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再回燕園(上)_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帶球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0章 再回燕園(上)(2 / 2)

馬路上的汽車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多,桑塔納、夏利、還有一些進口的皇冠,自行車雖然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了。

街道兩旁,曾經的低矮平房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星級酒店和玻璃幕牆的寫字樓,到處都是一派喧囂繁榮的景象。

改革開放十幾年了,中國的經濟在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雖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整個社會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車子沿著長安街往西開,經過天安門廣場,那裡依然莊嚴肅穆,五星紅旗在陽光下飄揚。

林知微今天去北大,是因為一個新成立的經濟研究中心。

這個研究中心位於未名湖北側的一處幽靜園子裡,是幾位剛剛從國外回來的經濟學博士聯合創辦的。而這幾位博士,其中就有林知微他們七七屆經濟係的同學。

林知微清楚地記得,畢業前夕在係裡為他們幾個拿到公派出國名額的同學舉辦的歡送座談會上,係裡那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握著他們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說過的那句話:

“不管去到哪裡,記得要回來。”

他們都做到了。

那些當年天之驕子般的同學,他們在國外頂尖的學府裡攻讀博士學位,學習最前沿的經濟學理論。

有些人畢業後,在知名的研究機構裡從事研究工作,有些人已經在國外拿到了穩定的教職,有了優渥的待遇和舒適的生活。

但在這兩年,他們陸續堅定地選擇了回國。

不是因為在國外混不下去,恰恰相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很成功。他們選擇回來,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國內的迫切需要,也聽到了自己內心的使命召喚。

九十年代中期的國家,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麵臨著無數複雜而緊迫的現實問題——停滯不前的農村改革、積重難返的國企改製、一片空白的現代金融體係建設……

這些問題,空有熱情是無法解決的,必須要有既懂國際先進理論、又了解中國實際國情的專業人才來研究和解決。

所以他們回來了,帶著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帶著對祖國的熱愛,也帶著當年對恩師的承諾。

他們要在這裡,在母校的這片園子裡,建立一個研究中心,聚焦中國最緊迫的現實經濟問題,提供最紮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建議。

車子平穩地駛入北大校園,外界的喧囂仿佛瞬間被隔絕了。

熟悉的燕園景色映入眼簾,林知微的心情無端地激動起來。

“就停這兒吧。”林知微說。

周譯把車停在路邊,兩人下了車。

夏日的未名湖畔,柳樹依依,荷花盛開。湖麵上波光粼粼,幾隻野鴨在水中嬉戲。

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走過,有的抱著厚厚的書本,有的騎著自行車,鈴聲清脆,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沿著湖邊小路往北走,很快就到了那處園子。這是一個傳統的四合院式建築,紅牆灰瓦,古樸雅致,門前掛上了的嶄新牌子。

林知微和周譯步入院子,迎麵就聽到了熟悉的笑聲和招呼聲。

“知微!你終於來了!”

“知微!好久不見!”

院子裡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都是當年的老同學。

有的林知微在國內經常見麵,有的則已經好幾年沒見了,尤其是那些剛從國外回來的,有些人甚至十幾年沒見過了。

但奇妙的是,雖然時隔多年,大家的容貌已有變化,可一見麵,那種屬於“七七級”的熟悉和親切感,立刻就回來了。


最新小说: 穿越1850之晚清亂臣賊子 大秦:朕讓你修長城,你造高達? 宋騎天下 李二廢我太子,我請大唐赴死! 抗戰:旅長快來拉裝備 我在廢土搞仙農! 烽火逃兵誰讓這禍害進了獨立團? 官場重生從雪夜救大佬到權力巔峰 開局被綠,精神小妹把我崩成首富 重生八歲,我是高考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