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阿爾特留斯城從一夜的激蕩和迷茫中醒來。
攻城拔寨隻是第一步,攻心為上,才是奠定新時代基石的關鍵。
清晨的陽光剛剛灑滿城市的街道,十幾個臨時的演講台,就在城市最繁華的十字路口和市民廣場上搭建起來。
幾個木箱,一麵寫著“真理”的旗幟,如此而已。
卡爾·貝貝和他那群眼神中燃燒著火焰的學生們,站上了這些簡陋的“講台”。
“各位阿爾特留斯城的同胞們!公民們!”
一個年輕的學生,聲音清朗而激昂,他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所有圍觀的民眾。
“看看你們的周圍!這座城市,是你們一磚一瓦建起來的!你們的汗水澆灌了田野,你們的勞作支撐著一切!可千百年來,是誰住在那華麗的城堡裡,享受著這一切?是貴族!”
“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生來高貴!這是謊言!吾主告訴我們,人生而平等!”
沒有晦澀的理論,沒有複雜的法條。
學生們用著從宣傳冊上一脈相承的、最直白的話語,甚至是戲劇化的表演,一遍遍地講述著共和國的理念。
他們將那些束縛人們千年的枷鎖,一條條扯碎,暴露在陽光之下。
人群越聚越多。
有工匠,有商人,但更多的,是那些臉上還帶著迷茫和畏縮的前農奴。
他們剛剛獲得了“自由”的身份,卻對這個詞充滿了恐懼。
他們像一群剛從黑暗地牢裡被釋放的囚徒,不敢直視刺眼的陽光。
“先生……學者先生……”
一個聲音從人群邊緣怯生生地傳來,微弱得幾乎要被風吹散。
一個年輕人,大約十六七歲,瘦得像根蘆葦,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那是屬於農奴的標記。
他低著頭,不敢看台上演講的學生,隻是死死地盯著自己的腳尖,雙手緊張地絞著衣角。
“我聽報紙上說…哦不,是聽人念宣傳冊上說我們自由了。”
“我真的可以離開主人的莊園,去城裡的鐵匠鋪當個學徒嗎?”
他的聲音在顫抖,每一個字都擠壓著巨大的恐懼和微弱到幾乎看不見的渴望。
“他們不會派人把我抓回去,打斷我的腿嗎?”
這個問題,像一盆冰水,澆熄了現場剛剛燃起的些許熱情。
法令是法令,但千百年來的規矩,就像一座壓在每個人心頭的大山。
貴族的鞭子和莊園的規矩,比那遙遠的法令要真實得多。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台上的學生身上。
學生名叫托馬斯,是卡爾最得意的門生之一。
他沒有立刻回答。
他看著那個連頭都不敢抬的年輕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然後,他做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動作。
他直接從半人高的木箱上跳了下來。
“砰”的一聲,穩穩地落在地上,激起一片塵土。
他分開人群,徑直走到那個年輕農奴麵前。
圍觀的人群下意識地後退,給他倆讓出了一小片空地。
“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