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臉驚疑。
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這怎麼可能!
兵馬又不是路邊的野草,說長就長,還要多少有多少?!
“你們信也好,不信也罷。朕也就隻說這一次。”
“朕不是一個喜歡解釋的人,府兵我是不會動用一兵一卒,但是大唐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必定進駐兵馬。”
“你們若是不信,那就睜大你們的眼睛好好看著就行,朕對你們的要求不多,吩咐你們傳達的政令,隻要求你們及時傳達就行,僅此一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點要求,不算難吧?中書令?”
李元吉一口氣將話語說了出來,末了直接看向了裴寂。
裴寂心頭一突,暫時壓下了腦海裡麵翻湧的思緒,急忙回道:“不難。一點都不難。臣等必定竭儘全力,保證天下各道州縣政令通常,傳達及時,必不會誤了陛下的大事。”
雖然不清楚李元吉到底有什麼樣的底氣說這樣的話語,但是裴寂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邊上的裴世矩怔怔的望著李元吉,他感覺李元吉根本就不像是在說話,話語裡麵充斥滿了信心。
那不是一種躊躇滿誌的信心,而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自信。
換而言之。
李元吉有著極為充足的底氣,那種底氣讓李元吉有絕對的自信能夠做到每一縣都駐紮三萬大軍。
隻是,這事情實在是太過於荒謬,裴世矩一時間在內心和理智之間不停的搖擺,想要相信,又不能完全相信,頓了頓開口問道:
“陛下,兵馬的事情臣可以不問,但是這麼多大軍駐紮各縣,糧草、兵器、鎧甲、旗幟等等,都該如何撥付?”
“大唐現如今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糧草、鎧甲、旗幟撥付。”
“哪怕是兵部武庫司擴大規模,也根本無法滿足這麼大規模的大軍。”
裴世矩直接就放棄了思索,轉而說起了另外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後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草後勤才是大軍一切行動的基礎。
但是,裴世矩沒有想到的是,李元吉根本想都沒想,直接就說道:
“根本不需要。”
“你說的那些問題,朕自有安排,你們任何人都不用插手,也不需要插手。”
“安心做好朕交代的事情就行。”
李元吉是是第二次對這些人說了,從頭到尾他就隻有一個意思,做好各自的本分,不要插手、影響他的事情。
大殿裡麵這些人都是聰明人,肯定能夠明白他的意思。
話音一落。
所有朝臣的臉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不管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反正所有人都齊齊躬身應諾。
“臣等遵命。”
李元吉見此,心情不由的好了幾分,當即接著說道:“調動兵馬進駐各縣這件事,其實隻能算是辦件事,剩下的半件則是等到朕的兵馬進駐各縣,大唐目前所有的府兵都將要陸續解甲歸田,各自回歸地方。”
此言一出,剛剛還沉默的眾人再次嘩然。
“啊?”
“解散府兵?”
“這?”
他們有心想要反對,但是想到李元吉說的這件事的前提是兵馬進駐各縣。
如果真的有三萬兵馬進駐各個縣,那麼解散府兵也不是問題。
隻是?
陛下真的能夠做到這件事嗎?
“最多一個半月的時間,朕的兵馬就能夠進駐大唐一千五百五十一個縣,所以留給你們的時間最多也就隻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
李元吉說到最後,神色也已經嚴肅了起來。
有了係統兵馬,府兵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還每年耗費海量的錢糧。
但是,解散府兵不是小事。
雖然李元吉看不上府兵的戰鬥力,但是這幫人畢竟都是接受了長期且正規的軍事訓練的人。
若是沒有一個妥善的流程,必定會引起府兵騷亂,到時候又是一件件麻煩事。
大唐的府兵相當於後世民兵加預備役的雙重組合,平日裡沒有任何的酬勞,隻有等到結束服役之後,由國家一次性給予一部分的糧食和布匹當做酬謝。
府兵長期駐守在外,時常牽掛故鄉親人,因此士氣普遍不高,唯一使得這些府兵堅持下來的就是對外征戰之時,可以允許私人繳獲。
府兵征戰之時獲得的戰利品,除了上繳一部分充公之外,剩餘大部分都可以私人截留。
這也是大唐的一大特色。
那些遊俠惡少年們甚至聽到了出征的消息,往往都是自備兵器、馬匹,爭的頭破血流的也要上陣殺敵,為的就是戰時繳獲。
這是一種最快的積攢財富,實現階級跨越的有效途徑。
更不要說,解散府兵等於是在變相的削諸衛大將軍們的軍權,而這些人俱都出身世家。
這是一套組合拳!
先聲造勢,再削軍權,然後倡文斷世家根基,最後將世家打落凡塵。
這一刻,李元吉眼中閃過一抹冷色,望著下麵沉默不語的眾臣,根本不給這幫人反應的時間,直接說起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朕意欲開武舉!”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