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一、虹口大戲院
虹口大戲院,在海寧路乍浦路口。
新上任的代理站長接到線人的密報,帶著全站的特工,去虹口大戲院看電影。
乍浦路被稱為“影院街”,占據了上海電影放映市場的半壁江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虹口先後建成32家電影院。
虹口大戲院是最早最大的一家,稱為中國電影院的搖籃。
聽到這裡,彭北秋眉頭皺了起來:“線人是誰?”
“代理站長沒有說。”
“代理站長說了是什麼事情沒有?”
“說了,說是線人告訴他,中共有人在那裡活動,我們去抓這個人。”
“這個人是誰,值得這樣大動乾戈嗎?”
“這個人代號叫烏鴉。”
彭北秋心裡咯噔了一下,猛然想起,黎明筆記本上第二頁寫的那兩個字:烏鴉。
“那個地方魚龍混雜,動起手來,不方便啊。”
“是啊,所以,我們分成了三組,一組進入電影院抓人,一組在門口配合,一組在路口接應。”
“烏鴉也去看電影?”
“是的。”
“那天放映的什麼電影?”
“阮玲玉演的《續故都春夢》。”王興發說:“大戲院門口的海報很大,阮玲玉的肖像占了一半,我記得很清楚。”
“看電影的人那麼多,烏鴉有什麼特征?如何認出他?”
“他帶了一本書,看電影的人,帶書的不多。”王興發說:“那本書很特彆,寫的是日本戰國時期一個明代僧人到東瀛的故事。”
“那本書叫什麼名字?”
“《殤の物語》。”
王興發竹筒倒豆子,把那天的情況事無巨細地繼續講述:
我帶的第二組,負責門口接應,我們去的早,抽時間我也進去看了一下。之所以早點去,就是要在電影開始熄燈前,找出烏鴉。然後在熄燈後,大家注意看電影的時候,悄悄把他帶出來。
這就是我們的計劃。
一進去,我就感覺不太對勁,因為這麼火的一部電影,觀眾卻並不多,四周稀稀拉拉坐了一些人。代理站長帶的第一組,抓捕組反而在中間。
這是一種被包圍的態勢。
“你見到烏鴉了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