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對強粵會的建設非常重視,應該說,校長現在已經不再計較血花劇社了。
呂牧之建議的強粵會,以黃飛鴻的武術為外衣,吸收民團和鄉團接受強粵會的武術訓練,同時用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優秀學生進駐強粵會,以革命思想作為強粵會的內核,簡而言之,強粵會就是革命軍的後備軍!
隻要是和軍隊有關的,校長聽到後就睡不著,槍杆子和筆杆子之間孰輕孰重,校長現在已經看的非常清楚。
“牧之啊,強粵會是你提出來的,本該讓你主辦,但是事關重大,全粵省上萬人的鄉團民團,你還年輕,底下人不會服你管的。”校長臉上掛著笑,等著呂牧之自己做選擇。
呂牧之當然知道校長的意思,上萬人歸自己一個小小排長管,想想都不可能,不僅底下人不服管,上麵的人也不會讓自己管。
校長說的委婉,是想讓呂牧之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那句話:“學生才淺德薄,自然不敢奢望掌管強粵會。”
校長點點頭,能擺清自己的位置,孺子可教。
“不過強粵會應該在黃埔軍校設立分會,軍校生也該接受一些傳統武術熏陶嘛,強粵會之黃埔分會也包括兩個教導團,你做黃埔分會的分會長罷,強粵會總部嘛...可以給你一個理事的職務,重在參與!”
呂牧之應允下來,先擠進這個圈子再說,往後如何發展,還得相機決斷。
保粵會確實事關重大,管理上萬名青壯年,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大事。
校長直接提請大元帥府裁決,畢竟這不是像血花劇社一般搞搞文藝活動而已。
大元帥本人目前在北平,直係軍閥政府失敗後,大元帥為謀國家統一,北上京城和其他各路軍閥展開會談,希望和平建國,消除軍閥割據。
所以目前大元帥府內部,都是大元帥的部下在統籌廣州事務,胡寒明作為資曆最高者,依舊代理大元帥。
大元帥府對於建立保粵會的是舉雙手讚成的,這樣一來可以將鄉團和民團收歸大元帥府控製,而鄉團和民團的日常開銷,則主要由地主自身籌措,何樂而不為。
不少地主在商團事變中支持過陳蓮伯,追究起來本就是戴罪之身,現在大元帥府給了一個進入‘強粵會’的機會,等於是給了地主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大家也都沒有異議。
反正商團首領陳廉伯已死,已經沒有人能像陳廉伯一樣腰粗到能和英國人勾勾搭搭了,這時候還是趕緊向大元帥府的革命軍靠攏為好。
保粵會建立以後,設置理事會全權管理,廖中凱為理事會會長。
雖然保粵會的建議是校長提出的,但青天黨不是校長一個人的,會長一職,大家選的是廖中凱,校長最近的軍事力量已經有了不小的發展,許多人都在暗中盯著。
在大元帥府的高層群體中,廖中凱就屬於德高望重、但又人畜無害的一類,大家樂於和他親近,推舉他為保粵會會長也讓眾人放心。
其他高級職位,比如副會長,就推舉了多位,凡是大元帥府內部的高層,基本都混了個副會長當當,校長本人也隻落得個副會長的差事。
粵軍首領許重智當了個監事長,負責監督大小一切會務運行,畢竟粵省就是粵軍的老家,許重智本人對這件事格外上心。
武術宗師黃飛鴻當了個理事長,因為保粵會的打的招牌就是武術。
校長本人倒也沒有多大失落,因為自己目前在大元帥府的位子,也隻夠排到副會長了。
不過強粵會的基層理事當中,來自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優秀學生直接超過了一半,這讓校長十分欣慰。
呂牧之當了個強粵會黃埔分會長,同時兼任強粵會總部理事,黃埔全體教官和優秀學生蔣湘雲、賀中寒等人也在理事行列裡。
大元帥府規定,凡是民間武裝組織,如民團、鄉團等,都需要在大元帥府備案,接受強粵會的領導和訓練,認可精武強粵,保境安民的宗旨。
保粵會成立這天,還專門在長堤大馬路的大三元酒家包場,開了個大會。
先開會,後吃飯,這就是這場大會的全部流程了。
代理大元帥胡寒明在台上致詞:“今天是值得慶賀的一天,革命軍和粵省人民緊緊團結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