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布背麵那行紅筆字還清晰可見——“這次,彆再搞砸了。”林娜的手指在投影遙控器上頓了頓,沒有多看,轉身走出場地。走廊儘頭的電梯門剛合上,作戰室的通訊信號就亮了起來。
陸軒站在主控台前,盯著技術組傳來的實時日誌。測試環境的響應曲線突然出現毫秒級波動,像是被人輕輕推了一把。他沒有出聲,隻是抬手調出監控側錄程序,將過去十分鐘的數據流重新回放。胡軍幾乎是同步動作,從加密通道調出了外方測試服務器的流量鏡像。
“他們在模擬ddos攻擊。”胡軍的聲音低而穩,“不是係統故障,是人為注入的乾擾流量。”
趙宇立刻切換至備用測試通道。中方獨立監控係統啟動,壓力測試重新跑動。屏幕上的曲線迅速拉直,延遲穩定在二百一十毫秒,誤差不超過三點五。二十分鐘後,無瑕疵報告自動生成,同步推送到雙方平台。
交付完成。
係統末尾自動標注了一行小字:“本次測試未檢測到外部乾預——係統版本:Δ8.4.8”。陸軒盯著那句話,眼神未動,但嘴角微不可察地壓了一下。他知道,這一行字,遲早會說話。
與此同時,楊芳打來電話。三家門店首批鋪貨,顧客圍滿展台,卻幾乎無人下單。有人指著產品包裝上的紋樣問:“這是你們設計的?還是抄了我們祖輩的東西?”
林娜掛斷電話,立即啟動預設宣傳動作。社交媒體上線“紋樣背後的故事”專題,由文化顧問團逐幀解析設計邏輯——傳統編織紋路如何與星軌線條交織,幾何結構怎樣呼應本地節慶符號。每一條發布都附帶原始手稿掃描件和顧問簽名。
孫明同步調撥臨時預算,推出限量版包裝。每份附贈一張由本地藝術家親筆簽名的文化卡,印有該地區古老諺語:“手與心相連,物與魂共生。”首批五百套線上發售,四十八小時內訂單突破八千,三家門店庫存清空。
一名顧客在社交平台曬出照片,文化卡背麵有一行手寫的話:“你們終於聽懂了我們的話。”這條評論被轉發超過兩萬次,無人質疑,隻有無數個“是”字刷屏。
作戰室內,燈光調至常亮模式。陸軒召集核心成員開短會,不等眾人落座,直接調出“q30847e”文件夾。屏幕上滾動播放外方多次調取中方接口模型的記錄,時間精確到秒,ip路徑層層追溯,最終指向其技術主管私人終端。
“他們不是沒看見我們的速度。”陸軒聲音不高,卻壓住了所有雜音,“他們是怕看清楚了,就再也擋不住。”
趙宇皺眉:“成果做出來了,但他們不認,怎麼辦?”
“那就讓他們認。”陸軒打開新文檔,命名為《技術白皮書發布機製》,“從今天起,每完成一個模塊,立即生成帶時間戳的摘要文件,由林娜團隊對外發布。不講情懷,隻列數據、架構圖、測試結果。”
他停頓片刻,在模板底部加了一句備注:“所有進展,皆有跡可循。”
會議室一片安靜。這不是反擊,是立碑。每一個字,都是未來的證據。
會後,馬亮截獲一條加密信息,標題為“phoenixreset”,發信方標記為外方高層會議代號。內容未破譯,但收件名單包含全部項目決策層。
陸軒看完情報,輕輕放下終端。他沒有下令追查來源,也沒有指示反向滲透,而是轉身對林娜說:“把最新銷量數據、技術白皮書摘要,打包成‘合作進展周報’,發給對方全體成員。”
“現在就發?”
“現在。”他說,“讓他們看看,什麼叫真正的成果。”
郵件發送瞬間,係統記錄到外方技術主管的ip在淩晨三點十七分、十九分、二十三分,三次刷新收件箱。最後一次停留超過四分鐘,下載了完整附件包。
兩天後,首個跨國協同研發模塊正式上線運行。係統穩定接入雙方平台,數據互通零誤差。外方技術團隊首次在日誌中留下中方團隊的署名標識,並標注“核心貢獻:fsgarchitectureintegration”。
陸軒站在作戰室主屏前,看著協同指數攀升至78。他拿起通訊器,聲音平靜:“通知所有項目組,按原計劃推進下一階段部署。技術線保持每日聯調節奏,市場線準備第二輪本地化投放方案。”
孫明低聲提醒:“首期資金仍凍結,但補貼已覆蓋一線人員。財務壓力暫時可控。”
陸軒點頭,目光落在白板上新寫下的“成果反哺機製”六個字。筆跡剛勁,沒有一絲猶豫。
胡軍走進來,遞上一份打印件:“外方剛剛提交了新的接口優化建議,基於我們上次的壓力測試數據。”
陸軒接過文件,翻到第一頁。建議內容詳實,邏輯嚴密,明顯吸收了中方的架構思路。他在頁眉空白處寫下兩個字:“收下。”
然後說:“回複他們,建議采納,下周安排聯合評審會。順便問一句——他們的主管,什麼時候能露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胡軍點頭退出。陸軒走到窗前,城市燈火如海,樊星閣的標誌在夜色中沉靜矗立。他打開手機相冊,翻到一張舊照片——十五歲那年,班級約架前夜,他和李剛、張濤站在校門口,校服皺巴巴的,臉上還帶著少年的稚氣。
照片沒有保存多久,他點了刪除。
回到主控台,他調出下一階段任務清單。趙宇站在一旁問:“如果他們繼續用會議拖節奏,怎麼辦?”
陸軒手指在屏幕上劃過,將“聯合評審會”標記為高優先級,回複道:“那就讓成果說話。”
林娜在宣傳部辦公室打開新一版投放方案。畫麵中央是三位本地用戶的真實影像,背景是他們生活的街區。標題隻有一行字:“我們用了它,然後把它變成了自己的。”
她按下預覽鍵,光標停在發布倒計時上。
楊芳發來消息:“第二批限量卡已簽收,藝術家說,這次想加一句新的話。”
林娜回問:“什麼?”
對方回複:“彆停下,我們還在聽。”
她沒再打字,隻是將這句話複製,粘貼進方案備注欄。
作戰室的門被推開,李剛大步走進來,手裡拿著一份現場報告:“技術組剛完成第二輪聯調,外方工程師主動提出了兩個優化點,全部基於我們的原始架構。”
陸軒接過報告,掃了一眼,點頭:“告訴他們,明天的評審會,我們準備了三個新模塊的演示。”
李剛咧嘴一笑:“他們要是還不來呢?”
陸軒合上文件,走向主屏,手指在控製麵板上輕輕一劃。實時協作數據流再次浮現,技術協同指數已突破80,市場反饋曲線穩步上揚。
他聲音不高,卻像鐵鑄一般:“不來,我們就繼續往前走。”
門外傳來腳步聲,趙宇快步進來,手裡拿著新打印的白皮書摘要。他將文件放在主控台上,說:“剛收到外方郵件,技術主管請求單獨通話,時間定在明早九點。”
陸軒沒有立刻回應。他盯著屏幕上的數據流,看了一會兒,才說:“接。”
然後他轉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記號筆,在“成果反哺機製”下方,寫下新的一行字:“推進,不是為了等認可,是為了讓道路越走越寬。”
筆尖落下最後一劃,作戰室的燈光微微閃了一下。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