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沉鉛礦坑可能存在的高輻射環境和未知的“畸變獸”,迫使林核暫停了對聚變理論的遐想,將精力投入到更迫切的生存保障上。核源力的增長雖快,但尚未產生質變,他需要外置的武器來彌補自身戰鬥手段的單一和持續作戰能力的不足。
他的設計理念清晰:利用核源力作為激發媒介,將鈾材料或已儲存於“電池”中的能量,以更高效、更具破壞性的方式釋放出去。目標是製造出能耗可控、便於攜帶、能對可能具有輻射抗性的生物造成有效殺傷的武器。
1.核能射線槍試作型):
結構相對簡單,更像是一根短杖。主體是一根實心的灰燼石棒極佳的能量絕緣體),內部鑽有細微孔道。前端嵌有一小塊精心打磨的沉鉛,中心留有一個微孔作為“槍口”。後端則設計了一個可插入“核能電池”的卡槽,以及一個由銀紋礦絲纏繞、需要用手持握並注入微量核源力作為“扳機信號”的激發機構。
工作原理:插入“核能電池”後,其內部穩定散發的核源力會在灰燼石通道內積聚。當使用者手握激發機構,注入一絲自身核源力時,會觸發一個微型的能量諧振陣蝕刻在槍身內部),瞬間大幅提升通道內能量的活躍度,並利用沉鉛前端的聚焦結構,將這股高度活躍的能量以集束射線的形式從微孔噴射出去。
林核在屋後無人處進行了測試。注入核源力,扣動“扳機”——
“嗤!”
一道肉眼幾乎無法捕捉、但精神力能清晰感知到的灰白色射線瞬間射出,擊中十米外的一塊岩石。沒有爆炸,但岩石表麵瞬間出現一個融蝕的小坑,坑洞周圍呈現出晶體化和焦黑的痕跡,並持續散發著微弱的輻射。
“有效!穿透力和能量集中度不錯,附帶持續的輻射傷害。但射程短,能量利用率低,且對自身核源力消耗不小,連續激發十次左右就會感到疲憊。”林核冷靜地評估著數據。這更像是一把需要謹慎使用的“輻射手槍”。
2.核能手雷試作型):
設計更為粗暴。外殼是薄脆的空心陶土球易於破碎)。內部核心是一小撮鈾氧化物粉末,被一個極其不穩定的、刻在骨片上的微型“輻光聚能陣”包裹。骨片陣法的能量來源,依賴於林核預先注入的、處於臨界穩定狀態的一團核源力。同時,陶土球內壁沾滿了細碎的沉鉛顆粒和尖銳的金屬屑。
工作原理:使用時,用精神力輕微刺激骨片陣法,破壞其脆弱的平衡,使其內部核源力瞬間暴走,劇烈激發鈾粉,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輻射和衝擊能量,同時崩碎陶殼,將蘊含輻射的沉鉛顆粒和破片向四周噴射。
林核極其小心地製作了一些。測試時,他將一枚手雷投擲到更遠的亂石堆中。
“嘭!”
一聲沉悶的爆炸,並不劇烈,但伴隨著擴散開來的、令人心悸的輻射波動。爆炸中心的幾塊石頭表麵變得暗淡酥脆,範圍約三米內的植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萎焦黑。
“範圍性殺傷,附帶強輻射汙染和物理破片,適合對付集群敵人或製造禁區。但製作危險,儲存不便,且屬於一次性消耗品,對自身精神力負擔也很大。”林核將剩餘的一枚手雷和射線槍謹慎地收好。
武裝完畢,林核並沒有立刻出發。他利用等待商隊更詳細情報的幾天,一邊用“輻光聚能陣”加速修煉,鞏固凡階三級的核源力按照此世界標準,他大約相當於凡階三級,但能量性質迥異),一邊製作了幾個額外的“核能電池”作為彈藥儲備。
他還特意用剩餘的沉鉛片和獸皮,給自己做了一件簡陋的“防護馬甲”,雖然無法完全隔絕輻射,但至少能提供一些心理安慰和物理防護。
幾天後,灰狐商隊的管事帶來了更精確的地圖和一些關於畸變獸的目擊報告:生物體型膨脹,表皮覆蓋著惡心的增生物,攻擊性極強,並能噴吐帶有腐蝕性和…微弱輻射性的黏液。
“果然與輻射有關。”林核心中篤定,這更堅定了他前往探查的決心。這不僅是獲取資源,更是了解核能在這個世界生態中影響的重要機會。
準備妥當,在一個霧氣彌漫的清晨,林核背上裝有武器、電池、工具和少量食物的行囊,離開了小鎮,獨自向著北方的黑森林邊緣進發。
他的身影消失在霧氣中,小鎮的居民對此一無所知,隻有少數幾人,如鎮長和商隊管事,隱約感覺到這個沉默的年輕人,或許正在走向一條與他們認知完全不同的道路。而森林深處那彌漫著異常輻射的礦坑,正靜靜等待著它的探索者,或者說,下一個“汙染源”。
喜歡我在異界締造核平文明請大家收藏:()我在異界締造核平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