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周一,漢東省的天空難得放晴,陽光透過省委大樓的玻璃幕牆,在大理石地麵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一輛黑色轎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主樓門前,上級組織部副部長王海濤率先下車,緊隨其後的是一位身著深灰色西裝的年輕男子——陸雲。他抬手整理了一下領帶,動作間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眼神銳利而平靜,掃視了一眼這座象征著漢東省政務中樞的建築。
“陸省,這邊請。”省委秘書長早已在門口等候,語氣恭敬中帶著幾分打量。陸雲微微頷首,與王海濤並肩走進大樓,皮鞋踏在地麵上發出規律的聲響,在空曠的走廊裡顯得格外清晰。對於即將開啟的新征程,他眼神裡充滿了對工作的期待。
省委常委擴大會議準時召開,橢圓形會議室內坐滿了省內各部門及地市的主要負責同誌。省委主要領導主持會議,目光掃過全場後,鄭重開口:“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宣布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命。”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王海濤站起身,清晰宣布:“根據組織考察和工作安排,決定任命陸雲同誌為中共漢東省委委員、常委,提名為漢東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人選。”
當“42歲”這個年齡被提及,會場內瞬間響起一陣細微的議論聲。不少人抬起頭,目光齊刷刷地投向站在主席台一側的陸雲——在漢東省的乾部隊伍中,如此年輕便擔任省級政府重要領導職務的情況並不多見,大家的目光中充滿了好奇。
王海濤繼續介紹陸雲的履曆:“陸雲同誌長期在基層一線曆練,從鎮長科級崗位起步,先後擔任過縣委常委、副縣長,市委常委、副書記等職務,積累了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在南粵省工作期間,他曾任地級市市長、市委書記,主政一方時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牽頭打造的多個重點產業園區成效顯著,帶動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因其突出的工作實績,後升任該地級市市委書記,任職期間聚焦民生工程與經濟發展雙驅動,推動城市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前列。此後,他憑借在經濟領域的卓越表現和全麵的領導能力,升任南粵省委常委、副省長,分管發展改革、工業經濟等重要工作,相關經驗多次在省級層麵作典型交流。”
“從鎮長到市委書記,再到副省級,每一步都踩實實地上。”省發改委主任看著手中的材料,低聲對身旁的同誌感慨,“在南粵當市委書記時,他主導的‘智慧城市’項目還拿過國家級創新獎項,硬是把一個傳統工業城市轉型成了新興產業示範區。”旁邊的地市領導也點頭認同:“年輕乾部裡,這樣既有基層經驗又有高層視野的,確實少見。”
“聽說他當縣委書記時,為了打通山區縣的交通瓶頸,帶著乾部在施工一線蹲點三個月,硬生生啃下了盤山公路的硬骨頭。”有人小聲補充道,“後來又帶著群眾搞特色農業,把當地的農產品賣到了全國,是真能沉下心乾實事的乾部。”議論聲中,陸雲上前一步,接過話筒,目光沉穩地看向全場:“感謝組織的培養和信任,也感謝各位領導的支持。我從基層走來,深知每一個崗位都承載著人民的期待。來到漢東,我會把這裡當作新的奮鬥起點,儘快熟悉省情民意,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與全省乾部群眾一道,以務實作風推動高質量發展,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絕不辜負組織和人民的期望。”
他的話語簡潔而有力,會場內漸漸安靜下來。許多人看著這位年輕的常務副省長,眼神從最初的好奇,慢慢轉化為對未來工作的期待。漢東省的發展即將注入新的活力,而陸雲帶著從基層積累的實乾經驗和在經濟領域的創新思路,能否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變化?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結束後,與會人員陸續離場,走廊裡的議論聲仍未平息。而此時,省委書記趙立春的辦公室門剛關上,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便敲門而入。他素來以雷厲風行著稱,此刻卻少見地帶著幾分謹慎,將手中的保溫杯輕輕放在茶幾上:“趙書記,今天這任命……陸雲同誌確實年輕啊。”
趙立春靠在沙發上,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目光深邃:“42歲當常務副省長,在全國範圍內都算破格。但組織上既然有這個考慮,自然有他的道理。你看他履曆了嗎?從漢東大學畢業後,先在基層從科級,一步一步走到南粵省的副省級,主政過的地級市gdp增速連續三年全省前三,尤其是產業轉型那塊,確實有兩把刷子。”
“漢東大學畢業?”李達康挑眉,“我就說看著麵熟,好像是九幾級的高材生,當年在學校就是風雲人物。不過……”他頓了頓,語氣壓低,“趙書記,他這年紀輕輕就到這個位置,又是從外地空降,咱們漢東的‘水’,他能趟得開嗎?”
趙立春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沒直接回答,反而問:“你覺得他來漢東,主要想乾什麼?”
“看他在南粵的做法,八成是奔著經濟來的。”李達康直言,“京州作為省會,肯定是他重點關注的地方。不過也好,要是能帶來些新政策、新項目,對京州的發展也是好事。”
趙立春點點頭,沒再說話,目光望向窗外。他清楚,陸雲的到來,必然會給漢東的官場格局帶來新的變數,而這顆“年輕棋子”背後的深意,或許隻有更高層的人才能完全看清。
與此同時,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辦公室裡,煙霧繚繞。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正弓著背,給高育良的煙灰缸裡彈了彈煙灰:“老師,今天會上那陸雲,您怎麼看?42歲當常務副省長,這背後沒人撐腰,說出去誰信啊?”
高育良放下手中的《萬曆十五年》,推了推眼鏡,語氣平淡:“背後有沒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來了漢東,想動誰的‘奶酪’。你注意到沒有?王海濤介紹他履曆時,特意提到他在南粵當市委書記時,清理過一批阻礙項目落地的‘釘子戶’,手段相當強硬。”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