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石澗的地形比鹿笙預想的更為複雜。
無數巨大的黑色岩石仿佛被巨力胡亂拋擲於此,相互傾軋堆疊,形成無數條狹窄、曲折、幽深的縫隙與通道。光線在這裡被進一步吞噬,隻有微弱的天光從石縫頂端漏下,在地麵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經年不散的陰冷潮氣,以及一種岩石特有的冷硬腥味。
這裡安靜得可怕,連之前隱約可聞的遠處獸吼和廝殺聲都被厚重的石壁隔絕,隻剩下偶爾滴落的水聲,在幽閉的空間中顯得格外清晰。
「環境評估:地形複雜,遮蔽性極佳,利於藏匿。靈氣紊亂程度中等,末法死氣濃度低於外圍,但仍存在。暫無直接生物威脅跡象。潛在風險:未知陷阱、迷路、被困。」
鹿笙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在一道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岩縫中移動,神識被壓製到極限,僅能探查周身數丈範圍,但已足夠她提前感知前方的死路或岔道。
她需要找一個足夠隱蔽、相對乾燥、且萬一發生意外能有退路的地方。
小心翼翼地探索了近半個時辰,她終於在一處不起眼的岩壁底部,發現了一個被幾塊崩落碎石半掩住的洞穴。洞口狹窄,需匍匐才能進入,但內部似乎彆有洞天。
她並未立刻進入,而是耐心地在遠處觀察了許久,並用神識反複掃描,確認洞口並無妖獸棲息痕跡,附近也無明顯的靈力波動或禁製殘留,這才謹慎靠近。
撥開碎石,一股更濃鬱的陰冷氣息撲麵而來。洞內不大,僅容三四人盤坐,地麵乾燥,洞壁粗糙,角落裡堆積著一些不知名的動物枯骨,看起來已廢棄多年。
「臨時據點確認:安全性中等偏上。入口隱蔽,內部空間可接受。缺點:單一出口,遇險易被堵死。需布置預警措施。」
鹿笙不再猶豫,匍匐鑽入。她先將那幾塊碎石重新挪回,大致遮掩住洞口,隻留一絲縫隙透氣觀察。隨後,她從懷中取出幾張得自那兩名散修的符籙——大多是低階的“驅塵符”、“避濕符”,唯有一張一品下階的“警示符”頗具價值。
她將這張“警示符”小心翼翼地布置在洞口內側的岩壁上,一旦有生靈闖入觸動,便能向她發出微弱的靈識警報。雖然效果範圍有限,但在這神識嚴重受製的環境裡,已是難得的預警手段。
做完這一切,她才真正鬆了口氣,背靠洞壁坐下,再次檢查自身狀態。強行壓下突破的反噬和內腑震蕩,在經曆連番驚險後,已有加重趨勢。
她取出從那兩名散修儲物袋中得到的回氣丹,仔細辨彆確認無毒後,吞服一顆。丹藥化開,溫和的藥力緩緩滋養著受損的經脈。相較於宗門發放的劣質丹藥,散修這些顯然品質稍好,雜質也少些。
趁著調息恢複的功夫,她終於有時間仔細清點並研究此次的“戰利品”。
靈石、丹藥、符籙分類收好。兩件法器,赤色小劍和玄鐵盾,她嘗試注入一絲靈力。小劍泛起微弱紅光,略顯滯澀;盾牌則浮起一層薄薄的烏光,防禦範圍有限。都是大路貨色,但總好過那柄宗門發的鐵片短刃。她將短刃棄之不用,將小劍和盾牌置於最順手處。
最後,她的目光落在那幾塊從秘境窪地得到的古老碎片上。她不敢取出,隻是隔著厚布,用神識極其小心地感知。
這些碎片的材質與她之前收集的似乎同源,但氣息更加古老、蒼茫,帶著一種曆經萬古而不滅的厚重感。上麵的紋路也更為複雜深奧,隱隱構成某種難以理解的殘缺圖案。
「碎片分析:能量等級高,性質古老,與懷中聚合體共鳴強烈。疑似與秘境本身同源,或為上古某物的一部分。價值極高,風險極高易引動黑蓮)。處理方案:暫不融合,嚴密隔離。」
她壓下心中渴望,將其重新層層包裹,深藏於儲物袋最底層。
隨後,她開始回憶並解析那張已銷毀的地圖信息。
地圖繪製粗糙,範圍似乎隻是秘境最外圍的一小片區域,標注了幾個點:
·幽魂草穀:標記了數株幽魂草圖形,但旁邊畫了一個小小的骷髏頭,代表危險。
·毒瘴沼澤:一片區域塗成綠色,標注“毒霧彌漫,蝕骨銷魂”。
·黑針林:畫著一片黑色針葉林,標注“木妖潛伏,慎入”。
·碎石坡:一片相對平緩的區域,無特彆標注,似乎是安全通道。
·古修士洞府?):一個模糊的洞穴標記,旁邊打了個問號,寫著“殘禁猶存,勿近”。
地圖邊緣還有一些散亂的標注:“風刃區”、“幻象”、“疑似礦脈”等。
「信息整合:地圖可信度中等與目前觀察部分吻合)。‘碎石坡’可能通向更深處或另一相對安全區域。‘古修士洞府’風險與機遇並存,當前實力不足以探索。‘幽魂草’、‘毒瘴沼澤’、‘黑針林’需絕對規避。」
她當前的位置“亂石澗”在地圖上並未標注,可能位於地圖未覆蓋區域,或是繪圖者未曾深入此地。
鹿笙在心中默默規劃路線。返回入口的方向已被標記出幾處危險,原路返回風險不小。或許可以嘗試向“碎石坡”方向迂回,那裡可能更接近宗門要求的勘探範圍,也相對安全,若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樣本,便能增加完成任務、晉升外門的籌碼。
前提是,必須避開所有已知危險區域,並且,絕不能再引動黑蓮。
調息完畢,傷勢暫時穩定。她沒有急於離開,而是決定先在這臨時據點休整幾個時辰,恢複精神,並將狀態調整至最佳。
洞外依舊死寂,唯有偶爾掠過的、帶著嗚咽風聲的秘境陰風,吹動著石縫間的塵埃。
鹿笙閉上雙眼,呼吸漸漸悠長,但神識始終保持著一絲警惕,連接著洞口那枚小小的警示符。
在這危機四伏的秘境一角,她如同蟄伏的幼獸,小心翼翼地舔舐傷口,積蓄力量,等待著下一次出擊的時機。
而懷中的古器,則在緩慢而持續地汲取著空氣中稀薄且駁雜的能量,連同那枚毀滅的種子,一同沉寂著,等待著。
喜歡仙路搬磚請大家收藏:()仙路搬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