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打算單獨在立一軍,不再是當初那樣小打小鬨,以武舉之才充當基層軍官,以鄉間豪勇之人,遊俠等等,充斥為卒,完全負責糧草轉運。”
古代戰爭打的既是國力,也是各方的組織協調能力。
一個將領能夠將十萬人一個不少的帶到指定的戰場,那就是當世名將。
至於指揮、謀略等等,這些則就需要知識的積累,或者長久的實踐。
“這一支大軍專司調運糧草,也作為軍官培養之所,讓其能夠在不斷的忙碌之中,學習、歸納、總結經驗,然後擇優錄取,遷入十六衛充任軍官。”
“而應募之士卒,朕也不會白白虧待他們,每個人每月按照服役時長,發放相關酬勞,以酬其辛苦。”
押送糧草可是個累活,也是一個不省心的活。
哪怕現在水泥道路已經修遍了整個大唐,但是能夠按時、及時將糧食籌備完,然後送到指定地方,需要極大的統籌、組織、指揮能力。
一般人就是給他講的明明白白,到了實際上手的時候,仍就玩不轉。
理論和實踐之間,永遠都充斥著一條鴻溝。
這條鴻溝,對於有的人來說,就是一條跨步而過的溪流,可對於有的人來說,那就是天塹。
“陛下是要試行應募兵製?”李靖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李元吉話語裡麵的安排。
“募兵是勢在必行。”李元吉淡淡的說道:“府兵製不是不好,但卻太過於依賴土地。”
“大唐如今富有四海,日後必定一統天下,百姓生活必定富足,人口也會繁盛無匹。屆時,若仍舊施行府兵製,對於朝廷,對於賦稅,對於百姓而言都是一種負擔。”
“改為募兵,從願意從征之士中遴選人才,負擔就要小很多。”
“當然,這事情怎麼說也是三五十年之後,天下百姓豐衣足食之後。現在距離還遠的很。”
李元吉一席話說完,王揚、裴寂等人沉思一番,旋即齊齊拱手道:“陛下英明。”
“既然你們都附議,那麼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李元吉笑了笑,隨即就吩咐道:
“來人,傳旨。”
一名係統學士默默的走上前來,攤開筆墨,等待記錄。
“昭曰,朕意於十月十五日始,開武舉之試,天下自負才力者,皆可報名應試。地不分南北西東,人不分男女老少,凡有心者,皆可入試。”
“另昭,新立輜重衛,征募勇武敢戰之士三十萬,士卒按月發放米、麵、錢、油等薪俸。”
“再昭,凡參與武舉之試,縣、州府、道成績優異者,皆可征辟輜重衛大小官員、軍吏。若有表現優異者,拔擢十六衛。”
“記清楚了嗎?”
“一字無差。”係統學士木然的回答。
李元吉毫不在意,當即就說道:“立刻昭告天下,上至府城,下至村落,皆需張榜宣告。”
“是,明白!”學士應了一聲,旋即就開始謄抄,邊上一名侍從上前加蓋玉璽印章。
一份接著一份的聖旨,宛如流水線一樣,從禦駕之中不斷的遞出,一名接著一名斥候騎兵接過聖旨,開始奔赴天下各處,將李元吉的旨意傳播出去。
王揚、裴寂等人全程目睹此事流程,各自壓下了心頭洶湧起伏的情緒。
誰都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這麼的果決,剛一說完,就直接昭告天下。
隻是,李元吉的事情還沒有結束,看著係統學士有條不紊的安排,將目光重新轉回了王揚幾個人,開口說道:
“現在咱們聊第二件事。”
雖然李元吉說的輕淡,但是王揚、裴寂等人卻是齊齊心頭一跳,頭皮驟然繃緊。
他們感受到了一股殺意……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