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一個吃螃蟹_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帶球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0章 第一個吃螃蟹(1 / 1)

董琳推薦的這家服裝廠,叫春風製衣廠,位於寶安縣的一片老城區。廠區不大,圍牆斑駁,門口掛著一塊已經有些褪色的木牌,幾個大字寫著“春風製衣廠”。

林知微心裡清楚,眼下這地方還隻是個小縣城,可在未來,不久之後,這裡將成為深圳最繁華的區域之一。

見到董琳的同事後,林知微被帶著在廠裡轉了一圈。

幾排老式的紅磚廠房裡,窗戶敞開著,能看見裡麵整齊擺放的縫紉機,十幾位工人正低頭踩著踏板,機器的嗡嗡聲此起彼伏。空氣裡彌漫著布料和漿水的味道。

董琳的同事向他們詳細介紹:“這個廠,現在的生產任務和銷售渠道,大部分還是由上級主管部門計劃調配。供銷社要多少,百貨公司要多少,都是指標下來的,他們按單子做就是了。”

“但問題是,”那人歎了口氣,“廠子是鎮裡創辦的,不像那些國營大廠,能拿到穩定的訂單。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的配額,都給得很少。日子一長,就越發入不敷出。”

他們邊說邊走進辦公室,屋裡擺著一張舊木桌,靠牆的書櫃裡還放著一摞摞布樣和報表。

春風製衣廠的管事人姓羅,四十來歲,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見麵時熱情卻掩不住眉間的憂色。

羅廠長泡了幾杯茶,慢慢開口:“其實我們廠的技術並不差,老工人裡有不少手藝精的裁縫,做工一點不比大廠差。可惜啊,現在廠子快撐不下去了,大家夥連飯都快吃不上了。”

說到這兒,他眼神閃過一絲無奈:“上頭的訂單有限,自己又沒銷路,工人手活兒再好,也沒用。”

林知微從提包裡小心取出張子森給的樣品,又遞上那塊皮料放到桌上,推到羅廠長麵前:“羅廠長,您幫忙看看,這樣的樣品,你們能不能做出來?”

羅廠長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那隻樣品包,撫摸著縫線和包邊,又摸了摸皮料的質感。

他沉吟片刻,說:“這工藝確實比我們平常做的衣服要複雜些,不過……”話音一頓,他轉頭望向窗外廠房裡的縫紉機聲,神色漸漸堅定,“我去跟工人們商量一下,我看著,能行!”

說罷,他帶著樣品匆匆走出去。

屋裡一時安靜下來。吳雨桐輕輕摩挲著桌沿,若有所思:“知微,你的意思是——想讓這家廠子接下香港商人的訂單?可是,目前的政策……”

林知微目光平靜:“現在全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要是真能成,咱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得試試吧。”

吳雨桐愣了愣,眼底閃過一絲佩服。

李津也點點頭,語氣篤定:“知微姐說得沒錯。大環境在變,總要有人敢走在前頭。”

第二天一早,羅廠長頂著一夜未眠的神色趕來,手裡提著一個剛趕製出來的皮包,邊遞過來邊激動地說:“我們工人連夜趕出來的,您看看。”

林知微接過來,仔細翻看,縫線整齊,輪廓也頗為規整,雖還顯青澀,卻已能看出用心與潛力。

她露出笑容:“好,我帶回廣州給那位先生看看,您等我消息。”

幾人點頭,羅廠長更是忍不住攥緊拳頭,眼底閃著光。

回到廣州後,林知微第一時間約見了張子森。她將春風製衣廠連夜趕出來的皮包放到桌上:“這是他們做出來的樣品,您看看。”

張子森伸手拿過,仔細端詳,越看眼神越亮,連連點頭:“很好!雖然細節上還需改進,但已經超乎我的預期。”

他說到這裡,語氣裡多了幾分興奮,“要是日後真能合作,我不僅可以提供原材料,還能提供更先進的設備。”

林知微聽得心頭一熱,隱隱覺得,一條新的路子,或許就要在眼前打開。

林知微心裡明白,這件事已不隻是她個人的小嘗試,而是關乎一條全新道路的可能。

她沒有耽擱,直接去找了李東行,把前因後果、港商張子森的來意,以及春風製衣廠的試製成果,仔仔細細彙報了一遍。

李東行聽完後,眼神亮了,整個人都坐不住了,拍著桌子說:“好!真是好!”

他來回踱步,眉宇間掩不住興奮,“我們廣東,作為試驗區,也一直在積極探索跟外商合作的方式。你上回提到的‘三來一補’,今天看,這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真能落到實處的路子。你這思路,給我們打開了新方向。”

說到這裡,他又冷靜下來,正色道:“不過,這不是小事,得組織開會討論,形成正式的意見。”

林知微點點頭,心裡清楚,自己能做的已經做到極致,接下來,隻能等待。

幾天後,李東行把她叫去,神情比上次更激動:“這事我們已經跟上麵彙報了。我們廣東,希望能拿到更多外貿自主權。好消息是——上麵批準了!”

林知微心口猛地一跳,眼睛裡閃出光。

李東行繼續道:“接下來,就要考慮合作形式了。你覺得,是直接用春風製衣廠的招牌,還是乾脆成立一個新的?”

林知微沉吟片刻,堅定地回答:“既然是新的開始,就成立一個新的吧,還是掛靠在‘二輕’,名字就叫——春風手袋廠吧。”

“好!”李東行拍案點頭。

很快,春風手袋廠便應運而生。它不僅是一個小小的試驗,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沒過多久,它拿到了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第一張“三來一補”企業牌照,編號赫然寫著“粵字001”。

月底,春風手袋廠與張子森正式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港方提供原料、設備、技術和設計,春風手袋廠提供廠房和勞動力,負責加工生產,收取加工費,成品再由港方銷往海外市場。

這份協議,被載入檔案,成為國內第一份“三來一補”的合資協議。

那一刻,林知微望著蓋上鮮紅公章的文件,心裡湧起說不出的激動。她知道,自己親手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而大門背後,是未知,卻也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月底,他們踏上返回北京的列車時,林知微和周譯並肩站在車窗前,看著廣州站漸漸遠去,耳邊是汽笛長鳴與車輪碾軌的轟隆聲。

兩人心頭都湧起一股奇異的恍惚感。

這一趟廣州之行,短短二十來天,卻像是跨過了一個時代。


最新小说: 饑荒年,我的匣子通現代 大小姐有點顛[八零] 誰說我隻是劍修的?我是齊修啊 我在東北當薩滿的那些年 未來武神:我練的是獨孤九劍! 掙錢一本通 綜漫大佬看我剪的視頻,打賞催更 穿越後,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 九域天棺 人性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