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手中的終端屏幕還亮著南洋數科的回信內容,那條附加條件像一道暗流,在寂靜的作戰室裡悄然蔓延。陸軒沒有抬頭,指尖輕輕劃過桌麵上攤開的《本地化落地計劃》初稿,紙麵沙沙作響。
“五年不收回授權?”他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壓住了所有人欲言又止的躁動,“他們想拿我們的命脈,去換一張入場券。”
張濤站在戰術板前,眉頭微皺:“這不隻是技術問題,是信任門檻。他們怕我們隨時撤走,也怕我們借機壟斷。”
“那就讓他們知道,”陸軒緩緩起身,“我們不撤,也不獨占。但底線,不能踩。”
他轉身走到指揮台前,按下通訊鍵:“馬亮,調取南洋數科近三年所有技術合作檔案,尤其是與外資企業的項目執行記錄。我要知道,他們簽過的每一份協議,最後是怎麼收場的。”
命令下達後,作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趙宇站在財務數據屏旁,低聲問:“如果他們真有過違約前科呢?”
“那就不是談條件,是談規則。”陸軒目光如鐵,“核心技術可以本地化生產,但固件加密權限必須由我們遠程掌控。另外——”他頓了頓,“成立聯合技術監管委員會,三方派駐,審計透明。他們要的安心,我們可以給,但必須在籠子裡給。”
張濤迅速記錄,隨即補充:“還可以加入‘階段性授權遞增’機製。前兩年授權範圍限定在組裝與維護,第三年起根據合作表現逐步開放模塊調試權限。”
陸軒點頭:“就這麼辦。把方案擬出來,標題就寫《有限授權合作框架》。不是求他們,是教他們怎麼合作。”
話音未落,林娜推門而入,手中抱著一疊文件。她將三地合資合同整齊擺上會議桌:“越南寧平、印尼泗水、馬來檳城,所有簽約條款已完成歸檔。但寧平方麵至今未提供用地紅線圖,對方說‘內部流程尚未走完’。”
“流程?”陸軒冷笑,“上個月他們還說‘優先處理’。現在倒學會拖了。”
趙宇翻看文件,忽然停住:“合同裡有約定,政府需在簽約後十五日內提供完整用地資料,逾期視為違約。”
“把這條摘出來。”陸軒語氣平靜,“連同其他已確認的政府承諾,整理成《履約備忘錄》。今天下午,發給吳峰,請他以商會名義,向越南中部經濟顧問團‘致謝並提醒’——感謝他們的支持,也希望執行效率能匹配合作誠意。”
林娜記下指令,轉身欲走,又停下:“還有一件事。馬來檳城的合同裡,爭議仲裁條款明確適用中國法律。”
陸軒眼神微動,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很好。當初簽的時候沒人注意,現在,它會成為我們的盾。”
林娜離開後,陸軒走到沙盤前。三麵藍旗穩穩插在越、印、馬三地,旗麵印著“合資實體”四字。他伸手撫過寧平廠區的位置,指尖停在那片尚未點亮的區域。
“簽約隻是開始。”他說,“建廠、招人、備案,三線必須同步推進。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隻會紙上談兵。”
命令迅速傳達。趙宇帶隊對接政府流程,孫明啟動專項資金劃撥,張濤則著手優化授權方案文本。陸軒回到戰略席,目光掃過大屏上的客戶反饋麵板。
幾分鐘後,林娜再次進來,這次手裡拿著一份新的報告:“試點門店用戶調研結果出來了。主要問題集中在兩點——產品操作界麵不符合本地習慣,售後服務雖響應快,但缺乏本地語言支持。”
陸軒翻開報告,逐條查看。越南用戶反映菜單層級太深,印尼技工抱怨說明書全是中文術語,馬來經銷商提出希望有本地工程師常駐指導。
他合上文件,當即下令:“批預算,三地同步設立本地化服務中心。技術團隊立刻開發東南亞多語種ui包,越南語、印尼語、馬來語,兩周內上線。”
他又轉向通訊頻道:“胡軍。”
“在!”胡軍的聲音從耳機中傳來。
“你帶人去寧平,負責售後團隊的安全培訓和業務整合。從當地招技術人員,標準不能降——技術要精,品行要正。我們要的不隻是員工,是橋梁。”
“明白。”胡軍聲音沉穩,“我會親自考核每一個進培訓中心的人。”
陸軒掛斷通訊,轉身對張濤說:“服務不是補丁,是根基。誰掌握了用戶體驗,誰就掌握了市場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