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的指尖在解碼界麵停頓三秒,隨後敲下回車。屏幕跳轉,數據包結構圖展開,一段嵌套腳本被高亮標出。
“是偽造測試。”他說,“他們在模擬我們係統崩潰的場景,參數設置完全脫離真實負載範圍。”
陸軒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掃過右側麵板新增的客戶動向追蹤表。五家受邀參與“透明日”的企業技術團隊已陸續接入後台監控端口。權限開放的同時,每條操作記錄同步生成審計日誌。
“把腳本反推過程錄下來。”陸軒說,“不加注釋,隻保留原始畫麵和時間戳。”
馬亮點頭,啟動錄製程序。
十分鐘後,第一段視頻文件生成。陸軒將其標記為“證據鏈01”,存入加密檔案庫,未作發布。
上午九點十七分,林娜收到零售企業it主管的確認回複:對方同意推遲與銳界聯盟的簽約評估會,改為接收樊星閣的技術對接請求。
“時間定在今天下午兩點。”她說,“他們要求現場模擬極端流量衝擊。”
陸軒看向趙宇。
“能調用生產環境做演示嗎?”
“可以。”趙宇回答,“但需要提前十分鐘切斷非核心服務通道,確保資源集中。”
“準了。”陸軒說,“你帶隊過去,帶兩套預案——一套標準壓力模型,一套按他們實際業務峰值定製。”
趙宇離開後,孫明調出財務對比模型。銳界聯盟對三家中小客戶的報價明細已被反向測算,結果顯示其單價低於服務器租賃成本均值百分之四十二。
“這不是讓利。”孫明說,“是貼錢買數據。”
陸軒沒接話。他打開客戶續約預測曲線,當前七十二小時內的留存率回升至93.6,較昨日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
“準備一份白皮書。”他說,“標題叫《中小客戶支持體係說明》,列出分級響應標準、服務保障條款和成本構成。附二十家真實用戶反饋視頻,去掉剪輯特效,原片上傳。”
林娜記下指令,轉身去整理素材。
中午十二點零三分,趙宇團隊抵達零售企業數據中心。現場連線接入指揮室主屏。畫麵上,技術人員正在部署測試環境。
陸軒盯著實時傳輸窗口,看到趙宇將u盤插入客戶主機,加載測試腳本。對方工程師提出使用銳界聯盟公開直播中的“毫秒級響應”標準進行比對。
“可以。”趙宇說,“但得先說明,他們的測試基於空載係統,沒有緩存壓力和並發衝突。”
客戶方技術負責人點頭,示意開始。
第一輪測試啟動。模擬請求量達到每秒八萬次時,樊星閣係統自動觸發擴容機製,響應延遲穩定在1.3秒內。客戶監控麵板顯示數據庫讀寫無丟包,日誌記錄完整。
第二輪,趙宇導入該企業雙十一曆史流量數據,疊加突發促銷活動峰值。係統在第117秒進入高危預警區間,三秒後完成節點切換,備用集群接管服務,中斷時間為零。
客戶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你們的災備方案……什麼時候上線的?”一名主管問。
“三年前。”趙宇說,“每個月做一次全鏈路演練。”
下午三點二十一分,該企業發來正式函件,宣布暫停與銳界聯盟的一切合作洽談,並申請加入樊星閣年度服務計劃。
消息傳回指揮室時,孫明正核對保證金退還機製的細則條款。他將新客戶名稱加入優先級名單,更新財務模型中的預期收益曲線。
“他們不是衝著便宜去的。”陸軒說,“是怕不穩定。”
孫明抬頭:“現在知道誰真穩了。”
傍晚十八點四十分,林娜提交《我們的係統一天》第一期視頻。畫麵從清晨六點開始,記錄一家物流公司如何通過樊星閣平台處理跨國訂單異常。全程無解說,隻有操作聲和對話片段。
“這個能發。”陸軒說,“明天再推兩個行業案例。”
馬亮此時截獲新一輪社交輿情變化。關鍵詞“低價陷阱”搜索量上升三百倍,多個曾質疑樊星閣定價策略的自媒體賬號發布修正聲明,承認未核實對手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