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的手指在物理隔離鍵上停了片刻,屏幕上的數據流波動逐漸平息。他沒有鬆開,而是側頭看向張濤:“他們又來了。”
張濤盯著終端右下角的信號標識,sgnode9的特征碼清晰浮現,持續時間比前一次更長。這不是誤觸,也不是係統漏洞,是試探,一次比一次更深的試探。
辦公室門推開,林娜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剛打印出的文件。她將紙放在桌上,聲音壓得很低:“施耐德亞太發來正式函件,提議召開高層戰略會議,討論‘合作深化路徑’。”
趙宇冷笑一聲:“一邊伸手探我們的心臟,一邊談深化?”
林娜沒有回應,隻將文件翻到第二頁——一份初步議程草案,列出“技術共享機製”“聯合研發平台建設”“人才交流計劃”三大議題。
“陸哥已經看了。”她說,“他讓所有人去作戰室,十分鐘後。”
作戰室燈光全開,地圖牆上,馬來半島的紅圈依舊醒目,但陸軒的目光早已越過那些城市標記,落在更遠的區域。張濤、孫明、趙宇依次落座,沒有人先開口。空氣裡有種沉靜的張力,像風暴前的海麵。
陸軒站在投影前,手指輕點,調出三組數據流:一是施耐德過去七十二小時的權限請求記錄,二是吉隆坡項目運行實測響應曲線,三是樊星閣自研模塊的獨立性能報告。
“他們想看緩存。”他開口,語氣平穩,“我們給了。他們還想看更多,我們沒給。但他們沒撤,反而提出開會。”
孫明皺眉:“這是示好,還是誘餌?”
“都不是。”陸軒搖頭,“是試探後的評估。他們發現我們不僅防得住,還能反向壓製響應節奏。現在,他們開始重新定義我們的位置。”
張濤緩緩道:“所以,這場會,不是求合作,是重新談判地位。”
“沒錯。”陸軒走到桌前,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三個詞:研發、人才、供應鏈。
“我們不能再停留在‘項目配合’的層麵。他們想探邊界,我們就把邊界往前推。從今天起,我們的目標不是應對試探,而是主導合作方向。”
趙宇眉頭未鬆:“可核心算法一旦開放協作環境,風險不可控。”
陸軒看著他:“隔離的是數據,不是未來。”
這句話落下,室內短暫沉默。張濤忽然笑了:“你是想,用他們的資源,建我們的體係?”
“不是建。”陸軒糾正,“是共生。我們提供速度與本地化能力,他們提供標準與全球通道。誰也離不開誰,才是真正的綁定。”
孫明迅速計算可行性:“若打通他們的歐洲采購鏈,我們的運維成本可降三成以上。但對方未必願意放權。”
“那就用結果說話。”陸軒調出吉隆坡係統的實時監控麵板,“過去一個月,我們的響應效率超過他們自有係統40。這不是偶然,是體係優勢。他們會意識到,拒絕深度合作,等於放棄亞太市場的話語權。”
趙宇終於點頭:“我可以組建聯合測試環境,但必須設立權限熔斷機製,任何越界操作,立即切斷。”
“可以。”陸軒答應,“但同時,我們要主動提出三項深化方案:第一,共建跨境運維團隊,中方主導部署,德方提供認證支持;第二,設立聯合中試基地,研發下一代協議模塊;第三,啟動供應鏈互通試點,從低敏部件開始。”
張濤迅速記錄,隨即抬頭:“人才交流呢?他們肯定會提。”
陸軒從文件夾中抽出一張便簽,上麵寫著一行字:“人才互派,需設紅線。”
他盯著那句話,片刻後說:“可以派,但我們的人必須進入他們的核心測試組。同樣,他們的人來,也隻能接觸鏡像係統。這不是對等,是平衡。”
孫明補充:“財務上,我們可以釋放部分短期收益作為合作誠意金,展示資金穩定性。”
“好。”陸軒合上文件,“準備方案,明天上午,我親自去談。”
次日,會議廳。
施耐德代表坐在長桌另一側,首席談判官手指無意識地轉動婚戒,目光始終避讓著供應鏈議題。雙方寒暄過後,對方開門見山:“我們希望在下一階段合作中,增加源代碼審計權限,以確保係統兼容性與安全性。”
陸軒沒有立刻回應。他調出平板,投影切換至吉隆坡係統運行曲線圖,紅線穩穩壓在施耐德曆史數據下方。
“你們的標準是安全。”他聲音不高,“我們的標準是結果。過去三十天,係統零宕機,響應峰值提升40,故障自愈率98.6。這些數據,你們的審計團隊能打出來嗎?”
對方語塞。
陸軒繼續:“我們允許你們查看緩存日誌,允許你們接入測試環境,甚至願意共建中試平台。但心臟,不會交給任何人。”
會議室陷入短暫寂靜。
片刻後,陸軒翻開備忘錄草案,指向新增條款:“我提議,設立‘聯合安全審計委員會’,雙方技術骨乾交叉審查,定期輪崗。既滿足合規,也保障機密。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方代表excances,最終點頭:“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