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駕之中。
李元吉正在認真傾聽李靖的諫議,忽然耳畔響起了叮的一聲。
【叮,薩珊波斯與你保持中立。】
嗯?
李元吉眼底閃過一抹異色。
中立?
他記得上一次看的時候,薩珊波斯還是對他表示友善。
雖然也不是多麼友善,但總要比敵視要強,可現在忽然提示變成了中立。
這裡麵必定有文章。
隨即,李元吉就想到了自己那規模龐大的貿易船隊,隻要腦子不是太傻的、太蠢的人,都能夠從中看出大唐的巨大威脅。
前提是,他們真的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而不是虛假的。
這世上聰明人很多,但越是聰明的人,就越是想的多,就越是堅持自己的固有認知和看法。
所以,李元吉毫不介意暴露海軍方麵的巨大實力。
不過。
李元吉僅僅隻是思索了一瞬間,就將薩珊波斯的問題拋在了腦後。
管它什麼態度。
順,則生;逆,則亡。
薩珊波斯一個將要滅亡的帝國,與此刻的大唐相比較,完全就是路邊一條犬。
思緒回歸,李元吉的耳畔就繼續傳來了李靖的話語聲:
“以臣愚見,安排武舉之才押送糧草方是熟悉軍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既可以近距離的感受戰事的緊迫,又能夠極大的避免紙上談兵的錯誤。”
“同時,這樣做也可以極大的調動百姓們對於戰事的參與度,使得百姓能夠不完全對戰事陌生。”
李靖說到這裡就停下了話頭,有些話語即便是李元吉允許他說,他也不會直白的說個清楚。
有些話點到為止。
畢竟。
這裡坐著的都是聰明人,有些話語一點就透,不需要說的太明白,顯得自己很能耐,旁人都很平庸。
李元吉眼底閃過一抹異色,他明白李靖沒有說完的話語是什麼意思。
若是百姓們對於戰事過於陌生,則會養成一種戰事是兒戲的錯覺,這樣的態度會影響周圍的人。
一旦百姓們形成這樣的共識,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李靖之所以現在不說。
一是李元吉是皇帝,這一切的局麵都是李元吉當初乾坤獨斷造成。
二來則是因為李元吉派遣大軍連戰連捷,滅國不止,說了也沒有用。
李元吉腦海裡麵思緒如電,一秒鐘不到的就想完了一切,表麵如常的笑了笑,接著說道:“你說的沒錯。朕也是如此打算。”
“不過……”
凡事最重要的就是不過,但是……王揚幾個人心裡都清楚這個道理,當即就提起了精神,仔細聆聽李元吉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