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客戶提交的係統優化建議在屏幕上停留了不到十秒,陸軒便點了確認接收。他沒有立刻查看內容,而是將這條消息拖入“潛力挖掘小組”的共享任務區,標注為“優先級一”。
指揮中心的數據流依舊滾動,各終端的鍵盤聲此起彼伏。趙宇站在技術分析台前,調出過去七十二小時的客戶行為圖譜。林娜正核對著新一輪反饋分類表,楊芳在品牌動態麵板上標記出三處傳播熱點。孫明翻動財務模型的最新測算頁,眉頭微鎖。馬亮盯著境外訪問日誌的安全監控線,黃傑則低頭整理著第二批外派人員的培訓進度。
“人都到齊了。”陸軒開口,聲音不高,卻讓整個區域安靜下來。
他起身走向戰術推演桌,其餘六人隨即圍攏。大屏自動切換至“國際潛力評估檔案”主界麵,六大模塊的數據矩陣依次展開:技術適配性、財務可持續性、客戶依賴度、文化融合度、知識反哺值、團隊成長率。
“兩周前我們成立這個小組,不是為了寫報告。”陸軒目光掃過眾人,“是為了搞清楚一件事——我們在海外,到底靠什麼活下去?”
趙宇率先開口:“從技術端看,係統的自適應能力已經跑通基礎邏輯。但真正卡住落地的,不是功能缺多少,而是客戶願不願意持續提需求。仰光那個案例很典型,他們改了三次操作流程,每次都在細化權限分配方式。這說明他們在試,也在信。”
孫明接過話:“可信任不等於投入合理。目前每個市場的定製化開發成本平均高出預估三成,回收周期拉長到十五個月以上。如果繼續這麼鋪,半年後現金流就會吃緊。”
“所以你的意思是收手?”楊芳看了他一眼。
“不是收手,是選點。”孫明語氣平穩,“集中資源打幾個樣板出來,先做出可見成果,再談複製。”
“樣板當然要做。”楊芳點頭,“但我擔心的是節奏。如果我們隻挑容易的做,彆人會認為我們隻會做簡單的。國際場上,第一印象決定長期定位。”
林娜輕聲補充:“已經有五個城市提出二次對接請求,其中達卡和吉隆坡都希望參與下一階段測試。他們的共同點是,問題越來越細,也越來越深。”
陸軒聽著,手指輕輕敲擊桌麵。片刻後,他調出仰光客戶的那張操作截圖,放大審批節點的修改痕跡。
“你們看這裡。”他指著界麵上的一處流程分支,“第一次,他們要求增加審批層級;第二次,改成並行審核;第三次,又退回串行,但加入了時間戳校驗。這不是反複無常,是在摸索怎麼把我們的係統嵌進他們的實際運作裡。”
他頓了頓:“客戶願意花時間教我們怎麼服務他們,這才是最大的信號。”
趙宇若有所思:“也就是說,真正的壁壘不在技術本身,而在協作深度。”
“對。”陸軒點頭,“彆人拚交付速度,我們可以拚協同質量。不是我們單方麵輸出方案,而是和本地團隊一起進化。誰能在當地建立起穩定的協作節點,誰就能站穩。”
孫明沉默幾秒,重新打開財務模型:“如果以‘協作節點’為核心指標,我可以調整資金投放邏輯。不再按項目規模撥款,而是根據‘知識沉澱量’和‘本地接手率’來分級支持。做得越深,後續投入反而越少。”
“這就對了。”陸軒看向黃傑,“培訓體係也得跟著變。新一批外派人員不能隻是去執行任務,要帶著共建目標進去。每支隊伍出去,都要在當地帶出能獨立操作的小團隊。”
黃傑應下:“我已經在設計實訓課程,加入真實場景模擬。比如不同地區對決策節奏的理解差異,還有溝通中的隱性規則。”
“隱性規則更要盯。”馬亮插話,“我這邊監測到,幾個高意向區域的登錄頻次明顯上升,但多數集中在非工作時段。說明客戶在私下研究我們的係統,這是好事,但也意味著風險敞口在擴大。”
陸軒立即回應:“安全等級提到最高。所有境外接入必須雙認證,操作記錄實時歸檔。你再設一個預警機製,一旦發現異常比對行為,立刻凍結權限並溯源。”
“明白。”馬亮迅速記錄。
“宣傳方向也要轉。”楊芳眼神亮了起來,“我們之前強調專業、高效,接下來可以突出‘共同成長’。發布一組案例故事,講我們怎麼和客戶一步步磨合出最優解。不吹結果,隻講故事。”
陸軒點頭:“讓外界看到,樊星閣不是一個冷冰冰的供應商,而是一個願意蹲下來,聽對方說話的夥伴。”
林娜翻開手中的彙總表:“目前已有十一份深度反饋來自七個不同城市,共提煉出四類共性痛點:審批鏈過長、響應延遲、角色權限模糊、跨部門協同困難。這些都可以作為首批協作節點的攻堅方向。”
“那就定下來。”陸軒走到主控台前,調出全球布局圖,在東南亞、南亞、中東三個區域點亮六個重點城市,“從今天起,啟動‘深耕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轉身麵對眾人:“趙宇負責技術嵌入,牽頭製定‘本地協作模塊’開發標準,三個月內完成首版封裝;孫明重構區域財務模型,按‘協作成熟度’劃分支持等級,下周交初案;林娜完善《客戶價值追蹤表》迭代版本,把‘共同改進次數’和‘本地主導比例’加進去;楊芳策劃首期‘共同進化’主題傳播,用真實對話還原合作過程;馬亮加強境外信息防護等級,建立三級應急響應機製;黃傑組織跨文化實訓課程,下批人員出發前必須通過實戰考核。”
指令下達完畢,無人提問,隻有快速記錄的聲音。
“我知道有人會覺得,現在談深耕是不是太早。”陸軒聲音低了些,卻更沉,“但我們已經走過了最怕被人忽視的階段。現在的問題不是沒人理我們,而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真看我們怎麼做。這時候,更要清醒。”
他停頓一秒,目光如鐵:“彆人看熱鬨,我們乾實事。彆人求快,我們求穩。彆人隻想賺一筆錢,我們要紮一根樁。”
指揮中心一片寂靜,唯有數據流在屏幕上不斷刷新。
“這一輪走出去,不再是為了證明我們能行。”陸軒一字一句地說,“是為了讓所有人知道,隻要你想解決問題,樊星閣就值得信賴。”
他說完,沒有坐下,也沒有揮手散會。而是靜靜看著大屏上剛剛生成的“戰略路徑熱力圖”。六個城市節點緩緩亮起,連接線逐一延伸,像一張正在織就的網。
趙宇站在終端前,手指懸在確認鍵上方,準備上傳首階段任務分解表。
孫明合上筆記本,指尖還壓著新模型的最後一行公式。
林娜將新版追蹤表命名保存,光標停留在“提交日期”欄。
楊芳打開素材庫,選中一段客戶訪談錄音,命名為“故事一”。
馬亮設置完第一條高級預警規則,係統提示“防護等級已更新”。
黃傑翻到最後一頁課程大綱,寫下“實戰模擬:仰光市政廳流程對接”。
陸軒依舊立於主控台前,目光未移。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