上,“高強度投入,現有儲備隻能撐三個月。”
陸軒沉默片刻:“撐不住,就逼自己更快出成果。支持不是無限的,我們必須在資源耗儘前,把價值做到不可替代。”
會議結束,眾人散去。孫明留下,站在桌邊沒動。陸軒抬頭:“有話直說。”
“如果國際方第二批資金延遲……”
“我們就用三個月,打出三年的效率。”他合上筆記本,“他們給的是機會,我們拚的是命。”
中午十二點,項目東區臨時接待站。一輛印有國際能源企業標識的中巴緩緩停穩。車門打開,五名技術人員依次下車,手持設備箱,神情嚴謹。為首的外方主管名叫卡爾,目光掃過工地圍擋上的進度公示牌,眉頭微蹙。
張濤迎上前,遞上安全帽與登記卡。卡爾接過,卻沒有戴上:“我們的係統獨立運行,數據不接入本地平台。”
“理解。”張濤不動聲色,“但安全規程統一執行,所有人員必須登記、測溫、接受崗前briefing。”
卡爾點頭,語氣卻冷:“我們的軟件加密等級高於本地標準,無法共享核心參數。”
“沒人要求你們交出核心。”張濤引他們走向臨時辦公室,“但我們有責任確保每一位進場人員,都不會成為管理盲區。”
當天下午,陸軒召集雙方技術團隊召開協調會。他沒有坐在主位,而是站在投影幕布旁,調出樊星閣《綠色工程標準化手冊》第三版。“我們的係統不是為了封鎖誰,而是為了不讓任何人掉隊。”他說完,當眾點擊權限管理後台,將非核心模塊接口開放,包括施工日誌、安全巡檢記錄、物料流轉軌跡。
“下周設‘聯合調試日’,你們的係統接入測試環境,我們全程配合。若發現問題,共同修正。”
卡爾沉默良久,終於點頭:“我們可以試點對接。”
散會後,一名外方工程師在交接資料時隨口說道:“總部最近在調整亞洲項目的審計流程,新標準可能下月推行。”話音落下,他意識到說多了,迅速閉嘴。
陸軒沒追問,隻在筆記本上記下“審計流程”四字。
傍晚六點,新調入的五十名工人列隊進入工地廣場。他們來自周邊縣市,多數有基礎工種經驗,但對樊星閣的操作規範一無所知。吊車試運行時,一名新人擅自進入作業半徑,險些被旋轉臂撞倒。警報響起,陸軒立刻下令暫停所有高空作業。
全體人員集合在空地上,塵土未歇。陸軒走上臨時搭設的台子,手裡拿著一本翻舊的《標準化手冊》。
“有人覺得,戴上安全帽就是工人。”他翻開第三章,“但在這裡,每一個動作都有標準。協同作業時,誰先誰後,誰喊口令,誰確認,差一秒,就是生死。”
他抬眼掃過人群:“從今天起,每名資深焊工帶兩名新人。考核不過,不準上崗。李建國,你負責焊接組培訓。”
李建國站了出來,身上還穿著白天的工作服。他接過名冊,聲音不大卻堅定:“我帶頭,誰不合格,我負責。”
訓練從第七節開始。弧光閃爍,焊槍移動的軌跡必須與手冊圖示一致。一名新人手抖,焊縫歪斜,立刻被叫停。老焊工上前示範,一言不發,隻讓對方重做十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色漸深,培訓區燈火通明。李剛在巡視時,一名年輕工人悄悄遞上一張折疊的紙條。他展開看了一眼,臉色微變,卻未聲張,隻將紙條折好塞進衣兜。
訓練間隙,陸軒走到李建國身邊,看著他指導新人調整呼吸節奏。
“累嗎?”
“累,但踏實。”
“為什麼願意乾?”
老人抬頭,望著遠處塔吊的指示燈:“我兒子說,他在學校寫作文,題目是‘我的父親在建光’。”
陸軒沒說話,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
淩晨一點,辦公室燈還亮著。孫明送來最新排班表與物資調度清單。陸軒逐項核對,筆尖在“夜班安保巡查頻次”一欄停留片刻,圈出“每小時一次”,改為“四十五分鐘”。
“你懷疑什麼?”孫明問。
“不是懷疑。”陸軒合上文件,“是知道,有人一直在看。”
他起身走到窗前。工地上仍有燈光在移動,是夜班組在澆築承台。混凝土泵車穩穩輸送,振搗棒深入模板內部,發出均勻的嗡鳴。一名新工人蹲在邊緣,正用尺子測量初凝麵平整度,旁邊的老工長點頭示意。
就在這時,李剛推門進來,將那張紙條放在桌上。
“有人問過夜班排布。”
“知道是誰嗎?”
“還沒查,但口音不像本地人。”
陸軒拿起紙條,展開,上麵隻有一行字:“幾點換崗?”
他盯著那行字,良久未語。
窗外,一列夜班工人正列隊通過安檢門,安全帽上的反光條在探照燈下連成一條流動的光帶。
最末一人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