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預警消失三分鐘後,陸軒沒有鬆開手裡的數據板。他盯著棉蘭那台設備回傳的後續波形,確認電壓恢複平穩後,才緩緩抬眼。
“趙宇。”
“在。”
“把過去七十二小時的所有響應記錄打包,生成可視化報告。”陸軒聲音不高,卻壓住了指揮中心裡尚未散去的緊張,“我要讓所有人看到,我們不是運氣好,是早就準備好了。”
趙宇立刻動手調取係統日誌。張濤站在一旁,看著主屏上逐漸成形的數據圖譜,眉頭微微鬆開。他知道,這一戰他們贏了——不是靠嘴,是靠機器自己扛下來的實打實記錄。
陸軒走到戰術板前,拿起黑筆,在“星辰護航”四個字下方重重劃了一道線。
“從現在起,服務包正式上線。三地設備全部接入實時監控係統,每十分鐘同步一次運行狀態。客戶能看到什麼,媒體就能看到什麼。”
林娜迅速記下指令:“要不要配說明文案?比如強調‘零人工乾預’‘全自動保護’這些點?”
“不用。”陸軒搖頭,“事實本身最有力量。我們不解釋,隻展示。誰想知道真相,就讓他自己看數據流。”
孫明翻動財務報表,語氣謹慎:“服務免費首年,係統維護成本又高,這筆賬……短期內很難平衡。”
“我知道。”陸軒轉身麵對眾人,“但我們拚的不是眼前利潤,是信任。醫院用我們的設備救過人,電網靠我們的係統穩住過負荷——這些,比錢重要。”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彆人可以抄技術,但抄不了我們在火線上跑出來的經驗。誰最早經曆真實考驗,誰就有資格定標準。”
黃傑低聲接話:“後勤組已經準備好三地輪換名單,第一批支援人員今晚就能出發。”
“好。”陸軒點頭,“一線不能斷人。設備在運轉,我們就得在場。”
馬亮這時從情報終端抬起頭:“剛截到消息,有兩家競品公司正在注冊類似名稱的服務品牌,想蹭‘護航’這個概念。”
指揮中心瞬間安靜下來。
張濤冷笑一聲:“還真是學得快。”
“那就讓他們學。”陸軒嘴角微揚,“但我們比他們快一步。”
他走向通訊台,直接撥通法務組專線:“啟動全球商標備案程序,‘星辰護航’服務模式、交互界麵、預警邏輯全部提交專利申請。二十四小時內必須完成初稿。”
電話那頭應聲而動。
陸軒掛斷後,又對楊芳說道:“聯係展會主辦方,把我們的展位升級為動態直播區。現場大屏不僅要放運行數據,還要接入三家醫院的實際用電環境畫麵。”
楊芳眼睛一亮:“讓觀眾親眼看看,我們的設備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工作的?”
“沒錯。”陸軒點頭,“高溫、高濕、電壓亂跳的地方,才是試金石。他們躲在空調房裡做測試,我們是在搶命。”
林娜快速整理要點:“我可以馬上起草對外公告,標題就用——‘真實世界,無需彩排’。”
“可以。”陸軒同意,“再加上一句:‘你看到的每一秒穩定,都是我們替你扛過去的波動。’”
張濤記下這句話,低聲重複了一遍,嘴角露出笑意。
孫明這時再次開口:“如果繼續燒錢打品牌戰,現有資金隻能撐兩個月高強度推廣。要不要暫緩部分研發項目?”
陸軒沒有猶豫:“不減投入。反而要加。”
他走到財務台前,調出儲備金賬戶:“動用戰略基金百分之十五,優先保障服務生態建設。算法優化不停,客戶支持不斷,宣傳節奏也不能慢。”
孫明愣了一下:“這幾乎是去年全年利潤的兩倍……”
“我知道。”陸軒看著他,“但現在不是省錢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把領先變成不可逾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