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當即崇敬的說道:“這都是陛下信任,給了臣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臣才能如此快的學習和成長。”
這話他說的十分由衷,心中也充滿了感歎,之前的他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如今的一日。
“行了。這也是你自己上進,若是換個不上進的人,朕就是再信任,辦不好事情,又有什麼用。”李元吉笑著說了一聲,旋即目光一閃,收斂了心頭的情緒,轉而神色肅然的說道:
“除了這件事之外,你也要加快遴選官員的節奏。”
“不僅僅隻是高句麗,新羅,百濟,不出一個月的時間,鄭遠必定會打上吐蕃,到時候又是一大片的疆域,又是一大群的人口。”
“這又需要大量的官員,你心裡要有個數,至少也要在十五日之內,遴選出至少一千名的合格的官員。”
此話一出,王揚頓時滿臉的為難的看向了李元吉,“陛下,這委實有點難為臣下。”
李元吉沒有生氣,平靜的說道:“你仔細說說。”
“是。”王揚拱手一禮,斟酌了一下語氣,然後說道:“陛下,欲要選用合適的官員,必須要經過舉薦亦或者是科舉取材。”
“如今陛下為開科舉,隻剩下舉薦一途,隻是舉薦之人也屬實杯水車薪,本身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如這般人物想要外放為官,起碼要在三省六部之中至少留任六年時間,熟悉各部事務,如此才能外放地方,且從事務官員做起,熟悉了具體政事之後,方才可以提拔為一縣之長。”
“如今朝廷裡麵後備人才原本就不多,多數人年限資曆皆不足勝任實務,臣委實不敢將其外放為一地之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況且將這些人外放出去,三省六部又會出現實缺,三省六部必定會運轉不暢。”
話語說到最後,王揚一臉無奈的看著李元吉,如今實在沒法兩頭兼顧。
大唐不是沒有人才,隻是如今擴張實在太快,方方麵麵確實很難跟上大唐擴張的腳步。
聽到這裡,李元吉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不是對王揚不滿,而是切實的考慮到了這個現實問題。
他擴張的太快了,後續已經跟不上擴張的步伐了。
若是打下來不派人去治理,短則一個月,長則兩個月,當地必定會陷入混亂。
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但是,王揚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想要治理一個地方,沒有足夠的經驗積累,倉促間趕鴨子上架,隻怕問題會更多。
這一刻,李元吉十分迫切的希望翰林院能夠解鎖更多的帝國官員,不僅僅隻是稅務官員。
旋即,李元吉就收斂了腦海裡麵的想法,沉聲說道:
“關中世家如今也老實,也該給他們一點甜頭,適當的時候,讓他們舉薦人才。”
王揚當即領命:“臣遵旨。”
李元吉無奈的吐了一口氣,看樣子有必要暫緩一下開疆拓土的步伐,至少也要等到充足的後備官員的時候。
想到這裡,李元吉眼神一動,當即問道:
“‘大唐教育計劃’進展的如何了?”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