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直播熱度未消的周一清晨,崔始源抱著一疊樂譜走進練習室時,發現薑澀琪已經坐在琴前。中提琴上放著張便簽,是“熊貓妹的竹葉”寄來的:“聽了直播裡的即興合奏,突然想聽到你們寫的歌。”
“在想新曲子?”崔始源把樂譜放在桌上,抽出其中一張——是他周末寫的旋律草稿,音符旁標注著“澀琪的中提琴要柔一點”。薑澀琪拿起草稿,指尖劃過音符:“昨晚看論壇,好多人說‘想通過新歌認識你們的音樂’,而不是隻討論戀愛。”她頓了頓,拉了段自己試寫的副歌,中提琴的音色帶著點明亮的暖意,“我想寫首關於‘陪伴’的歌,不隻是我們之間的,還有那些願意等我們的人。”
兩人湊在桌前改樂譜時,寶兒帶著音樂製作人金亨錫走了進來。金亨錫拿起草稿看了會兒,突然笑著說:“這段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對位,像在對話——不如叫《琴語》?”他指了指草稿裡的休止符,“這裡可以加一段留白,讓聽眾自己填‘想對彼此說的話’,正好呼應‘融’的初心。”
消息傳到論壇後,“理性發聲區”立刻沸騰。“樂譜上的留白”發起了“給《琴語》寫故事”的活動,不到半天就收到幾百條留言:有人寫“加班時聽你們的合奏,突然有了繼續的勇氣”,有人寫“和朋友因為抵製吵架,後來一起聽了音樂節現場,又和好了”;“混亂吃瓜區”的“便利貼背麵的問號”甚至整理了留言裡的關鍵詞,做成“琴語靈感表”,私信發給了工作室。
但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周三下午,崔始源寫的主歌部分和薑澀琪的副歌總銜接不上,試奏時總出現斷層。他煩躁地放下琴弓,指尖捏著眉心:“是不是我太急著證明‘戀愛不影響創作’了?”薑澀琪沒說話,拿起中提琴拉了段舒緩的音階,等他平靜下來才開口:“我們不是在‘證明’,是在‘表達’——就像之前在綜藝裡那樣,不用刻意,隻要把心裡的感受彈出來就好。”
她拿起筆,在草稿上改了個音符,再拉時,中提琴的旋律突然和小提琴的主歌合上了。崔始源眼睛一亮,立刻拿起小提琴跟上,兩個聲部像水流一樣纏在一起,之前的斷層消失得無影無蹤。“就是這個感覺!”金亨錫恰好推門進來,舉著手機錄下這段旋律,“剛才這段即興,比改了十遍的草稿還動人,不如放進歌裡當間奏?”o錄製完成。寶兒把deo發給了exo的成員,很快收到回複:邊伯賢發了段自己彈的鋼琴伴奏,說“加進去會更暖”;樸燦烈則發來吉他riff,配文“下次舞台我來彈背景音”。崔始源把這些伴奏加進deo,再播放時,薑澀琪突然紅了眼眶——前奏裡,除了小提琴和中提琴,還藏著粉絲留言裡提到的“深夜加班時的鍵盤聲”“朋友和解時的笑聲”,是製作組特意收集的聲音采樣。
當晚,工作室在社交賬號上發布了《琴語》的30秒預告,沒有畫麵,隻有琴聲和粉絲留言的念白。不到一小時,琴語預告聽哭了衝上熱搜,論壇裡滿是“期待完整版”“原來音樂真的能傳遞心意”的留言。“抵製聲浪區”徹底沒了動靜,取而代之的是“有人一起等《琴語》發布嗎”的召集帖,連之前注銷賬號的“琴弦斷裂預警”,都用新id留了句“等聽完整首歌再評價”。o的間奏——那段即興的合奏裡,還能聽到他們當時沒說出口的放鬆笑聲。“你說,大家聽到這首歌時,會想起什麼?”薑澀琪抬頭問。崔始源看著她,又看向桌上的樂譜,笑著說:“會想起,不管有多少爭議,隻要琴聲還在,就能找到同頻的人。”
窗外的路燈亮了,練習室的琴聲還在繼續。他們知道,《琴語》不隻是一首新曲,更是這場風波的溫柔回應——用音樂告訴所有人,愛與舞台從來不是對立的,那些藏在音符裡的心意,終會被聽懂。
喜歡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請大家收藏:()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