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好啊,”祁同偉嘿嘿一笑,“就怕來個和稀泥的。不過老師,他是漢東大學畢業的,算起來還是您的學生呢,要不要……找個機會見見?”
高育良手指在書桌上輕輕敲擊著,眼神閃爍:“漢東大學畢業的多了去了,當年他在學校時,我還沒分管人事呢。現在急著站隊,未免太早。”他頓了頓,話鋒一轉,“倒是你,最近京州那個光明峰項目,盯緊點。要是新來的常務副省長想做出點成績,恐怕第一個就會盯上這種重大工程。”
祁同偉臉色微變,連忙應道:“老師放心,我心裡有數。那項目有李達康盯著,還有趙瑞龍的關係在,應該出不了岔子。”
高育良沒再接話,隻是拿起書,目光卻沒落在書頁上。他知道,陸雲的空降,就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而漢東這片看似穩固的水麵下,早已暗流洶湧。
不僅僅是省委高層,全省各機關單位的議論也炸開了鍋。省發改委的會議室裡,幾個處長圍在一起看陸雲的履曆複印件:
“你們看這履曆,從縣委常委到市委書記,再到副省長,每一步都踩著節點,關鍵是每個崗位都有拿得出手的政績,這可不是光靠背景能做到的。”
“聽說他在南粵當市長時,為了引進一個半導體項目,親自去國外談判了七趟,最後連對方董事長都被他打動了,這魄力,不服不行。”
“而且還是漢東大學畢業的,算起來是咱們的校友,說不定以後對母校還有照顧呢。”
省財政廳的走廊裡,幾個年輕乾部也在小聲議論:
“你們說,這位年輕的常務副省長來了,會不會調整財政撥款的方向?我聽說他在南粵特彆重視民生工程,教育和醫療投入很大。”
“管他怎麼調整,隻要能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年輕點怕什麼?就怕來了個隻搞麵子工程的。”
“看著吧,以後漢東的官場,怕是要熱鬨了。”
一時間,“陸雲”這個名字成了漢東省官場最熱門的話題。有人好奇他的背景,有人關注他的能力,有人期待他帶來的變化,也有人暗中提防他可能觸及的利益。而此時的陸雲,正坐在自己的新辦公室裡,看著窗外漢東省的城市風貌,目光堅定。他知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悄然拉開序幕。
省委擴大會議結束後,與會人員三三兩兩地散去,走廊裡的議論聲仍此起彼伏。陸雲沒在會場多作停留,與幾位省領導簡單寒暄後,便徑直走向了省政府大樓——他的首要任務,是向省政府“一把手”劉省長彙報工作思路。
劉省長的辦公室在頂樓東側,陸雲敲門時,正聽見裡麵傳來爽朗的笑聲。推門而入,隻見劉省長正與一位老部下談著什麼,見到陸雲,他立刻起身伸出手:“陸省,歡迎歡迎,早就聽說你在南粵的‘經濟手腕’,以後咱們可得好好配合。”
陸雲握住對方的手,語氣誠懇:“劉省長客氣了,我初來乍到,還得多向您請教。今天來主要是想彙報一下我的初步打算。”他開門見山,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簡要的調研計劃,“我想先暫停分管工作的交接,用一個月時間把漢東16個地市走一遍,重點看看基層經濟、民生項目和產業園區。漢東的省情我還不熟悉,隻有把情況摸透了,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劉省長接過計劃,目光在“暫停分管工作交接”幾個字上頓了頓,隨即抬眼打量起眼前這位年輕的常務副省長。42歲的年紀,卻沒有絲毫浮躁,反而帶著一種久經基層打磨的沉穩。他沉吟片刻,忽然笑了:“好!這個想法好!我當年剛到漢東時,也是先跑了三個月基層。漢東底子厚,但問題也不少,尤其是幾個老工業基地轉型難、貧困縣脫貧任務重,這些情況不到現場看,坐在辦公室是想不出對策的。”
他放下計劃書,語氣裡多了幾分讚許:“你願意沉下去調研,是務實的態度。省政府這邊你放心,工作交接可以暫緩,我讓秘書長給你協調車輛和人員。不過——”劉省長話鋒一轉,意味深長地說,“漢東的‘水’不淺,有些地方你去了,看到的未必是全貌。”
陸雲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感謝省長支持。我明白調研要‘看門道’,不僅要看成績,更要摸清楚難點堵點。這次下去,我打算輕車簡從,多聽基層乾部和群眾的實話。”
劉省長點點頭,端起茶杯:“有需要隨時找我。你還年輕,在漢東乾出點實績,對咱們省政府班子也是好事。”他這話半是鼓勵半是提點——劉省長明年就到退休年齡,若陸雲能在經濟上打開局麵,不僅能為他的任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可能在退休前爭取到更優的待遇。
從劉省長辦公室出來,陸雲深吸了一口氣。這位省政府“一把手”的支持在意料之中,卻也讓他多了幾分壓力。他走到窗邊,望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街道,眼神逐漸堅定:漢東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問題,要一個一個解。而這場覆蓋全省的調研,就是他點燃的“第一把火”。
當天下午,省政府辦公廳就下發了通知:常務副省長陸雲將赴基層開展專題調研,行程由其秘書組單獨安排,不搞層層陪同,不預設考察路線。這則簡短的通知,像一顆石子投入漢東官場的池塘,再次激起了層層漣漪。有人猜測他是想借機立威,有人揣摩他要揪出某些“問題地區”,而更多的人,則在默默觀察著這位年輕副省長的“第一步棋”究竟要落在哪裡。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