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是掙紮著透過糊窗的舊報紙和未停的風雪滲透進來的,灰白而吝嗇。趙北北醒來時,感覺周身被一股穩定的暖意包裹著。灶膛裡的火不知何時又被添過,燃得正旺。她身上,除了自己的羽絨服,還搭著那床她讓給顧淮南的被子。
而顧淮南,已經醒了。
他坐在板凳上,大衣穿得整齊,圍巾也一絲不苟地係著,正對著亮起的手機屏幕處理信息,神情恢複了慣有的冷靜專注,仿佛昨夜那個在寒風中微微瑟縮、露出些許脆弱的身影隻是她的錯覺。隻是他眼底殘留的淡淡青黑,昭示著這一夜他休息得並不好。
見趙北北起身,他抬眸看了一眼,聲音帶著一絲清晨的沙啞:“醒了?雪還沒停,但小了些。路政應該很快會清理主乾道。”
趙北北將被子疊好,有些不好意思:“昨晚……麻煩你了。”她指的是他添柴和讓回被子的事。
“互不虧欠。”顧淮南收起手機,語氣平淡,目光卻落在她那雙因為頻繁接觸冷水和食材而顯得紅腫、甚至有些破皮的手上,停留了一瞬。“你的手,需要護理。算作生產力的一部分。”
他的話依舊直接得不近人情,卻讓趙北北心頭莫名一澀。她下意識地把手往身後縮了縮。
“先吃點東西吧。”她轉移話題,從角落裡拿出掛麵,又看了看所剩無幾的雞蛋,“隻有清水掛麵了。”
“可以。”顧淮南沒有挑剔。
煮麵的間隙,趙北北將昨晚過濾好的山楂泥重新坐上灶,進行最後的炒製工序。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火候直接影響“烙”的成型和口感。她全神貫注,用木鏟不停地在鍋裡翻攪,避免粘鍋。
顧淮南就站在不遠處看著,沒有出聲打擾。他看著那團暗紅色的果泥在她的翻炒下,水分逐漸蒸發,變得粘稠、抱團,顏色也愈發深沉亮澤,空氣中彌漫開一股誘人的焦糖香氣混合著果酸,與昨夜單純的甜酸又有所不同。
當果泥炒到恰到好處,離火,倒入抹油的石板模具中,用木鏟快速攤平壓實。趙北北的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手臂也因為持續用力而微微發顫。
“這個過程,可以縮短。”顧淮南忽然開口。
趙北北一愣,看向他。
“不是指工序。”他解釋道,“是指記錄。下次視頻,可以將熬煮、過濾、炒製這幾個最體現手工和耐心的關鍵節點,用延時攝影的方式濃縮呈現。視覺衝擊力更強,也更節省用戶時間,但核心的‘手工感’並未丟失。”
趙北北恍然,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她之前隻想著全程記錄,卻忽略了觀看的節奏。
吃過簡單的早飯,外麵的風雪果然漸歇。顧淮南聯係了司機,車很快會到村口。
在等待的間隙,他拿出平板電腦,調出一份簡單的計劃書。
“這是初步構想。基於你目前的能力和資源,下一步,我建議聚焦三款產品:雪糖作為高端限量款,山楂烙作為日常走量款,再開發一款季節性強的,比如秋天可以做的秋梨膏。形成產品矩陣。”
他指著屏幕上的數據和分析:“包裝需要統一視覺體係,我已經讓助理設計了幾個‘趙氏糖坊’的Lo方案,晚點發你選擇。另外,你需要注冊一個個體工商執照,規範經營。”
一條清晰卻也更具挑戰的道路,在他冷靜的敘述中,徐徐展開。趙北北聽著,感覺肩上的擔子似乎又重了幾分,但視野卻被猛地拓寬了。
“我……需要投入多少資金?”這是她最關心的問題。
“前期主要是包裝和物流成本。Lo設計費用我可以先墊付,從你後續利潤中扣除。”顧淮南公事公辦地說,“至於我的谘詢和資源導入費用,在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前,暫不計算。”
他考慮得很周全,甚至有些過於“優待”。趙北北不禁問:“為什麼……對我這個項目這麼……”她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
“下注?”顧淮南接過話,他收起平板,目光再次掃過這間老糖坊,最後落在她臉上,“我欣賞破釜沉舟的勇氣,更看重從絕境中生長出來的韌性。你的產品有獨特性,你的故事有感染力,這兩者結合,在正確的商業運作下,有機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品牌案例。”他頓了頓,補充道,“當然,這仍然是一場投資,有風險。最終是否合作,取決於你後續的執行力。”
他的話,驅散了她心中那點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讓她更加清醒。一切,終究還是要靠自己。
院外傳來了汽車喇叭聲。
顧淮南拿起自己的行李,走向門口。在踏出門檻前,他停下腳步,從大衣內側口袋裡拿出一個未拆封的小巧護手霜,遞給她。
“鎮上買的。保持手部狀態,影響產品衛生和用戶體驗。”
趙北北怔怔地接過那管還帶著他體溫的護手霜,冰涼的觸感卻讓她指尖有些發燙。
“謝謝。”
顧淮南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轉身,踏著積雪,走向村口那輛黑色的SUV。他的背影在雪地裡依舊挺拔,步伐穩定,很快便消失在院牆之外。
引擎聲遠去,糖坊裡恢複了往日的寂靜,隻有灶膛裡還有未燃儘的柴火,發出輕微的劈啪聲。
趙北北低頭,看著手裡那管護手霜,又看了看模具裡正在慢慢冷卻定型的、色澤誘人的山楂烙。空氣裡,似乎還殘留著一絲屬於那個男人的、清冽的氣息,與他帶來的那些冷靜到近乎殘酷的商業邏輯,以及這管意外的護手霜交織在一起。
她握緊了護手霜,冰涼的管身漸漸被她的掌心焐熱。
風雪暫歇,雲層後似乎有陽光掙紮欲出。院子裡的積雪皚皚,覆蓋了舊的足跡,也等待著新的印記。
她走到灶台邊,伸手觸摸那微溫的山楂烙,堅硬而踏實。
路,還在腳下。而這一次,她似乎看得更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