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身心平衡密碼:中醫與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血壓應對之道
開篇:困惑與探尋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北京雙橋社區活動中心的會議室裡,一場關於健康的講座即將開始。老李頭是一位有著多年高血壓病史的患者,他長期與血壓的波動做鬥爭,嘗試過各種方法,卻始終未能找到完全有效的解決方案。今天,他滿懷期待地來到這裡,希望能從這場講座中獲取新的啟示。
“怎麼吃才能有效降血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老李頭。每次去網上搜索,五花八門的信息讓他眼花繚亂。芹菜汁、醋泡花生米、生吃茄子、蓮子心泡水……光是降壓茶就有上百種。這些方法,有的聽起來挺靠譜,可嘗試之後卻效果甚微;有的雖然吃了無害,但也沒帶來什麼明顯好處。更讓他氣憤的是,一些不良商家打著“不降壓就退貨”的口號,售賣昂貴的保健品,結果可能是三無產品,還偷偷添加了劑量不明的降壓藥,這不僅危害健康,還浪費了錢財。
老李頭深知,在高血壓的治療中,飲食處方至關重要。醫生也說過,飲食調整是生活方式管理中效果顯著的一環。美國2017年高血壓指南顯示,肥胖患者每減重1kg,血壓會下降1hg,減重2kg就是2hg,這種效應能累積到510hg;從大量飲酒改為小量飲酒,血壓可以下降4hg,而且這些效果還能相互疊加。如此誘人的效果,讓老李頭對飲食治療充滿了渴望。
正當老李頭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講座開始了。主講人王教授走上講台,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一場關於高血壓飲食治療、中醫原理與心理學原理的知識盛宴就此拉開帷幕。
飲食處方: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
減鹽飲食:細節決定血壓
王教授首先介紹的是減鹽飲食。他指出,目前全世界的研究都表明鹽對高血壓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在每天攝入不足3克鹽的人群中,幾乎看不到原發性高血壓以及和年齡相關的血壓上升;每天攝入36克鹽,血壓雖會升高,但不足以構成原發性高血壓;而每天超過6g鹽的人群,高血壓現象則非常明顯。
然而,我國北方地區居民平均每天吃鹽量高達15g以上,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一項針對猴子的研究令人深思:給猴子每天增加15g鹽,6個月後,它的收縮壓增加了33hg,舒張壓增加了10hg;停止加鹽後,血壓出現逆轉。這個研究充分說明了鹽與血壓之間的緊密聯係。
那麼,減鹽減到多少合適呢?王教授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每天的吃鹽量應減到3.5g到6g。如果隻是高血壓,沒有合並冠心病、心衰、腦梗等並發症,每天不超過6g即可。但要注意,吃鹽並非越少越好,每天低於3.5g的極低鹽飲食,可能會導致血壓無法滿足身體需求,讓人感到全身乏力。
除了控製鹽的攝入量,多吃富含鉀的食物也至關重要。在人體內,細胞外的鈉離子和細胞內的鉀離子是一對穩定血壓的平衡體。多吃鉀,提高鉀離子的濃度,就能綜合鈉離子的影響。研究發現,富含鉀的飲食結構可以降低4hg的血壓。生活中,鉀的來源豐富多樣,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堅果和豆類都是良好的鉀來源。比如,橘子不含鈉,兩個橘子就含有0.5g鉀。
看似簡單的減鹽飲食,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王教授強調,真正難的是飲食中那些看不見的鹽。他將這些看不見的鹽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調味品。醬油、雞精、味精、蠔油、蕃茄醬、豆瓣醬、甜麵醬、韭菜花、腐乳等,裡麵都含有大量的鹽。我們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使用這些調味品,但一定要將它們計入一天的吃鹽量。
第二類是精加工的熟食。鹹菜、香腸、臘肉、熏肉、豆腐乾,還有部分快餐,如漢堡、三明治、炸雞、熱狗、薯條、方便麵等,鹽含量都很高。其中,掛麵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每100g掛麵裡的鹽約為0.6g,一些標榜“勁道”的麵,由於添加了碳酸氫鈉,鹽量會躥到1.2g。
第三類是甜食。老話說“要想甜,來點鹽”,像雪糕、蛋糕、冰淇淋、布丁、奶茶、蛋撻,還有鹹甜口味的菜、堅果、話梅等,都是含鹽大戶。
麵對這些減鹽路上的“坑”,王教授分享了幾個成功經驗:
首先,把鹽勺逐漸換小,並清楚知道一勺鹽是幾克。中國人炒菜煲湯習慣用鹽勺,鹽勺變小,吃鹽量自然就會減少。中國疾控中心在山東省六個區域的大規模研究顯示,僅這一舉措,就讓當地居民的收縮壓下降了5.310.9hg。
其次,添加一些濃鬱的調料來替換口感。比如,多加醋、辣椒、花椒、大料、胡椒等,讓飯菜的味道層次更豐富。王教授特彆推薦辣椒,不僅因為辣椒的刺激口感能很好地掩蓋鹹度的下降,而且有證據顯示,辣椒素對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從配菜角度,也可以多加西紅柿、香菜、蔥、薑、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次,食用熟食、甜食前一定要查看食品標簽。食品成分表裡,100g食物含鈉超過0.4g的建議不要選,儘量選擇每100g含鈉低於0.12g的。
最後,儘量選擇新鮮的食材。食材越新鮮,需要放的鹽就越少。在新鮮美味的熏陶下,味覺會逐漸恢複真實感受,一點點鹽就能讓人滿足。
如果能堅持做到減鹽飲食,大概率四個星期後血壓就會下降46hg。這看似微小的變化,卻可能為健康帶來巨大的改善。
dash飲食:科學搭配的藝術
王教授接著介紹了dash飲食,全名為“停止高血壓飲食”。這是一種降低血壓效果極佳的飲食模式,單獨使用就能平均降低收縮壓11hg,效果相當於一片降壓藥。此外,它還有減肥、控製糖尿病、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在美國最佳飲食排行榜上,連續10年位居冠軍。
dash飲食非常適合中國人,因為它以主食為基礎,與我們的飲食結構差彆不大,執行起來更容易。其核心在於比例搭配,以一天需要2000大卡能量為例:
首先是全穀物主食,占68份,每份是半碗米飯大約250的碗),或者一片麵包的量。全穀物包括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粥等。
然後是45份蔬菜,每份也是半碗。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接著是45份水果,每份大約1個中等大小的完整水果,如蘋果、梨、橙子、香蕉等,不要榨汁。水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天然糖分。
再然後是56份肉,每份30g左右。最好選擇魚肉、蝦肉,其他肉要去皮、去肥肉。一份也可以換成一個雞蛋。),儘量選擇低脂或者脫脂奶;23份油,每份一湯勺。
最後是每周35份堅果,要求不帶鹽、不帶糖、不油炸,每份差不多兩湯勺。堅果富含優質脂肪和蛋白質。
按照這個方案飲食,不用刻意計算,就能輕鬆實現低鈉、低脂肪,同時獲得高鉀、高鈣、高鎂、高纖維素和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
中醫視角: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
在介紹完飲食方案後,王教授將話題轉向中醫。中醫認為,高血壓不是單純的血壓升高,而是身體內部陰陽失衡、氣血失調的結果,與肝、腎、心等臟腑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
比如,肝氣鬱結或肝火上炎時,氣血會上衝,從而推高血壓。就像生活中,有些人在情緒激動、生氣發怒時,血壓會急劇上升,這往往與肝氣的異常有關。而腎陰不足或腎陽虛弱,則可能使血壓失去平衡。腎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先天之本,對身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關鍵作用。當腎的功能出現問題時,就會影響到血壓的穩定。
道家經典保健語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心與自然的和諧,有助於維持血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