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雄師入涼兵分兩路
秋意漸濃,涼州境內的荒原上卷起漫天塵土,嶽飛率領的八萬西征大軍如一條鋼鐵長龍,緩緩穿過右扶風與涼州的交界關隘。關隘兩側的山巒裸露出赭紅色的岩石,寒風卷著砂礫拍打在士兵的甲胄上,發出細碎的聲響,卻掩不住大軍行進時的沉重步伐——鐵甲鏗鏘,馬蹄踏地,旌旗獵獵,一股肅殺之氣彌漫在河西走廊的上空。
中軍大帳剛剛在一片相對平坦的河穀紮下,帳內已燃起驅寒的炭火,映得四周牆壁上懸掛的涼州地圖愈發清晰。嶽飛身著金甲,外罩素色披風,腰間佩劍的劍穗隨他邁步時輕輕晃動。他走到地圖前,目光掃過“北地”“安定”“武都”等郡名,指尖在“武威”與“金城”二地重重一點,沉聲道:“諸位,我軍已正式踏入涼州地界。韓遂在金城擁兵五萬,馬騰在武威屯聚三萬,其餘各郡皆有大小軍閥割據,若要平定涼州,需先破此二人。”
帳內眾將聞聲起身,個個腰懸佩劍,甲胄在火光下泛著冷光。關羽丹鳳眼微眯,麵如重棗的臉上不見絲毫波瀾,僅憑那股凜然正氣便足以懾人;張飛環眼圓睜,絡腮胡根根豎起,握著劍柄的手骨節分明,仿佛隨時要拔劍出鞘;黃忠年紀大了點,脊背卻挺得筆直,眼神銳利如鷹,腰間箭囊裡的箭矢隱隱可見;單雄信、王君可、王伯當三人並肩而立,此刻皆是神色凝重;關勝手持佩劍,站姿與關羽有幾分相似,眉宇間帶著武將特有的剛毅;程普成熟的臉上刻滿風霜,目光沉穩地看著地圖,似在思索破敵之策;趙雲白袍銀甲,身姿挺拔,自帶一股儒雅與銳不可當的矛盾氣質;楊再興、伍雲召、伍天錫三位太保年輕氣盛,眼中閃爍著求戰的光芒,手按劍柄,隨時準備請命。
房玄齡站在眾將側後方,一身青色官袍在甲胄林立的帳內顯得格外醒目。他手中拿著一卷竹簡,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各郡的人口、糧草、地形等信息,見眾人目光都集中在嶽飛身上,便輕聲道:“嶽將軍所言極是。韓遂與馬騰雖同為涼州軍閥,卻素有嫌隙,韓遂多疑,馬騰性烈,若能分而治之,勝算可增三成。”
“房軍師說得在理!”張飛率先開口,聲如洪鐘,“但是卻太過麻煩!某家看不如直接殺過去,把韓遂、馬騰那兩個反賊一鍋端了!管他什麼金城武威,某家一矛一個,保管捅穿他們的老巢!”
關羽斜睨了他一眼,沉聲道:“翼德休得魯莽。涼州地形複雜,各族雜居,若一味強攻,恐陷入泥潭。當以智取為主,強攻為輔。”
嶽飛點頭讚許:“雲長將軍所言甚是。我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不易,雖然需速戰速決,卻也不可輕敵。依我之見,當分兵兩路:一路北上,牽製馬騰;一路西進,壓製韓遂,待探明虛實後再合兵一處,一舉破之。”
他看向關羽,目光懇切:“雲長將軍,北地、安定二郡乃武威門戶,馬騰在此二郡布有重兵,候選,馬玩兩路小諸侯也在那裡駐紮,又有馬騰麾下大將龐德驍勇善戰,頗得軍心。若將軍能率一部兵馬奪取二郡,便可直逼武威,牽製馬騰主力,為我軍主力爭取時間。”
關羽抱拳應道:“末將願往!請將軍給末將三萬兵馬,定取北地、安定,與馬騰在武威城下對峙!”他語氣斬釘截鐵,丹鳳眼中閃過一絲戰意——馬騰先祖馬援乃東漢名將,如今卻割據一方,他早已想會一會這位“伏波將軍”的後人。
嶽飛又看向帳內眾人:“其餘五萬兵馬,隨本帥攻打武都、漢陽、隴西三郡。此三郡地處涼州腹地,乃是韓遂與外界聯係的要道,拿下此三地,便可切斷金城與其他郡縣的聯係,讓韓遂成為甕中之鱉。”
黃忠出列請命:“末將願為先鋒,攻打武都!此郡多山地,末將善於騎射,定能為大軍開辟通路!”
“黃將軍老當益壯,本帥準了!”嶽飛頷首,又看向趙雲,“子龍將軍,你率五千騎兵為機動部隊,負責偵查敵情,防備韓遂偷襲。”
“末將領命!”趙雲躬身應道。
單雄信、王君可等將也紛紛請戰,嶽飛一一分派任務:單雄信協助關羽鎮守北地,王君可隨中軍攻打漢陽,王伯當率弓箭手埋伏於隴西要道,關勝、程普負責押運糧草,楊再興、伍雲召、伍天錫則各領本部衛鼎軍,作為奇兵隨時待命。
房玄齡將眾人的任務一一記下,補充道:“將軍,各郡軍閥中,有不少是迫於韓、馬二人威勢才依附的,若能曉以大義,許以官職,或可勸降,減少我軍損耗。”
“軍師提醒得是。”嶽飛深以為然,“尤其是馬騰,陛下臨行前曾有囑托,說馬騰雖割據一方,卻未公開反漢,可許以高官厚祿,勸其歸降。”
議事過半,嶽飛讓人取來早已寫好的檄文,對眾將道:“陛下臨行前曾說,馬騰先祖馬援乃伏波將軍,封新息侯,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若馬騰肯歸降,朝廷可恢複其先祖官職爵位,封他為新伏波將軍、新息侯,讓他率部隨同我軍平定涼州,戴罪立功。但有一個條件——他需將家眷送往長安定居,以示忠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帳內眾將聞言皆是一怔,隨即恍然。張飛撓了撓頭:“陛下這招高啊!既給了馬騰台階下,又扣住他的家眷,不怕他再反!”
關羽也點頭道:“馬援乃忠良之後,馬騰若還有幾分先祖血性,當知歸順朝廷是唯一正途。”
嶽飛對親衛道:“去挑選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將此檄文送往武威,務必當麵交給馬騰。告訴他,朝廷的誠意在此,若他執迷不悟,我軍攻破武威之日,便是馬家覆滅之時!”
“末將領命!”剛仕官不久的司馬朗接過檄文,轉身快步出帳。他是最近仕官的,現在在嶽飛手下負責文書。
嶽飛望著帳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對眾將道:“今夜好生歇息,明日拂曉,按計劃分兵出發。雲長將軍,你部需多帶禦寒衣物,北地、安定二郡已近塞北,夜寒刺骨。”
“將軍放心,末將早已備妥。”關羽應道。
眾將領命散去,帳內隻剩下嶽飛與房玄齡。房玄齡看著地圖,輕聲道:“將軍,馬騰未必會輕易答應。他在武威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家眷遷往長安,無異於將把柄交到朝廷手中。”
嶽飛走到帳口,望著外麵巡邏的士兵,沉聲道:“他答應最好,不答應,便打到他答應。陛下的恩威,總得讓他親身體會一番。”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涼州亂了太久,該回歸大漢的版圖了。無論是韓遂、馬騰,還是其他軍閥,順者昌,逆者亡!”
房玄齡看著嶽飛挺拔的背影,心中感慨——這位年輕的元帥,既有體恤蒼生的仁心,又有蕩平叛亂的決心,有他在,西征大業定能成功。
夜色漸深,河西走廊的寒風吹過軍營,吹得帳篷微微晃動。士兵們圍著篝火取暖,擦拭著兵刃,低聲交談著對故鄉的思念,卻沒人提及畏懼——他們知道,自己正跟隨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去完成一件彪炳史冊的大事。
次日拂曉,號角聲劃破黎明。關羽率領的三萬大軍率先拔營,朝著北地郡的方向開拔,旌旗上的“關”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嶽飛則親率五萬主力,踏上前往武都郡的征程,馬蹄揚起的塵土與朝陽的金光交織在一起,映出一條通往河西腹地的大道。
武威城內,馬騰收到嶽飛的檄文時,正與心腹龐德,長子馬超,部將楊秋,程宜商議防務。他展開檄文,看到“伏波將軍”“新息侯”等字樣時,手微微一顫,眼中閃過複雜的神色——那是他先祖最榮耀的印記,也是他自幼聽著長大的傳奇。
“叔父,漢廷這是想招安我們?”馬岱年輕氣盛,看著檄文上“家眷遷往長安”的條件,怒而拍案,“這分明是想軟禁我馬家!侄兒願領兵出戰,讓嶽飛知道我涼州鐵騎的厲害!”
馬騰沉默良久,將檄文緩緩卷起,望著窗外的方向,低聲道:“嶽飛乃當世名將,我在當初的討董聯盟裡見過,他麾下猛將如雲,硬拚怕是討不到好處。更何況……那是伏波將軍的爵位啊……”
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動搖!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