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廣州的第二天,孫均也到了。他一路風塵仆仆,肩上還背著個舊帆布包,一下車,他就遠遠看見周譯,臉上立刻露出笑容,伸手上前:“總算是到了。”
周譯也笑著迎上去,幫他把包接過來:“辛苦了,正等著你呢。”
接下來的幾天,孫均要跟著周譯一起,去這邊的幾家國企談事,順便打聽貨源。他們計劃繼續回收工業廢品,把這邊的路子打通,才能做得更穩。
周譯心裡惦記著林知微,忍不住低聲跟她說:“你一個人去寶安,我總不太放心。”
林知微看他那副皺著眉的模樣,不由得笑了,輕輕搖頭:“怎麼是一個人?還有李津呢,我同學吳雨桐也有興趣,她也要一塊去。再說李叔還安排了司機,你就彆瞎操心了,你忙你的吧,不用擔心我。”
周譯盯著她,眼神裡有不舍與擔憂,似乎還想再說些什麼,最後隻是低低應了一聲:“嗯。”
中午,他們在北園酒家用餐。地方是李津推薦的,專門為孫均接風洗塵。
北園酒家在廣州頗有名氣,最大的特色是嶺南園林風格。踏入門口,就能看見假山魚池,水聲潺潺,廊橋曲折,幾處亭台樓閣掩映在綠樹花木之間。坐在臨窗的位置,仿佛人就在園子裡,食客與景致融為一體,因此被人稱作“公園酒家”。
林知微早早到了,見幾人陸續進來,忙起身招呼,笑著介紹大家互相認識。
吳雨桐穿著一件淺藍色襯衫,胸前打著小巧的領結,整個人清爽利落,眼神明亮,落落大方地跟孫均和李津笑著點頭。
李津見到孫均,跟他說:“之前就聽我哥提到你,今天算是見著真人了。以後有機會,真想去你們那兒瞅一瞅,看看你們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有吳雨桐這個地道的老廣,還有李津這“半個廣州人”,點菜的事情很快就由他們兩個接手了。
服務生拿著菜單一站定,吳雨桐就笑著開口:“花雕雞一定要來一份,這是招牌。”李津也跟著補充:“再加一份滿壇香,味道地道,不嘗可惜。”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點得飛快,不一會兒就定下了好幾道菜:花雕雞、滿壇香、鬆子魚這些大菜,還有蝦餃皇、紅米腸等點心。
吳雨桐順勢介紹起這裡的特色:“北園的早茶也很有名,你們一定要挑個早晨,來試一回。”
李津插話,帶著幾分自豪:“我知道我知道,廣州的早茶嘛,講究‘一盅兩件’。”
周譯不失時機地逗他,笑著問:“啥叫‘一盅兩件’?”
李津端起茶杯,煞有介事地解釋:“‘一盅’,就是一盅茶,通常是普洱、鐵觀音或者菊花茶。‘兩件’,說的就是兩件點心,比如蝦餃、燒賣。”
林知微轉頭問吳雨桐:“他說得對嗎?”
吳雨桐笑著點頭:“對對,不過更講究一點的,還要搭配得當。通常是一鹹一甜,或者一葷一素,才算有滋有味。”
孫均聽得連連點頭,忍不住感慨:“我以前就聽說過,在廣州吃早茶,拿一份兒報紙,邊吃邊聊,就能坐一個上午。這種慢悠悠的生活節奏,聽起來還挺讓人向往的。”
吳雨桐笑出聲:“那當然,早茶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吃飯,更是社交呢。老人家、街坊、朋友,甚至談生意的,都愛在茶樓裡坐。”
花雕雞端上桌的時候,砂鍋還在咕嘟嘟冒著熱氣。服務員戴著白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揭開蓋子,瞬間一股酒香和肉香撲麵而來。
吳雨桐笑著介紹:“這可是用陳年的花雕酒烹飪的,酒香能把雞肉裡的鮮味逼出來,不但不膩,反而越吃越香。”
沒過多久,滿壇香也被端了上來。那是一個大瓷壇,蓋子一揭開,白氣氤氳,香氣四溢。
裡麵食材豐盛,鮑魚、海參、乾貝、瑤柱一應俱全,加入老母雞熬出的高湯,用慢火細細煨燉而成,其實就是廣東版的“佛跳牆”。
林知微嘗了一口,忍不住輕聲讚歎:“這湯也太鮮美了。”
孫均也連連點頭:“在彆的地方,很難吃到這樣講究的東西。”
眾人吃得興致正濃,桌上笑語不斷,杯盞交錯之間,氣氛越發熱烈。
飯後,幾人靠在椅背上,端著茶杯慢慢解膩。
周譯抬眼看著李津,帶著幾分打趣:“怪不得你每次從廣州回來,都要胖上幾斤。今兒個我算是明白了。”
李津哈哈大笑,半是得意半是無奈:“沒辦法,廣州的美食太多了,嘴巴根本管不住。”
吳雨桐也忍不住笑:“所以‘食在廣州’,不是隨便講講的。”
飯後幾人散去,回到白雲賓館時,林知微和周譯心裡惦記著家裡兩個孩子,沒顧得上休息,徑直走到前台,準備打個長途電話。
前台的電話機隻有一部,他們隻好在一旁等著。
此時,正有人站在他們前麵打電話,是個穿著筆挺西裝的男士,看上去三十多歲的樣子。那人眉頭緊鎖,說話語速很快,主要是粵語,時不時夾雜幾個英文單詞。
林知微一邊等,一邊聽,她能大致聽懂他的意思。對方似乎在抱怨成本上漲,而香港那邊的工廠又難以負擔。他此番來廣州,是想找合適的生產基地,但接連碰壁,進展不順。
電話掛斷後,那人仍舊搖頭歎氣,顯然心情鬱悶。
林知微遲疑片刻,還是主動上前一步,微笑著開口:“您好,我剛才聽到一些,您是想找能生產皮包的廠家嗎?”
那人愣了下,旋即眼睛一亮,連忙答道:“是的是的!我叫張子森,您也可以叫我JaSOn。”他的國語帶著些許口音,卻也算流利。
林知微見他誠懇,繼續問:“您這邊有沒有樣品?方便讓我看看嗎?”
張子森點頭如搗蒜:“當然有,就在我房間裡放著。”
林知微略一思忖,便說:“正好我明天要去一家服裝廠,他們也有製皮的工序。您要是願意,可以把樣品給我,我帶過去,讓他們看看能不能生產。”
張子森眼前一亮,幾乎要按捺不住激動:“太好了!那真是幫了我大忙。”
一旁的周譯默不作聲地看著林知微,心裡暗暗驚歎她的細心和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