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篇·中醫降脂食療手冊:從餐桌到穴位,輕鬆守護血管健康_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 > 第52章 篇·中醫降脂食療手冊:從餐桌到穴位,輕鬆守護血管健康

第52章 篇·中醫降脂食療手冊:從餐桌到穴位,輕鬆守護血管健康(1 / 2)

前言:高血脂,藏在生活裡的“隱形殺手”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成了常態,熬夜、久坐等不良習慣也讓高血脂悄悄纏上越來越多人。血脂異常就像血管裡的“沉默刺客”,初期可能毫無症狀,卻在不知不覺中損傷血管內皮、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甚至誘發心梗、腦梗等致命疾病。

中醫對血脂異常的認知源遠流長,將其歸為“痰濕”“濁阻”“血瘀”等範疇。中醫認為,高血脂的核心病機是脾胃運化失常、痰濕內生,再加上情誌失調、勞逸失度等因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痰濁瘀阻血脈。因此,調理高血脂不能隻盯著“降指標”,更要從整體出發,通過健脾祛濕、化痰通絡、疏肝理氣等方法,恢複身體的陰陽平衡和臟腑功能。

這本《中醫降脂食療手冊》正是基於中醫“藥食同源”理論,精選20道家常降脂菜譜,搭配實用穴位按摩圖解,讓你在日常飲食和簡單按摩中輕鬆改善血脂。無論是需要控製血脂的中老年人,還是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案。

第一章:中醫降脂基礎知識——讀懂身體的“血脂信號”

一、什麼是“血脂”?中醫如何看待高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類物質的總稱,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但過量就會成為健康隱患。現代醫學將高血脂稱為“高脂血症”,而中醫雖無對應病名,但根據其症狀和病機,多將其歸為“痰濕證”“血瘀證”等。

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虛弱,運化水穀精微的能力下降,就會導致水濕內停、聚而成痰,痰濁隨血液運行,沉積在血管中,便形成了血脂異常。此外,肝氣鬱結會影響氣機運行,氣滯則血瘀;腎陽不足會導致水濕代謝失常,這些都會加重血脂問題。

二、高血脂的常見“中醫體質”自查

不同體質的高血脂人群表現不同,調理方法也各異,快來看看你屬於哪種體質:

痰濕體質:體型偏胖,容易困倦、胸悶,舌苔厚膩,大便黏滯。這類人降脂關鍵是健脾祛濕。

血瘀體質:麵色暗沉,容易頭暈、肢體麻木,舌有瘀斑,女性可能有痛經、經血暗沉。調理需活血化瘀。

肝鬱體質:情緒急躁或抑鬱,常感脅肋脹痛,睡眠不好,口苦。需疏肝理氣、調節情緒。

氣虛體質:容易疲勞、氣短,說話聲音低,免疫力差,稍動就出汗。重點是補氣健脾。

三、中醫降脂的核心原則:“三分治,七分養”

中醫降脂強調“養大於治”,核心原則包括:

1.飲食有節:避免肥甘厚味、生冷油膩,多吃健脾祛濕、化痰通絡的食物。

2.起居有常: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以養氣血。

3.適度運動:氣血動則通,運動能促進痰濕代謝,如散步、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情誌調暢:避免長期焦慮、抑鬱,保持心情舒暢以疏肝理氣。

第二章:20道家常降脂菜譜——把廚房變成“降脂藥房”

第一節:健脾祛濕類——從根源減少“痰濕”生成

1.冬瓜薏米排骨湯痰濕體質首選)

食材:冬瓜200克,薏米50克,排骨150克,生薑3片,蔥段、鹽適量。

做法:

1.薏米提前浸泡1小時,排骨焯水去血沫;

2.砂鍋中加水,放入排骨、薏米、生薑,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

3.加入冬瓜繼續燉20分鐘,加鹽、蔥段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冬瓜性涼味甘,能清熱利水;薏米健脾祛濕,是痰濕體質的“天然良藥”;排骨補充營養但不油膩,三者搭配可健脾利濕、減少痰濁生成。

2.山藥蓮子小米粥氣虛痰濕雙調)

食材:山藥100克,蓮子20克,小米50克,紅棗3顆。

做法:

1.山藥去皮切小塊,蓮子去芯,紅棗去核;

2.小米洗淨,與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電飯煲,加適量水,按“煮粥”鍵即可。

中醫原理:山藥健脾益氣,蓮子補脾益腎,小米養胃,三者搭配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源減少痰濕堆積。

3.赤小豆茯苓粥利水消腫降脂)

食材:赤小豆30克,茯苓20克,大米50克,冰糖少許。

做法:

1.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時,茯苓研成粉末;

2.大米、赤小豆加水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攪勻,煮至粥熟,加冰糖調味。

中醫原理:赤小豆利水消腫,茯苓健脾滲濕,二者搭配能促進水濕代謝,適合高血脂伴水腫、大便黏滯者。

第二節:化痰通絡類——讓血液“流動更順暢”

4.海帶豆腐湯軟堅散結降血脂)

食材:乾海帶50克,豆腐200克,蔥花、鹽、香油適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做法:

1.海帶泡發後切絲,豆腐切塊;

2.鍋中加水燒開,放入海帶絲煮10分鐘,再加入豆腐塊煮5分鐘;

3.加鹽調味,撒上蔥花,滴幾滴香油即可。

中醫原理:海帶在中醫中被稱為“昆布”,能軟堅散結、利水化痰,其含有的褐藻酸鉀可降低膽固醇;豆腐健脾利濕,二者搭配能幫助清除血管中的“痰濁”。

5.蘿卜絲炒木耳化痰理氣通血管)

食材:白蘿卜200克,乾木耳10克,蒜末、鹽、生抽適量。

做法:

1.木耳泡發後撕成小朵,白蘿卜切絲;

2.鍋中倒油,爆香蒜末,放入蘿卜絲翻炒至半軟;

3.加入木耳繼續翻炒2分鐘,加鹽、生抽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白蘿卜能化痰理氣、消食化積,中醫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木耳涼血止血、化瘀通絡,二者搭配可改善血液黏稠度。

6.陳皮百合炒西藍花化痰潤肺降脂)

食材:西藍花250克,鮮百合100克,陳皮10克,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西藍花切小朵焯水,百合掰開洗淨,陳皮泡軟切絲;

2.鍋中倒油,放入陳皮絲炒香,加入西藍花、百合翻炒3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陳皮理氣化痰,百合潤肺養陰,西藍花富含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能減少膽固醇吸收,三者搭配適合高血脂伴咳嗽痰多者。

第三節:活血化瘀類——改善血管“瘀堵”狀態

7.丹參紅花燉烏雞活血通絡補氣血)

食材:烏雞半隻,丹參15克,紅花5克,枸杞10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

1.烏雞焯水去血沫,丹參、紅花用紗布包好;

2.砂鍋中加水,放入烏雞、藥包、生薑、枸杞,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5小時;

3.取出藥包,加鹽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丹參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烏雞滋陰補血,三者搭配能改善血液循環,適合血瘀體質的高血脂人群孕婦忌用)。

8.山楂炒肉片消食化積降血脂)

食材:瘦豬肉100克,鮮山楂150克,澱粉、鹽、生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豬肉切片用澱粉抓勻,山楂去核切片;

2.鍋中倒油,放入肉片翻炒至變色,加入山楂片繼續炒2分鐘;

3.加生抽、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中醫原理:山楂是中醫降脂的“明星食材”,能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現代研究也證實其含有的山楂黃酮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9.洋蔥炒木耳通血管防硬化)

食材:洋蔥1個,乾木耳15克,青椒1個,鹽、生抽適量。

做法:

1.木耳泡發撕朵,洋蔥、青椒切塊;

2.鍋中倒油,放入洋蔥炒出香味,加入木耳、青椒翻炒2分鐘;

3.加鹽、生抽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洋蔥性溫味辛,能理氣和中、活血通絡;木耳活血化瘀,二者搭配可促進血管擴張,改善血液流通。

第四節:疏肝理氣類——調節情緒助降脂

10.佛手瓜炒雞蛋疏肝理氣健脾)

食材:佛手瓜1個,雞蛋2個,蔥花、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佛手瓜洗淨切片,雞蛋打散;

2.鍋中倒油,倒入雞蛋液炒成塊盛出;

3.鍋中再倒油,放入佛手瓜翻炒至軟,加入雞蛋塊、鹽、蔥花炒勻即可。

中醫原理:佛手瓜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合肝鬱體質的高血脂人群,搭配雞蛋補充營養,讓調理更溫和。

11.玫瑰花枸杞茶疏肝解鬱降火氣)

食材:乾玫瑰花5克,枸杞10克,冰糖少許。

做法:

1.玫瑰花、枸杞用溫水洗淨;

2.放入杯中,加沸水衝泡,燜5分鐘,加冰糖調味即可。

中醫原理:玫瑰花疏肝解鬱、活血調經,枸杞滋補肝腎,二者搭配泡茶,適合情緒焦慮、睡眠不好的高血脂人群日常飲用。

12.芹菜炒香菇平肝降壓調血脂)

食材:芹菜200克,鮮香菇100克,蒜末、鹽、香油適量。

做法:

1.芹菜去葉切段,香菇切片;

2.鍋中加水燒開,放入芹菜段焯水1分鐘撈出;

3.鍋中倒油,爆香蒜末,放入香菇炒軟,加入芹菜段翻炒1分鐘,加鹽、香油調味。

中醫原理:芹菜能平肝清熱、祛風利濕,對肝鬱化火導致的血壓升高、血脂異常有調理作用;香菇健脾開胃,二者搭配清爽可口。

第五節:清熱降脂類——適合“濕熱體質”的降脂菜

13.涼拌馬齒莧清熱利濕降血脂)

食材:新鮮馬齒莧200克,蒜末、醋、生抽、香油、鹽適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做法:

1.馬齒莧洗淨,放入沸水中焯水1分鐘,撈出過涼水擠乾切段;

2.加入蒜末、醋、生抽、香油、鹽拌勻即可。

中醫原理:馬齒莧性寒味酸,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適合濕熱體質表現為口苦、口臭、大便乾結)的高血脂人群,夏季食用尤為適宜。

14.綠豆百合粥清熱養陰防上火)

食材:綠豆30克,百合20克,大米50克,冰糖少許。

做法:


最新小说: 八門 鑿壁窺光 清純貧窮女讀檔中[貴族學院] [娛樂圈]綁定嫂子係統出道後 梟凰臨九域 異界道途:惡魔高校的閒散仙師 重生:從友商公敵到友商之光 年代文反派的早亡妻 驚悚片生存守則 驚奇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