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張謙收斂心神,開始恭敬彙報,“此次開鑿運河,共計耗用妖獸一千三百七十二頭,民工……有二十五人殉職。”
“目前運河主體長度六十七裡,引水渠網尚在延伸。”
秦良的目光在地圖上停留片刻,沉聲道:“殉職的二十五名民工,務必詳細登記造冊。”
“按規程撫恤其家眷,此外,每戶額外賜予五點功勳值,以示優恤。”
對於為領地建設付出生命代價的人,秦良向來不吝給予額外的關懷。
在他設定的功勳體係內,普通百姓和奴隸主要通過參與建設獲取功勳,其他途徑所得相對有限。
至於那些消耗掉的妖獸,在秦良和張謙看來,不過是必要的資源損耗而已。
有韓雲天及其馴獸場在,補充這些妖獸並非難事。
韓雲天雖術士修為暫不及雲汐,但其獨特的禦獸法門,足以讓他駕馭超出自身階位的妖獸。
“下官遵命,稍後便去辦理。”
張謙躬身應道。
“好了!”
秦良將目光重新聚焦於地圖上,“詳細說說你接下來的構想吧。”
運河的開通隻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於後續的土地開發和農業發展。
按照張謙先前的估算,依托此運河,至少能新增五千頃良田。
這對於誌在紮根發展的秦良而言,至關重要。
“大人請看!”
張謙聞言,精神一振,上前一步,手指在地圖上劃過,“陽穀運河貫穿南北,影響範圍可達百裡。”
“我們可以此為動脈,將水網向北部和東部這片廣袤區域延伸。”
“初步規劃,優先開發這一帶。”
“單是此區域,麵積便足以開墾出五千頃良田。”
“日後若需擴展,還可繼續向東推進。此地皆為平原,地勢平坦,此前製約開發的唯一瓶頸便是水源。”
“如今運河通水,隻需修建配套支渠引流,沃野千裡指日可待。”
“唯一需要慮及的,是枯水期的影響。”
“不過北涼州境內罕見嚴重枯水,即便偶有發生,我們也可通過在上遊修建蓄水陂塘等方式進行調節,影響可控……”
張謙顯然對此籌劃已久,講解起來條理清晰,層層遞進。
從初步開墾到水網布局,從作物輪作到長期規劃,皆有考量。
秦良聽得不住點頭,眼中讚賞之色愈濃。
張謙的這一整套方案不僅完善,更具前瞻性。
若依此計劃穩步推進,假以時日,陽穀縣大半的荒地都可能被有效利用起來。
屆時,莫說五千頃,便是萬頃良田亦非虛妄!
想到萬頃良田所能帶來的人口承載力,秦良的呼吸也不由得急促起來。
那將意味著,僅憑陽穀一縣之地,便能輕鬆供養目前治下的五十萬民眾。
“……大人,以上便是下官的初步構想,完成第一步規劃,預計需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