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跳動至114722,陸軒的手指在鍵盤上輕敲,調出測試設備的全鏈路日誌。屏幕左側是源代碼審計報告,右側是本地服務器部署拓撲圖,每一行數據都經過三重校驗。他剛按下回車,辦公室門被推開,林娜快步走進,手中平板亮著南美行業論壇的截圖。
三篇帖子高懸首頁,標題刺目。
“中國設備存在遠程喚醒模塊”“測試背後的數據陷阱”“已有工程師信息泄露”。偽造的日誌截圖被反複轉發,評論區開始出現質疑聲。陸軒目光掃過發帖時間——全部集中在過去兩小時內,節奏精準,顯然是有備而來。
他沒有起身,也沒有皺眉,隻是將三篇帖文拖入分析窗口,同步調取馬亮昨日提交的ip追蹤模板。技術清白可以證明,但人心一旦動搖,信任便如沙塔崩塌。
“聯係合作方。”陸軒開口,聲音平穩,“確認他們是否還參加。”
林娜點頭退出。陸軒隨即撥通加密線路:“馬亮,溯源帖文,查注冊郵箱和跳板路徑。張濤,準備一份千字白皮書摘要,重點說明本地化運維權限限製。”
命令下達,作戰室迅速運轉。張濤調出技術文檔,刪減專業術語,隻保留“無遠程控製”“數據不出境”“操作權限本地化”三項核心聲明。馬亮則啟動追蹤程序,將三篇帖文的ip路徑反向拆解。
十分鐘後,林娜返回,臉色微沉。
“秘魯那邊……董事會看到輿論,擔心引發工會抗議,要求暫停參與。”
陸軒抬眼:“他們個人還相信我們?”
“技術主管說信,但董事會不敢擔責。”
陸軒站起身,接過平板,撥通視頻請求。對方出現在畫麵中,神情猶豫。
陸軒用西班牙語說道:“如果你們不測,謠言就會變成真相。我們不怕測試,怕的是沉默讓謊言活著。”
對方沉默良久,終於開口:“我們可以做,但必須閉門進行,不對外發布任何內容,全程錄像備案。”
“可以。”陸軒點頭,“測試條件不變,你們定,我們做。隻是這一次,不再宣傳,隻留證據。”
通話結束,林娜低聲問:“那句‘你們定條件,我們來實現’……還用嗎?”
陸軒看著倒計時牌:“用。但不是說給所有人聽,是說給還在看的人聽。”
他走出辦公室,作戰室裡眾人已齊聚。主屏上,南美地圖依舊標注著風險等級與準入路徑,但下方新增了輿情監測窗口,紅色預警不斷閃爍。
李剛一拳砸在桌上:“這幫人不敢正麵比,隻會背後放冷箭!直接找他們談談?”
胡軍站在他身旁,眼神冷峻:“一個電話,就能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代價。”
趙宇卻搖頭:“現在動手,隻會坐實‘暴力威脅’的猜測。輿論一旦定性,後續所有動作都會被曲解。”
爭論在繼續,陸軒沒有立刻回應。他調出測試準備視頻——當地技術人員正簽署三方協議,樊星閣團隊當麵交出設備密鑰,攝像頭全程記錄。畫麵中,對方工程師接過螺絲刀,神情謹慎卻認真。
他將視頻投上主屏。
“我們走的路,是讓對手靠造謠才能贏。”陸軒聲音不高,卻壓下了所有喧嘩,“那就讓他們繼續造——隻要我們還在測試,他們就在怕。”
作戰室安靜下來。
他知道,這一場測試,已不再隻是技術的較量。它是信任的戰場,是信念的試金石。對手想用一句話摧毀十個月的籌備,而他們要用一次行動,證明沉默的堅持比喧囂的謊言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