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的晨霧還沒散,門外就傳來了汽車熄火的聲音。鄭藝琳剛把最後一隻泡麵碗放進水槽,抬頭就看見徐明浩帶著兩個人走進來——身邊除了穿運動服的舞蹈老師,還有個背著黑色琴包的男生,身形挺拔,額前碎發沾著點晨露,手裡還攥著本寫滿音符的樂譜冊。
“給大家介紹下,樸成訓。”徐明浩把人往中間帶了帶,“之前和我提過的鍵盤手,也是從小練古典樂的,這次想讓他幫咱們給《融》編配鍵盤聲部,剛好能補全樂隊的音色層次。”
樸成訓先鞠了一躬,指尖輕輕碰了碰琴包帶,語氣帶著點靦腆卻很認真:“我昨天看了你們整理的素材,琵琶和伽倻琴的搭配特彆驚豔,連夜改了一版鍵盤的和聲方案,想先和大家碰一碰。”
林硯剛調完琵琶的弦,聞言立刻放下撥片走過去:“古典樂背景的話,說不定能試試和琵琶做複調?比如琵琶彈主旋律時,鍵盤用和弦鋪底,偶爾穿插點對位旋律,像兩條線纏在一起。”她邊說邊拿起速寫本,指著小雅畫的藍色軌跡線,“你看這裡,伽倻琴要拉長音,鍵盤是不是能加些半音階的裝飾音,讓過渡更順?”
樸成訓眼睛亮了亮,立刻翻開樂譜冊,指尖在紙麵的音符上滑動:“我也是這麼想的!比如副歌部分,琵琶和伽倻琴的旋律往上走時,鍵盤可以用左手彈低音區的琶音,右手加些明亮的高音鍵,像把整個旋律‘托’起來,和武術舞蹈的抬手動作呼應。”他頓了頓,又指著某一行樂譜,“而且我加了點傳統調式的音階,不會讓鍵盤顯得太‘現代’,能和你們的樂器更搭。”
金瑉周湊過來看樂譜,忽然指著一處休止符:“這裡剛好是舞者做踢腿動作的地方,鍵盤能不能留個空拍?讓琵琶的掃弦單獨出來,突出武術的發力感,就像阿澈視頻裡剪的那樣——踢腿聲和琵琶聲剛好對上。”
“可以!”樸成訓立刻掏出筆,在休止符旁邊畫了個小圓圈,“我之前還擔心空拍會顯得突兀,現在結合舞蹈動作,反而更有節奏感。”他抬頭看向阿澈,“能不能再放一遍那段視頻?我想對著畫麵再調整下鍵盤的節奏型。”
阿澈趕緊打開電腦,屏幕裡再次出現琵琶指尖與武術轉身合拍的畫麵。樸成訓盯著屏幕,手指無意識地在腿上敲擊,嘴裡輕輕數著拍子,偶爾停下來在樂譜上修改幾筆。陽光漸漸爬進屋子,落在他的樂譜冊上,把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照得格外清晰。
小雅已經清醒過來,抱著速寫本蹲在旁邊,忽然指著屏幕裡的圓形舞台:“成訓哥,鍵盤的位置能不能放在舞台中間偏左?我畫的分鏡裡,那裡剛好有束追光,等你彈高音的時候,追光亮起來,和林硯姐琵琶上的熒光繩能形成呼應,就像兩個光點在互動。”
樸成訓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笑著點頭:“這個想法好!我之前還在想怎麼讓鍵盤不顯得‘隱身’,有了追光和熒光繩的呼應,既能突出樂器,又不會搶了其他聲部的風頭。”
舞蹈老師見他們聊得熱鬨,也湊過來插了句嘴:“既然鍵盤要和舞蹈動作搭,那我調整下舞者的站位吧。比如鍵盤彈琶音的時候,舞者可以圍著樂隊繞圈,動作慢一點,剛好襯琶音的流動感;等鍵盤停在空拍,舞者再做快節奏的踢腿,和琵琶配合。”
“這樣就全串起來了!”鄭藝琳拍了下手,拿起白板筆在“新合作曲企劃”下麵添了幾行字——“鍵盤:古典和聲+傳統調式,配合舞蹈節奏空拍;舞台:鍵盤追光+琵琶熒光繩,舞者動線繞圈”。筆尖劃過白板的聲音,和窗外漸響的鳥鳴混在一起,像在為新的合作伴奏。
臨近中午時,大家才停下討論。樸成訓把修改好的樂譜傳給阿澈,又拿出手機,點開一段自己彈的鍵盤音頻:“這是我昨天錄的小樣,你們聽聽和聲的感覺對不對。”音頻裡,鍵盤的音色溫潤,和想象中琵琶、伽倻琴的聲音疊在一起,竟沒有一點違和感,反而讓整個旋律顯得更飽滿。
林硯聽完,忍不住拿起琵琶試彈了一段。樸成訓立刻跟上,手指在空氣裡模擬鍵盤的按鍵動作,兩人的旋律一唱一和,像早就排練過無數次。徐明浩站在旁邊看著,忽然笑著說:“我就說你們能搭到一起,現在看來,《融》的聲部算是齊了。”
金瑉周走到展覽室,又看了眼展櫃裡的舊麥克風。晨光比清晨時更暖,落在麥身上,像是和樸成訓樂譜上的音符、小雅速寫本裡的線條、林硯琵琶上的熒光繩,都連在了一起。她想起昨天深夜大家說的“融”——原來新的光芒,從來不是突然出現,而是像這樣,有人帶著新的聲部走來,和舊的旋律相遇,最後一起,織成更完整的聲音。
身後傳來腳步聲,是樸成訓抱著琴包走過來,手裡還拿著個小小的鍵盤模型:“我剛才在樓下便利店買的,想著以後討論的時候,能更直觀地指按鍵位置。”他把模型遞給金瑉周,“你們之前的故事,明浩都和我說了,能加入進來,我特彆開心。”
金瑉周接過模型,指尖碰到冰涼的塑料按鍵,卻覺得心裡暖暖的。她看向屋裡——林硯和舞蹈老師在對著視頻排動作,小雅在修改舞台分鏡,阿澈在電腦上同步樂譜,鄭藝琳在打電話聯係舞台搭建團隊。陽光透過窗戶,把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長,像在為《融》的故事,寫下新的一行。
“那我們下午就正式排練吧?”金瑉周握緊手裡的鍵盤模型,又摸了摸口袋裡刻著“星”字的琵琶撥片,“剛好把所有聲部都合一遍,看看整體的感覺。”
樸成訓用力點頭,眼睛裡滿是期待:“好啊,我已經等不及想聽到完整的聲音了。”
窗外的晨霧徹底散了,街道上的人多了起來,自行車的鈴鐺聲、小販的叫賣聲,和文化站裡的討論聲、試音聲混在一起,像一首熱鬨又鮮活的序曲。金瑉周知道,《融》的舞台,又近了一步——而這一步裡,有新的遇見,有新的聲部,更有所有人一起,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光芒。
喜歡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請大家收藏:()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