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三、人生如夢
兩人有時也出去吃館子。
這天下午出去吃飯,隔壁桌一男一女聊天把兩人逗死了。
男的跟女的訴苦,說你介紹的女朋友外麵聚餐的時候喜歡喝酒,喝多了就沒規矩,愛動手,看到人就喜歡摟一下套近乎。
他說上次跟他朋友喝酒也是這樣,他愁死了,總感覺頭上早晚綠油油的,問女的這是啥心態。
女的嗬嗬樂,說是性情中人,喜歡你就接著吧,喝完酒沒啥,你內向,她外向,正好性格互補。
吃完飯兩個人出去了,男的很順手的幫女的拎包,好像也摟了一下腰。
袁北秋和長女看不懂了,總感覺關係都挺好的樣子。
遇到學校的老師、學生,長女也不避諱,挽著他,麵如春風。相好的幾個老師來打聽,長女笑而不語。
但她們都能看出來,彭北秋是成功人士,對他都很客氣。
你成功了,吃野菜叫養生。你落魄了,吃野菜叫吊命。你成功了,住的老宅叫故居。你落魄了,住的老宅叫危房。
你成功了,路人都會跟你攀親。你落魄了,表兄弟,堂兄弟都不願意搭理你……
男人和女人之間,是不存在純潔的友誼。
沒有向上社交,隻有向上性交。
一位社會學教授說過:
“如果你是底層女人,一定要嫁給錢,如果你是中產女人,一定要嫁給錢和感覺,如果你是上層女人,一定要嫁給愛情。”
彭北秋和長女,這是愛情嗎?
還是偷情?
桌呆有法文名,也有英文名。
他隻是中文名叫桌呆。
這些外國名字都是“約翰”。在英語裡是約翰,在法語是讓,在西班牙是胡安,在德語是漢斯或揚,在俄語是伊萬,在意大利是喬瓦尼,在葡萄牙語是若昂,在蘇格蘭叫傑克或喬克,在愛爾蘭叫肖恩。
英語裡女生叫瓊或喬安娜,拉丁語係女生叫胡安娜。
他的法文名叫讓,英文名就是約翰。
約翰來源於希伯來語,意思是“上帝的恩典”。約翰是古代猶太人習用的名字之一。
但是,桌呆不太喜歡約翰這個名字。自從失地王約翰之後,英國人普遍不取這個名字。
彭北秋給他的任務,就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給區裡的同僚培訓英文,彭北秋則給大家培訓日文。
英文讓人走向世界,日文讓同仁研究日本。
日本是一個值得研究國家。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一舉措,受到了下屬們的熱烈響應。大家均知道這種學習的重要性。陳算光跟彭北秋說,這兩種語言熟悉之後,他還想跟桌呆學拉丁文、法文……
下屬們,包括叫中層乾部都叫桌呆“桌老師。”
陳泊林叫他“讓”。
桌呆感覺有麵子。
他原本不過是個在洋行裡打雜的小職員,因會幾句外語推薦過來,本來隻是做翻譯,偶然被彭北秋瞧中,從此便成了區裡“情報、文化交流”的橋梁。
每逢周末或者上課的晚上,區裡的小禮堂便擠滿了人,桌呆站在講台上,手裡捏著根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個英文單詞,嘴裡念叨著:“這個,是‘經濟’,那個,是‘特工’……”
陳算光總是坐在第一排,筆記記得密密麻麻,仿佛要把每個字母都刻進腦子裡。
他私下裡對彭北秋說:“學會了英文,以後看洋人的報紙、書,就不必求人翻譯了。”
彭北秋偶爾會來聽課,坐在後排,眯著眼睛聽桌呆講課。下課後,他會把桌呆叫到辦公室,遞上一杯茶,問:“今天教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