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已在偏院中等著,她不放心,這件事涉及太多人的利益。
昨日隻有幾人知曉那本小冊子的內容,想來也有女帝的授意。
“到了,陸大人。”門外傳來聲響,人到了。
阮青斂了斂眉宇間的沉鬱,揮手讓書吏退下,偌大的庭院隻有她們兩人。
“賑災一事,牽扯的官員眾多,其中渾水摸魚,誰也說不清。”阮青示意吹笙對麵坐下,指尖輕叩案上攤開的名冊,“我與你說的這些官員,是你務必要留意的......”
“.......這些族中有江南地區的官員,這些則是賑災糧款過他們手。”阮青詳細列舉大大小小的官員上百餘位。
上到一品大員,下到九品芝麻官,環環相扣,根結盤固。
阮青抬眼望她,“陛下今日早朝宣你進殿,這是看重,也是把你立成靶子,是福是禍看全看你自己。”
阮青做到這個地步已算仁至義儘,從她呈上冊子的那一刻,就與吹笙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扯不清了。
“多謝阮大人提點,吹笙定不負這份心意。”她麵上沒有驚惶,依舊是慣常的平靜。
阮青望著著她許久,才緩緩開口,“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望你……始終彆忘了此刻的本心。”
金鑾殿房簷角上偌大的獸首泛著冷光,文武百官按照品階分班而立,朱紅朝服組成規整的浪。
翻湧的、審視的目光落到那道深綠的身影。
有人惡毒地低喃:莫不是繡花枕頭?
“——宣巡防佐領覲見。”尖銳得仿佛劃破天邊彩雲的聲音。
百官齊跪,高台之上坐著的人是這個王朝的王權巔峰。
女帝微眯眼眸,看著從禦道上緩緩而來的身影。
熟悉感猝不及防湧上來
步履舒展自在,像是臨水的鶴,矯健中裹著清麗,她毫不懷疑那雙手能擰斷敵人的喉骨。
確信無疑,這是她的暗衛首席。
不會有人比她更熟悉。
跟隨六年,是黑暗中的刀刃——亦是她的影子。
一種微妙的感覺悄然在心底漫開,女帝脊背不自覺坐直了些,眼底浮起一絲期待,看著那道深綠走到大殿中央,斂衽行禮。
倒像是,瞧見一顆蒙塵的砂礫被磨出了寶珠的光華,她的目光中裹著新奇的熱,底下還藏著幾分掩不住的滿意。
女帝開口時沒了以往的凜冽,詢問一些運河改道相關的問題。
底下的百官,頭垂得更低,沒人敢在這個節骨眼上給陛下添堵。
越聽她們越覺得不對勁,女帝語調溫和平穩,問到關鍵處時,竟還微微頷首說一句“不錯”。
女帝繼位以來,她們從未聽過這般話語,每日早朝都有官員被斥得麵如土灰。
不少被貶斥過的官員不可置信抬起頭,瞄見站在前方答話,在曦光身姿如鬆,還有那張晃眼的臉。
千般怨言隻能咽進肚子裡,陛下莫不是看臉的?
即問即答,吹笙從容應對,每一句都挑不出錯來,連帶著女帝的眉眼都漸漸舒展。
“確有真才實學,即日起升任工部侍郎,即刻領命前往江南賑災。”女帝眼中閃一道厲光,說道,“朕另調鸞緹衛隨你同往,護你行事無礙。”
雷霆一道接一道落下來,震得人膽寒。
戶部尚書“撲通”一聲跪地,聲線抖得像是風中殘燭,“陛下,萬萬不可!臣等都是按部就班,憑功績先帝提拔,一躍四級實在不合規矩,實在......讓我等老臣寒心啊。”
她怕的是那鸞緹衛,女帝親掌的近衛,從來隻跟著“先斬後奏”的權柄走。
女帝聽罷,冷笑一聲,“陸卿的治水之法,可保雲啟百年無憂,這就是天大的功績。”
語調陡然轉厲,“若是按照規矩,前番治水不力,百姓流離失所,這是欺君之罪!你們此時就該摘了項上人頭,恐怕還用不著鸞緹衛。”
百官刷地一起跪下,沒人敢再提一句。
今日的朝會就這般結束,宮人留住吹笙:“陛下請大人書房一聚。”
態度恭敬,低頭不敢多看,宮裡麵的侍君都沒有這麼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