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揚就趕到了太極殿,向著上麵的李元吉行了一禮。
“拜見陛下。”
李元吉擺了擺手,開門見山的說道:
“鸞鳥衛大將軍鄭遠征討異族,如今已經初見成效,三萬多戶異族已經全部都走出了山林,重新成為我大唐良民。”
王揚一聽這話,當即就恭賀道:“鄭遠將軍威武,此等問題一直都是朝廷最頭疼的地方,如今大將軍一出手就徹底的解決,當真是可喜可賀。”
他的心中確實歡喜無比。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自從當了尚書令,統管六部以來,王揚是真的被無儘的事務給折騰,一度頭都被折騰大了。
天下政事,說到底就是人事。
可這裡麵偏偏就是異族的問題最為不好處理,一個處理不好就要鬨出民變。
現如今,鄭遠帶領大軍犁庭掃穴,從此以後大唐各郡縣就太平許多。
不過。
王揚也在一瞬間明白了李元吉召見他的緣由,當即就說道:
“臣已經知曉陛下召見臣的緣由,無非就是後續的處置,安頓這些黎庶。”
“臣會立刻吩咐民部,行文當地,讓他們將這些異族百姓統統編戶造冊,然後統一發放耕牛、農具、種子,最快速度的將他們安置妥當。”
說到這裡,王揚頓了頓,接著神色嚴肅的道:
“臣會著重轉達陛下的意思,一入我大唐戶籍,所有人皆為我大唐子民,不可親疏有彆,分而視之,若有違逆,定問罪不恕。”
李元吉點了點頭:“你說的大體不差,朕尚且滿意。隻是有一點卻是沒有想到。”
“臣駑鈍,請陛下明示。”王揚拱手問道。
“這些人不應該繼續聚居在一處,而是應該打亂、分散遷徙往諸縣安置。”李元吉直接說道:“若是不分散,一旦安頓下來,早晚也會生出事端,趁早將他們打亂安置,讓所有人徹底接受現實。”
普通異族肯定是為了過好日子才投降,但是就怕有些異族人心不足蛇吞象,安穩日子過幾天,心裡落差太大,就會借機生事。
畢竟,這些人可從來沒有種地、捕獵、辛苦勞作,他們之前一直都在享受底層異族的供奉。
如今迫於形勢暫時被迫安置下來,短時間裡肯定夾著尾巴做人,時間一長肯定恢複原樣,想方設法的會鼓噪同族之人,借此為自己牟利。
人心是複雜的,人性更是複雜的。
李元吉如今對此是異常清楚,城鎮中心的加持之下,這些心懷異心的人也跟黑夜裡麵的螢火蟲一樣耀眼。
王揚卻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隻是聽到李元吉的吩咐,仔細的思索了一下,隨即深以為然的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是臣考慮不周,臣會將陛下之意,一字不差的吩咐下去,讓民部上下計劃出一個相對妥當的章程出來,絕不會誤了陛下大業!”
王揚雖然不聰明,但是也不是笨蛋,這件事表麵上看隻是安置三萬戶的異族,可是往長遠裡麵,類似這樣的事情日後隻會更多。
李元吉既然專門將他召來,也絕對不會隻是單純的為了三萬戶人口,根本的緣由就是為了日後立下一個具體的章程。
李元吉聞言終於滿意的點頭讚許:“很好。看來這段日子,你也沒有白白忙碌,到底是長進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