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前,臥室的燈光柔和地灑在被褥上。
“小微。”周譯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像是在斟酌著用詞,“我想從鋼廠運輸隊辭職,在縣裡開個廢品回收站。”
林知微正半倚在床頭看書,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整個人坐直了身子:“怎麼突然……”
“在運輸隊天南地北地跑,時間太不自由了。”
周譯接著說,“馬上要複習功課,而且……”
他頓了頓,“我還想著,能多來北京看看你。這次要不是孫均幫忙頂班,連這一周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林知微抬眼望著他,輕聲道:“你自己想清楚就好。隻是……你家裡,恐怕不會同意吧?”
“這是我自己的事。”周譯打斷她,聲音低沉卻堅決,“回去後我會跟三姐說一聲,畢竟這份工作是她介紹的。”
林知微點點頭,沒有再勸。
她知道周譯一旦認準的路,就很難再回頭。
次日臨近中午,陽光正好,一家人正準備出門去頤和園聽鸝館,大伯林明遠剛從雲南回京,堂兄林知謙特意安排的這次家庭聚餐。
林知謙開著一輛黑色小轎車過來接他們。
“二叔二嬸,快上車吧。”他利落地下車打開車門,目光在周譯身上停留了片刻。
哥哥林知行因為軍校有任務,今天沒能請假。
車廂裡暖意融融,這是林知謙和周譯第一次見麵,彼此簡單寒暄後,話題很自然地落到了他們的婚事上。
“聽說你們前兩天領證了?”林知謙透過後視鏡看向後座,鏡片後的眼睛微微眯起。
得到肯定的答複,林知謙挑眉,從後視鏡裡將周譯又仔細打量了一番。
小夥子長得好,坐姿端正,眉宇間透著一股硬朗,回答問題時眼神不躲不閃,應該是個實在人。
他想法很簡單——堂妹已經回了北京,在家人眼皮子底下,自然不會受什麼委屈。
隻是,夫妻分隔兩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等過幾天有機會,他還得單獨找林知微聊聊,問問她的打算。
聽鸝館位於頤和園昆明湖畔,臨水而建,紅柱碧瓦,雕梁畫棟,簷角懸著的風鈴被風拂過,叮鈴作響,聲聲清脆。
湖麵在春風裡蕩著細細的漣漪,遠處的西山一抹青黛色,被淡淡的雲霧環繞。
推門而入,屋內布置典雅,檀木桌椅被擦得一塵不染,散發著淡淡木香。
牆上那幅《頤和煙雨圖》墨色淋漓,與窗外真實的湖光山色遙相呼應。
大伯林明遠、大伯母薑瀾,還有大堂嫂陳書藝帶著兒子林宸陽早已到了。
五歲的林宸陽正趴在窗邊看湖裡的遊魚,聽見動靜立即蹦跳著跑來:“小姑姑!”
“哎喲,讓姑姑看看,我們陽陽是不是又長高了!”林知微彎腰捏了捏侄子肉乎乎的小臉。
上個月回京時,她跟堂哥堂嫂一起吃過飯,這孩子自然還記得她。
大伯母薑瀾快步上前,一把攥住林知微的手。
“可算……可算是見到你們了。”
林知微拉著周譯上前:“伯父伯母,這是周譯。”
她能感覺到身邊人瞬間繃直的背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