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看到陸雲,激動地說:“陸書記,我現在不僅學會了芯片測試技術,還跟企業一起申請了一項技術專利。畢業之後我打算留在漢東,為家鄉的科技發展出一份力!”陸雲點頭:“好啊,漢東就需要你們這樣有知識、有熱情的年輕人,隻要好好乾,未來一定有大作為。”
在岩台罐頭廠,陸雲品嘗了新研發的桃汁,對陳教授和王磊說:“校企合作要長期堅持下去,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要著眼長遠,比如培養更多懂技術、懂市場的複合型人才,讓漢東的農產品加工產業能走得更遠。”
陳教授回應:“我們已經跟王總的罐頭廠製定了長期合作計劃,每年派專家駐廠,還會開設‘農產品加工’定向班,專門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企業也會持續投入研發資金,支持我們開展課題研究,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和企業加入進來。漢東工業大學跟剛簽約的新能源企業合作,培養新能源技術人才;漢東職業技術學院跟雲山縣的電子廠合作,開展技能培訓,幫助當地村民掌握技術,實現就近就業。
省教育廳廳長在彙報中說:“現在省內80的理工高校都跟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累計培養實習生2000多人,開展研發項目50多個,企業投入的研發資金超過1億元。校企合作不僅解決了趙剛、王磊這些企業家的人才和技術難題,還提高了高校的教學質量,讓教育更貼近市場需求。”
陸雲看著彙報材料,心裡滿是欣慰。他知道,校企合作是漢東發展的重要支撐,隻有持續推動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才能讓漢東的產業更有競爭力,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頭。未來,漢東還要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的範圍,讓更多高校、更多企業、更多人才參與進來,共同書寫漢東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夕陽下,漢東理工大學的實驗室裡,學生們正在跟企業專家視頻會議,討論研發進展;京州電子廠的車間裡,實習生們跟老員工一起加班,攻克技術難關;岩台罐頭廠的生產線上,新研發的桃汁正在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這一幕幕場景,都在訴說著漢東校企聯動的活力與希望,也預示著漢東更加美好的未來。
漢東農業大學的實驗室裡,陳教授正帶著研究員調試桃脯烘乾設備。儀表盤上的濕度數值穩定在45,他鬆了口氣:“這個參數剛好,既能保留桃子的果香,又能保證保質期。下周就把設備圖紙發給王磊的罐頭廠,讓他們先試產。”旁邊的研究員迅速記錄數據:“我們還得跟廠裡的技術工對接,教他們怎麼調試設備。”
陳教授點頭:“重點是讓廠裡的本地技術工掌握核心操作,以後不用依賴我們。這些年罐頭廠招的大多是青溪縣的本地人,他們熟悉生產流程,學會了技術,才能真正幫廠裡降本增效。”正說著,罐頭廠的技術組長老周發來視頻,說車間已經騰出場地,就等設備和技術指導了。
同一時間,京州電子廠的技術車間裡,趙剛正和漢東理工大學的張教授團隊討論芯片測試設備的升級方案。“廠裡現在有30多個本地技術工,都是跟著設備摸爬滾打過來的,操作沒問題,但遇到複雜故障還是會慌。”趙剛指著設備說,“你們研發的故障診斷係統,得讓他們能快速上手。”
張教授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操作手冊:“我們把係統操作拆成了5個步驟,還錄了教學視頻,下周派研究員去廠裡駐場培訓,保證每個技術工都能獨立用係統排查故障。這些本地師傅經驗足,隻要掌握了新工具,效率肯定能提上來。”
漢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訓車間裡,雲山縣電子廠的技術骨乾老吳正在給學員們演示電子元件的檢測方法。台下20多個學員,全是雲山縣的村民,最大的45歲,最小的22歲。“這個元件要是引腳氧化,用酒精擦一擦就行,不用直接換新的,能省不少成本。”老吳一邊演示一邊說,“你們學好了,下個月就能進廠當技術工,月薪4500起,比在外頭打工穩當。”
學員小鄭聽得格外認真,他之前在外地的建築工地打工,聽說縣裡電子廠招人還包培訓,立刻就回來了。“家裡老人孩子都在這兒,能在家門口當技術工,既能賺錢又能顧家,比啥都強。”小鄭手裡的筆記本記滿了要點,還時不時拍下老吳的操作步驟,打算晚上回家再琢磨。
省教育廳的辦公室裡,鄭敏正看著各地報來的校企合作進展表。“岩台罐頭廠通過高校技術支持,把桃脯的生產效率提了20,還新招了15個本地技術工;京州電子廠的故障診斷係統培訓完,已有28個本地技術工能獨立操作;雲山縣電子廠的首期學員,下周就要上崗了。”鄭敏跟陸雲彙報時,語氣裡滿是欣慰。
陸雲接過報表,翻到“本地就業”一欄:“這些企業新增的崗位,本地員工占比多少?”鄭敏回答:“罐頭廠新招的全是本地的,電子廠新增崗位裡本地員工占90,職業技術學院培訓的學員,畢業後也全回縣裡企業上班。現在鄉鎮裡的年輕人,越來越願意留在本地當技術工了。”
當天下午,陸雲去了岩台青溪縣的罐頭廠。在桃脯生產車間,本地技術工小李正用新設備烘乾桃片,陳教授派來的研究員在旁邊指導他調整溫度。“以前烘乾全靠經驗,有時候烘太乾,有時候又沒烘透,現在有設備和技術指導,每批桃脯的口感都一樣。”小李笑著說,“上個月廠裡給我漲了工資,現在一個月能拿5000,比去年多了800。”
王磊在旁邊補充:“多虧了陳教授團隊的技術支持,我們不僅能生產桃脯,還能開發桃醬,生產線擴了之後,又招了一批本地的技術工,都是附近村裡的,不用愁沒人乾活,也不用愁留不住人。”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