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淩雲的生活變成了一種近乎自虐的規律。
天未亮便起身,前往丹房處理那仿佛永遠也清不完的廢丹渣。直到夜幕深沉,才拖著疲憊不堪、渾身散發著淡淡異味的身體回到雜役房。
他成了所有雜役乃至部分外門弟子眼中的異類與笑柄。
“看,那丹毒小子又去了。”
“聽說他為了那點微薄的宗門貢獻,連命都不要了。”
“也好,這種廢物,早點死了倒也清淨。”
趙乾每次見到他,臉上的鄙夷更是毫不掩飾,仿佛多看淩雲一眼都會臟了他的眼睛。他甚至“貼心”地將更多、更棘手的廢丹處理任務都派給了淩雲,美其名曰“能者多勞”。
淩雲對此一概不理。
外界的紛擾與他無關,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吞噬”大業和適應這個新世界上。
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前世科研思維的解析,他對《九天弑神訣》和廢丹渣的了解日益加深。
他發現,不同丹藥產生的廢渣,其內部殘留的能量屬性和毒性也截然不同。烈火丹的廢渣狂暴灼熱,青木丸的廢渣蘊含枯敗瘴氣,金銳丹的廢渣則帶著鋒銳的煞氣。
而《九天弑神訣》的逆天之處在於,它不僅能吞噬這些混亂能量,更能在吞噬過程中,以一種他無法理解的方式,將其強行提純、轉化,剝離出那絲最本源的靈氣,滋養己身。同時,那狂暴的毒性似乎也被功法某種程度地壓製和化解了大部分,雖然殘餘部分依舊讓他痛苦不堪,但至少不會立刻致命。
他的修為,就在這日複一日的痛苦吞噬中,穩步而堅定地提升著。
煉氣期二層!
煉氣期三層!
當感覺到丹田內那縷氣流變得有筷子粗細,在經脈中運行也順暢了許多時,淩雲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閉門造車了。他需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常識,需要知道自己的進步究竟意味著什麼,更需要尋找可能存在的、更好的吞噬資源。
這一日,完成丹房的工作後,他沒有直接返回住處,而是拐向了位於外門區域的“藏經閣”。
與外門弟子居住的青瓦小院和內門的雲霧繚繞相比,藏經閣顯得古樸而冷清。一座三層木樓,飛簷翹角,散發著淡淡的墨香與陳舊氣息。
守閣的是一位打著瞌睡的老者,氣息晦澀,淩雲看不出深淺。他繳納了作為雜役辛苦攢下的幾枚下品靈石,獲準在一層翻閱一個時辰。
一層大多是《九州風物誌》、《基礎靈草圖解》、《煉氣期常見疑難解答》之類的雜書,以及一些粗淺的拳腳功夫、兵器圖譜。真正的修煉功法都在二層以上,不是他一個雜役有資格接觸的。
淩雲目標明確,直接找到了《修仙境界簡述》和《青雲宗雜錄》兩本書冊。
他如饑似渴地翻閱起來。
“修仙之道,始於煉氣,納天地靈氣於己身,分一至十二層……”
“築基,凝聚道基,壽元倍增……”
“金丹,丹田結丹,可禦空飛行……”
“元嬰,金丹化嬰,神識初成,初步觸及神魂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