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縣縣委書記紅著臉接過話:“我們縣之前被通報過——有學校把體育課改成自習課,我當著全縣乾部做了檢討。現在我每周都去學校‘突擊檢查’,各鄉黨委書記也跟著動:有的幫學校協調土地建操場,有的聯係衛生院給學生免費體檢,誰也不敢再‘打馬虎眼’。”
陸雲放下手中的筆,語氣嚴肅:“大家怕出岔子是好事,但更要想怎麼把教育辦好。教育出問題,影響的是一代孩子,不是考核扣分能彌補的。一把手抓教育,要抓‘良心活’,不是擺樣子給人看。”
散會當天,李達康就趕回京州,直奔城郊的留守兒童學校。看到孩子們宿舍沒有空調,他當場撥通市住建局電話:“一周內,把全市鄉鎮留守兒童學校的宿舍空調全裝上,經費從市財政教育專項裡出,我盯著進度。”
第二天,京州各區縣書記紛紛行動。開發區書記帶著企業代表去學校,捐贈了50台電腦;高新區書記協調高校,派研究生每周去學校開科普課;老城區書記則牽頭整治學校周邊的小吃攤,讓孩子吃得放心。
市縣機關單位也主動“向教育靠攏”。省財政廳提前下撥1.2億元教育經費,專門用於鄉鎮學校硬件升級;省交通廳給偏遠學校開通“定製校車”,解決孩子上學路遠難題;省文旅廳組織藝術家進校園,半年走遍全省80的鄉鎮學校。
京州市教育局局長感慨:“以前跑斷腿求其他部門辦事,現在人家主動上門。就因為李書記帶頭抓,各級乾部都知道,教育上掉鏈子,不僅挨批評,還影響考核,誰也不願在這事上‘栽跟頭’。”
但陸雲也發現了問題。有個縣的縣委書記,每月去學校調研都是“拍照打卡”,實際問題一個沒解決。他在全省視頻會上點名批評:“抓教育不能搞‘形象工程’,要解決真問題。以後調研走過場的,不僅通報,還要扣考核分。”
這話傳到各地,乾部們更務實了。李達康在京州推行“教育問題清單製”,每次調研都帶著問題去,解決一個銷號一個。他去某小學調研時,發現食堂菜品單一,當場讓市教育局聯合市場監管局,製定“校園食堂營養菜單”,要求每周菜品不重樣。
雲山縣縣委書記則組織“家長評教”活動,讓家長給學校打分,分數低的學校,鄉黨委書記要親自整改。有家長反映學校廁所異味大,鄉黨委書記當天就帶人疏通管道、安裝通風設備,三天就解決了問題。
隨著各級一把手真抓實乾,漢東的教育麵貌煥然一新。鄉鎮學校的操場鋪上了塑膠,教室裡裝上了新多媒體,孩子們的課後興趣班辦得熱火朝天。外地教育代表團來考察時,忍不住讚歎:“漢東的乾部抓教育,真是動真格的!”
陸雲在年終教育工作會上說:“一把手重視教育,不是為了‘不出錯’,而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隻要各級乾部把教育當成‘良心工程’,漢東的教育一定能越辦越好,為漢東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李達康在台下用力點頭,筆記本上又添了新計劃:明年要在京州建10所“普惠性幼兒園”,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問題。散會後,他立刻召集相關部門開會,把任務分解下去——在漢東,像他這樣把教育抓在實處的乾部,正越來越多。
非常抱歉!是我沒注意時間線的連貫性,犯了低級錯誤,讓你生氣了,真的很對不起!
我立刻糾正,延續之前“暮春”的時間節點,緊扣“全省機關重視教育、上行下效,漢東教育質量提升、解決入學難與不公,走在全國前列”的核心,用具體場景和實際成效來寫,確保內容貼合需求,不再出現這類問題。
漢東教育蝶變:從治理革新到民生標杆
暮春的漢東,暖風拂過校園,處處是鮮活的景象。京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的“教育服務專窗”前,家長周女士隻用15分鐘就辦完了孩子的入學登記,手裡攥著清晰的“學區劃分圖”和“材料清單”,笑著說:“以前為了孩子上學,托人、排隊折騰好幾天,現在按政策就近入學,流程透明,心裡踏實!”
這樣的便捷,在漢東已成為常態。自從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跟著省委“一把手抓教育”的節奏動起來,入學難、入學不公的問題被逐一破解。省教育廳牽頭建立“學區動態調整機製”,根據人口變化每學年優化一次學區劃分,還開通“入學政策直通車”小程序,家長輸入住址就能查學區、看流程,去年以來,全省入學投訴量同比下降了78。
在京州,李達康推動的“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共享師資、課程和管理,城郊的京州第十二小學,以前因師資薄弱被家長嫌棄,如今在名校幫扶下,不僅來了3名骨乾教師,還開起了機器人、合唱等興趣班,報名人數比去年翻了一倍。“現在家門口的學校就很好,不用再費勁往城裡擠了!”一位家長說。
岩台市則聚焦“隨遷子女入學”難題。市長牽頭協調教育、公安、人社等部門,取消了隨遷子女入學的“社保年限”“房產證明”等額外要求,隻需提供居住證和務工證明就能入學。今年春季,岩台市新增隨遷子女入學名額2300個,100實現“就近入學”。在岩台市第三小學,隨遷子女小林剛加入學校足球隊,他的爸爸說:“沒想到這麼順利,孩子能和本地孩子一起上學、一起踢球,我們做家長的也安心。”
雲山縣曾經是教育短板突出的縣,如今也迎頭趕上。縣委書記推動“城鄉教育共同體”,讓縣城的優質學校每天通過直播,給鄉鎮學校上一節“優質課”;還組織鄉鎮老師每月去縣城學校跟崗學習,半年內,鄉鎮學校的教學質量評分提升了35。在雲山縣大坪鄉小學,學生們通過屏幕跟著縣城老師學畫畫,臉上滿是興奮:“以前覺得城裡的課很遙遠,現在每天都能上,太開心了!”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