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把報告拿給高層看,高層翻著報告,點頭道:“巡視不是終點,整改也不是終點,關鍵是要形成長效機製。你總結的那些好經驗,要在全國落地生根,讓更多農民受益。”陸雲應道:“我們已經在製定《農業補貼長效監督辦法》,把‘農戶代表監督’‘季度抽查’‘信用檔案’這些做法都寫進去,確保政策能長久執行。”
這天下午,陸雲收到了北方某縣老農寄來的一封信,信裡夾著一張照片——老農站在麥田裡,手裡舉著補貼到賬的手機截圖,笑得滿臉皺紋。信裡寫著:“陸委員,今年麥子收成好,補貼也及時,家裡添了新農機,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謝謝您為我們農民辦實事。”
陸雲把信和照片放在桌上,看著窗外的陽光,心裡滿是踏實。他知道,巡視整改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完善政策、優化服務、解決新問題,但隻要盯著農民的需求走,隻要保持這份實乾的勁頭,就一定能讓惠農政策真正紮根基層,讓更多農戶的日子像這麥田一樣,豐收又紅火。
陸雲從高層辦公室返回後,沒歇片刻,就讓小林通知農業、水利、農村、通信等十餘個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下午兩點在中央會議室召開專項部署會。小林剛出門,他便將巡視整改報告、優秀案例集和農戶訪談記錄逐一攤開,用紅筆在“未整改問題”“重點推廣經驗”上做了醒目標注,連農戶提到的“偏遠村信號差”這類細節,也圈出來寫了備注。
下午兩點,會議室裡座無虛席。各部門負責人手裡都拿著提前發的材料,眼神裡帶著專注——沒人敢輕視這次會議,畢竟陸雲剛結束全國巡視,手裡握的全是基層實打實的情況。陸雲坐在主位,手指敲了敲整改報告,開門見山:“先說好的方麵,這次巡視發現不少真乾事、辦實事的案例,必須拿出來推廣。”
他抬眼看向農業部門負責人:“北方某糧食主產區,給每個村配了‘補貼講解員’,還用方言講政策、送紙質明細,老人再也不用愁看不懂。你們農業部門牽頭,三天內把他們的講解員培訓流程、考核標準整理出來,下周五前發往全國各省,要求兩個月內實現所有偏遠村全覆蓋。”
農業部門負責人立刻在筆記本上記下,還補充道:“我們計劃同步製作‘政策順口溜手冊’,印上當地農業部門的谘詢電話,讓農戶有疑問能隨時問。另外,會抽10名骨乾組成指導組,去整改滯後的省份蹲點,確保推廣不走過場。”陸雲點頭:“要盯緊,彆讓手冊變成‘抽屜貨’,指導組每周得報一次進展。”
接著,陸雲翻到南方經濟作物產區的案例,看向農村部負責人:“他們搞的‘補貼撥付實時台賬’,每筆資金從中央到農戶手裡的時間、流向都記得明明白白,還和農戶的銀行卡綁定,到賬自動發短信提醒。農村部負責把這個台賬係統的技術標準、操作流程梳理好,下個月開始在東、中、西部各選兩個省份試點,年底前全國推開。”
農村部負責人連忙應下:“我們已經聯係了技術公司,會根據不同省份的補貼類型調整係統功能,比如北方加‘糧食補貼專項模塊’,南方加‘經濟作物補貼模塊’。試點期間會派技術員駐點,防止係統出故障耽誤補貼發放。”陸雲追問:“農戶不會用怎麼辦?”對方立刻答:“會聯合鄉鎮政府,在村服務中心設‘台賬查詢點’,安排專人幫農戶查。”
說完好經驗,陸雲的語氣沉了沉,翻到“未整改問題清單”:“現在說問題,還有6個省份沒完成整改,有的找借口說‘基層人手不足’,有的簡化流程隻是‘改了張申請表’,根本沒讓農戶少跑腿。”他看向這6個省份的派駐聯絡員:“下周內必須完成整改,缺人手就從省機關抽調,流程簡化不到位就重新設計,逾期沒完成的,直接向我說明理由,彆找客觀原因。”
其中一個省份的聯絡員麵露難色:“陸委員,我們省有3個偏遠鄉,山路難走,工作人員下去一次要大半天,核查進度確實慢。”陸雲沒鬆口:“協調當地的村乾部、駐村工作隊幫忙,再配兩輛越野車,優先保障核查用車。農戶等不起,不能因為路遠就拖。”聯絡員隻好點頭:“我們今晚就開會安排,下周一定完成。”
這時,水利部門負責人主動發言:“西部某山區的灌溉渠補貼,之前因為核查不及時,導致部分農戶沒拿到錢。我們已經加派了50名技術員,帶著測量儀下去重新核查農田麵積,明天就能開始發放補貼。另外,我們計劃把水利補貼和灌溉設施管護綁在一起,拿到補貼的村,必須定期上報設施維護情況,不然下次申請補貼會受限。”
陸雲認可道:“這個思路對,不能隻發錢不管後續,要形成‘補貼建設管護’的閉環。你們把管護標準細化,比如渠道多久清一次淤、閘門多久檢查一次,讓村裡有章可循。”水利部門負責人連忙記下,還說會製作“管護責任牌”,貼在每個灌溉渠的顯眼位置,寫上責任人姓名和電話。
會議進行到一半,陸雲讓小林播放了幾段農
戶采訪視頻。第一段裡,北方老農舉著紙質補貼明細,笑著說“現在有人給我講,我才知道自己該拿多少錢”;第二段裡,南方養殖戶抱怨“手機查補貼總斷聯,得跑到山頂才有信號”;第三段裡,中部農戶說“一站式窗口好是好,但有時候工作人員不在,還是得等”。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