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一的早晨,林楓剛到辦公室,就看到張浩焦急地等在門口。
"楓哥,出事了。我們新建的第三工廠,上周有3名工人突然暈倒,現在還在醫院觀察。"
林楓心頭一緊。在前世的記憶中,這個地區曾經爆發過一場因地下水汙染導致的群體性疾病,時間就在近期。
"立即停產,組織所有員工體檢。"林楓當機立斷。
"可是..."張浩麵露難色,"這個月訂單已經排滿了,停產損失太大了。"
林楓親自帶隊前往工廠所在地。這是一個相對落後的縣城,當地居民多以在工廠打工為生。
"林總,我們檢測了工廠的排汙係統,完全達標。"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
但林楓注意到工廠附近的一條小河顏色異常。他暗中取水樣送往省城檢測,結果令人震驚:水中含有一種罕見的工業溶劑,正是前世導致疾病爆發的元凶。
調查發現,汙染源來自上遊一家小電鍍廠,該廠是當地最大的納稅大戶,解決了數百人的就業問題。
"如果曝光,這家廠肯定要關門,那麼多工人怎麼辦?"縣長親自來找林楓說情。
更讓林楓為難的是,這家電鍍廠的老板,正是當年資助他上大學的恩人之子。
就在林楓猶豫時,當地村民圍住了工廠。
"不能關我們的廠!"
"你們大企業就知道欺負小廠!"
"我們要吃飯!"
場麵一度失控。更糟糕的是,有人將現場視頻剪輯後發到網上,指責"新生科技"仗勢欺人。
麵對重重壓力,林楓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他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投資五千萬,幫助電鍍廠升級環保設備,同時承諾吸納所有可能失業的工人。
"保護環境和企業發展並不矛盾,"林楓在發布會上說,"我們要找的是共贏的解決方案。"
這個決定獲得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讚賞。
就在環保問題即將解決時,林楓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新建工廠的設計圖紙被競爭對手竊取,對方搶先注冊了專利。
"是王明,"張浩咬牙切齒,"他成立的新公司,用我們的設計接下了本該屬於我們的訂單。"
更糟糕的是,由於設計被搶先注冊,"新生科技"反而麵臨侵權訴訟。
麵對這個看似無解的局麵,林楓卻露出了笑容。
"還記得我們最初的設計方案嗎?"他問研發團隊,"那個因為成本過高被放棄的版本。"
原來,林楓早就防備著這一手。被竊取的隻是過渡方案,他們真正要推行的是更先進的第二代設計。
三個月後,當王明投入巨資建成的生產線剛投產,"新生科技"就發布了性能提升30的新一代產品。
就在商戰激烈之時,蘇晚晴接到了國外頂尖設計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但意味著要和林楓分離兩年。
"你去吧。"林楓毫不猶豫地說,"愛不是束縛,而是成就。"
陳哲得知消息後,再次出現在蘇晚晴麵前:"他如果真的愛你,怎麼會舍得讓你一個人遠走他鄉?"
在蘇晚晴猶豫不決時,林楓做了一個決定:在學院所在的城市設立研發中心。
"這樣我們每個月都能見麵,"林楓笑著說,"而且我相信,那裡的創新氛圍能給公司帶來新的靈感。"
這個決定感動了蘇晚晴,也打動了學院。他們主動提出與"新生科技"建立合作關係。
就在一切看似圓滿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計劃。全球供應鏈中斷,"新生科技"的核心零部件斷供。
更糟糕的是,市場急劇萎縮,公司現金流隻能維持三個月。
林楓不得不做出痛苦決定:全員降薪30。
麵對危機,林楓展現出驚人的決斷力。他果斷轉型,利用現有技術開發防疫物資生產線。
"我們要生產口罩和呼吸機,"他在員工大會上宣布,"這不是轉型,這是責任。"
曾經反對他的老董事拍案而起:"胡鬨!我們是高科技企業,不是小作坊!"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這個決定讓公司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他們研發的智能口罩因出色的性能暢銷海外,呼吸機更是供不應求。
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無意中突破了一個技術瓶頸,為下一代產品奠定了基礎。
疫情過後,"新生科技"不僅安然度過危機,還實現了逆勢增長。曾經質疑林楓的人,現在都對他刮目相看。
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林楓宣布了一個更震撼的消息:公司將投入年利潤的20,成立創新基金,專門支持遭遇困境的小企業。
"經曆過風雨,更懂得互助的可貴。"林楓的話贏得了全場掌聲。
又是一個春天,林楓和蘇晚晴站在新落成的研發中心頂樓。遠處,工人們正在修建公司資助的希望小學。
"還記得你重生時的願望嗎?"蘇晚晴輕聲問。
林楓望著遠方,嘴角泛起微笑。重生讓他有機會彌補遺憾,但真正的成就,來自於在每一個抉擇時刻,都選擇了責任和擔當。
商場如戰場,但隻要心懷善意,就能在刀光劍影中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而這,才是重生的真正意義。
喜歡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請大家收藏:()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