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夏天。
炙熱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屋內,把房間照得白晃晃的。知了在院子裡的樹上聲嘶力竭地叫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燥熱的氣息。
林知微彎著腰,在臥室裡收拾著東西。她的頭發隨意地紮成馬尾,額角已經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這是他們在這個四合院的最後幾天了。
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紙箱子,有的已經用膠帶封好,用馬克筆寫上了“廚房”、“書房”等字樣,有的還敞開著口,塞滿了這些年生活的痕跡。
他們準備搬家去順義那邊的彆墅區。
這個決定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做出了。林知微和周譯的事業都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兩人都成了“空中飛人”。
周譯的電器業務已經開始向海外市場進軍,林知微也需要頻繁往返於北京、深圳、廣州、香港,乃至巴黎、倫敦、米蘭等國際時尚之都。機場成了他們最常去的地方。
所以兩年前,他們就在順義的彆墅區買了一套房子。那裡離首都機場很近,開車隻需要十幾分鐘,對他們來說確實方便多了。
房子是獨棟彆墅,帶一個不小的花園,環境清幽,遠離市區的喧囂。
但房子買下後,卻一直沒有搬過去。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個孩子還在上學。
但今年夏天不一樣了。安安和南南都已經十七歲,高中畢業了,搬家的事宜就立刻被提上了日程。
林知微從衣櫃的最深處翻出一件周譯的舊襯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款式,藍白格,已經有些褪色了,但料子還很好。
她拿著衣服,轉頭問正在書房整理文件的周譯:“你這件衣服還要嗎?我看都舊成這樣了。”
周譯從書房走出來。十多年的時光,讓他徹底褪去了青澀,臉龐的線條更加堅毅,帶著歲月沉澱下來的成熟穩重。
他走過來,接過那件襯衫看了看,笑著說:“留著吧,可以在家裡穿。雖然舊了點,但我穿著舒服。”
他熟練地把衣服疊好,放進一個標著“留下”的紙箱裡,然後看了看牆上的鐘:“知微,你看著點時間,今天不是要去北大嗎?”
“哎呀!”林知微趕緊站起來,動作有點急,差點被腳邊的箱子絆倒。
周譯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小心點。”
“我得趕緊去換衣服,”林知微拍了拍手上的灰塵,“要來不及了。”
周譯已經換好了一身得體的休閒裝,他看了看妻子,溫和地說:“我送你吧,都這會兒了,不用再叫司機過來了。”
“不用了,”林知微擺擺手,“我自己開車就行,你不是還要收拾書房嗎?”
“沒事,”周譯堅持道,“我陪你一起過去,反正我今天也沒彆的事兒。而且你自己開車我也不放心,路上車越來越多了。”
林知微看著他,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這麼多年了,他還是像當年一樣細心體貼。
她點點頭:“那好吧,你等我一下,我很快。”
她快步走進臥室,從衣櫃裡挑出一條簡潔的淡藍色連衣裙,配上一雙白色的平底鞋。
對著鏡子簡單地整理了一下頭發,補了點淡妝。鏡中的容顏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歲月對她格外寬容,她的臉上看不見絲毫的紋路,依舊是當年的溫婉清麗。
隻是那雙眼睛,在經曆了這麼多年的商海沉浮和人生曆練後,褪去了當年的青澀,顯得更加明亮、通透與堅定。
這些年,她創辦的《服裝與文化》雜誌已經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高端時尚雜誌之一。而她的“FG”時裝品牌,更是幾經沉浮,最終成功走出了國門,在國際時裝周上多次亮相,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設計的一張名片。
兩人一起出了門。一九九四年的北京,已經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