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某市3個城市社區及2個鄉鎮社區的4575歲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通過橫斷麵調查法探究該群體高血脂症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采用問卷調查收集研究對象基本信息、生活習慣及中醫體質類型,結合體格檢查與實驗室檢測獲取生理指標,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危險因素。結果顯示,共調查1286名中老年人,高血脂症患病率為42.3,其中城市社區患病率48.6,鄉鎮社區32.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齡≥60歲、超重肥胖bi≥24)、腹部脂肪堆積男性腰圍≥90女性≥85)、高糖高脂飲食、缺乏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長期熬夜每日睡眠<6小時)、中醫痰濕體質是高血脂症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研究提示,社區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較高,需結合中西醫理論製定針對性乾預措施,降低疾病風險。
關鍵詞
社區中老年人;高血脂症;患病率;危險因素;橫斷麵調查;中醫體質
一、引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及居民生活方式轉變,代謝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高血脂症作為代謝綜合征的核心組分,其特征為血液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c)降低,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顯示,我國45歲以上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已超35,但知曉率、治療率及控製率均不足30,社區作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基層單元,其人群血脂異常狀況尚未得到充分關注。
從醫學理論維度看,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長期情緒應激、睡眠障礙等心理因素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影響脂質代謝;中醫理論則將高血脂症歸為“痰濁”“血瘀”“膏粱厚味”範疇,認為體質偏頗如痰濕體質)、飲食不節、情誌失調是疾病發生的關鍵病機。然而,目前多數研究僅聚焦西醫視角下的生理危險因素,缺乏中西醫理論結合的多維度分析,且針對社區人群的大樣本橫斷麵調查數據較為匱乏。
基於此,本研究以社區中老年人群為研究對象,通過橫斷麵調查明確其高血脂症患病率,結合現代心理學、中醫體質理論及西醫流行病學方法,係統分析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為製定社區層麵的中西醫結合健康乾預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多階段分層抽樣法,於2023年3月9月選取某市3個城市社區和平社區、朝陽社區、東風社區)及2個鄉鎮社區青山鎮社區、綠水鎮社區)作為調查現場。納入標準:1)年齡4575歲;2)在該社區居住≥1年;3)意識清晰,能配合完成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測;4)知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急性感染、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可能影響脂質代謝的疾病;2)近3個月內服用降脂藥物、糖皮質激素等藥物;3)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4)拒絕參與調查者。
最終共納入1286名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82人45.2),女性704人54.8);城市社區723人56.2),鄉鎮社區563人43.8);年齡4559歲621人48.3),6075歲665人51.7)。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
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采用麵對麵訪談方式填寫《社區中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問卷》,內容包括:
1)基本信息:性彆、年齡、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及以上)、職業退休、農民、在職、無業)、家庭月收入<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
2)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每日油脂攝入量、甜食攝入頻率、蔬菜水果攝入量)、運動情況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時長、運動類型)、睡眠狀況每日睡眠時間、是否經常熬夜、是否存在入睡困難)、吸煙飲酒史是否吸煙、吸煙年限、每日吸煙量;是否飲酒、飲酒頻率、每次飲酒量);
3)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鬱自評量表sds)評估情緒狀態,sas≥50分判定為焦慮,sds≥53分判定為抑鬱;
4)中醫體質判定: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通過29項體質辨識問卷判定體質類型,包括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鬱質、血瘀質、特稟質,其中痰濕質判定標準為:痰濕質條目得分≥40分,且其他體質條目得分均<30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體格檢查
由專業醫護人員按照統一標準進行體格檢查:
0.1kg)測量,計算體重指數bi)=體重kg)身高22),根據中國標準劃分:bi<18.5為偏瘦,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28為肥胖;)測量,測量位置為肚臍水平繞腰一周,男性≥90、女性≥85判定為腹部脂肪堆積;
3)血壓:使用電子血壓計經過校準)測量,測量前休息5分鐘,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收縮壓≥140hg和或)舒張壓≥90hg判定為高血壓。
3.實驗室檢測,送至某市三甲醫院檢驗科檢測:
1)血脂指標:采用酶法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c);
2)血糖指標: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bg);
3)肝腎功能指標:采用酶法檢測穀丙轉氨酶at)、血肌酐scr)。
高血脂症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空腹tc≥5.2o,或tg≥1.7o,或c<1.04o,或dc≥3.4o,或既往已確診高血脂症並接受治療者。
三)質量控製
1.調查前對所有調查員及醫護人員進行統一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參與調查;
2.采用統一調查問卷及檢測儀器,儀器使用前進行校準;
3.現場調查時,由質量控製員隨機抽查10的問卷,確保填寫完整準確;
4.實驗室檢測數據雙人核對,避免錄入錯誤。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采用多因素ogistic回歸分析高血脂症的獨立危險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研究結果
一)社區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
本次調查的1286名中老年人中,高血脂症患者544人,患病率為42.3。其中,城市社區723人中患病351人,患病率48.6;鄉鎮社區563人中患病193人,患病率32.1,城市社區患病率顯著高於鄉鎮社區x2=28.76,p<0.001)。
按性彆劃分:男性582人中患病256人,患病率44.0;女性704人中患病288人,患病率40.9,男女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25,p=0.264)。
按年齡劃分:4559歲組621人中患病235人,患病率37.8;6075歲組665人中患病309人,患病率46.5,6075歲組患病率顯著高於4559歲組x2=10.32,p=0.001)。
二)高血脂症患者與非患者的單因素分析
將研究對象分為高血脂症組544人)與非高血脂症組742人),對可能的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如下:
1.基本信息:年齡≥60歲、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更高p<0.05);性彆、職業與高血脂症患病率無顯著關聯p>0.05)。
2.生活習慣:
1)飲食:每日油脂攝入量≥30g、每周甜食攝入≥5次、每日蔬菜水果攝入量<500g的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顯著升高p<0.05);
2)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以靜坐為主如看電視、打麻將)的人群,患病率高於規律運動如快走、太極拳)人群p<0.001);
3)睡眠:每日睡眠時間<6小時、經常熬夜每周≥3次)、存在入睡困難的人群,患病率更高p<0.05);
4)吸煙飲酒:吸煙年限≥10年、每日吸煙≥10支、每周飲酒≥3次、每次飲酒≥50g白酒)的人群,患病率顯著升高p<0.05)。
3.心理狀態:高血脂症組中焦慮sas≥50分)發生率為28.3154544),抑鬱sds≥53分)發生率為25.2137544);非高血脂症組焦慮發生率15.1112742),抑鬱發生率12.89574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