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婉的眸子裡盛滿了波瀾不驚,後退兩步,拉開彼此的距離。
“顧昀辭,請你對我尊重一些!”
顧昀辭微微錯愕,很快反應過來,斂住了眼底的情緒,低聲道:“抱歉,是我莽撞了。不過大哥到底已經不在了,你得朝前看。當初去打仗之前,大哥還說過,倘若我們兄弟倆誰出了意外,活著的那個,就要幫忙照顧留下來的遺孀。”
“我不能愧對大哥的囑托,而且你依舊是忠勇侯府長房長媳,一切都不會改變。至於溪月那邊,你放心好了,我會想辦法安撫她的。”
蘇清婉搖了搖頭,“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自古以來兼祧兩房,後院就再也難以安穩。而且我跟世子感情篤深,他當初說的照料應該是幫襯,而絕非兼祧兩房。”
顧昀辭盯著她溫柔恬靜的眉眼,往前一步,追問道:“那倘若當初出事的人是我,大哥想要兼祧兩房,你也不同意?”
蘇清婉眉心微動,再次搖了搖頭,“沒有倘若,如今活著回來的人,就是你。”
顧昀辭還欲再說什麼,遠遠地,蘇清婉看到了蘇溪月正氣衝衝地朝這邊走。
她自嘲一笑,“阿辭,你還是好好安撫蘇溪月,以後你們兩個好好過日子吧。倘若她再誤會我,動手打我,我是絕對不會像上次那樣放過她了。”
說完之後,蘇清婉轉身就走。
短短幾天,她也清減了一大圈,整個人看起來弱不禁風,讓人心生憐意。
不過那抹情緒在顧昀辭眼底一閃而過,很快消失不見。
蘇溪月已經來到跟前,撲入了他的懷中,十分緊張,但故作嗔怒道:“夫君,你剛才同蘇清婉在說什麼?”
看著她嬌媚的容顏,顧昀辭心中一軟,捏了捏她的臉頰,“沒什麼,不過是說幾句客套話。”
“客套就算了,你絕對不能同意兼祧兩房!”蘇溪月輕哼兩句,占有欲十足地抱著他的手臂,兩人的身子都緊貼在一起,她抬起頭,耀武揚威地朝蘇清婉看了過去。
蘇清婉已經帶人,轉身回了玲瓏苑。
琴心氣紅了眼,“他們都實在是太過分了啊!尤其是三姑娘,她之前在府中的時候,雖然處處同您做比較,但表麵上對您這個長姐還是十分尊敬的啊。”
怎麼嫁來了這忠勇侯府,卻變成這個樣子?
旁邊棋意伸手戳了戳她的額頭,“你啊,平時很聰明,怎麼現在突然這樣笨了?三姑娘一直都是如此,隻不過之前在蘇府,她對咱們姑娘故意伏低做小,但是現在不再掩飾了而已。”
“世子爺這一去,侯府的世子之位遲早是二少爺的,她蘇溪月往後就是名正言順的世子夫人,自然不必再藏著掖著,才敢這般肆無忌憚。”
就在這個時候,垂首看賬冊的蘇清婉抬起頭來,“你們有沒有感覺,顧二少有點奇怪?”
兩個丫鬟都愣住了。
她們其實都對顧二少不太熟悉,之前偶爾看過幾次,對方少言寡語的,眼神還很凶。
琴心驟然回過神兒來,喃喃道:“對了,顧二少的眼神,好像沒有以前凶了。”
蘇清婉半垂眼。
而且他的話,還比往常多了許多。
要知道,從蘇清婉跟顧昀瑞定親到嫁進侯府來,她跟顧昀辭可是半句話都沒有說過。
隻是偶爾在宴席上碰上,彼此稍稍頷首,就算是全了禮儀了。
可是剛剛,那顧昀辭對她說了好多話,言語之中,充滿了熟稔……
**
暮色降臨,蘇清婉定了定神,讓棋意取來擬好的下葬日子,顧昀瑞的喪儀需請示一下婆母,儘快定下,總不能讓他的靈柩一直停在前院。
主院的燭火已亮了,蘇清婉剛走到廊下,正欲敲門,就聽見裡屋傳來壓低的爭執聲,她本想繞開,卻聽見婆母馮氏壓抑的質問從門縫裡漏了出來,“當初死的明明是阿辭,你為什麼非說是你?”
男人聲音低沉,“娘,我本就與溪月情投意合,成親當天我就與阿辭互換拜堂,本來打算第二天表明換娶之事,但沒想到直接去上了戰場。”
馮氏急的尾音微微發顫,“那清婉怎麼辦?她聽說你的死訊十分傷心,現在都在強撐打理侯府上下!”
“清婉一向懂事堅強,我索性直接兼祧兩房,也會給她一個孩子,算是全了與她之間的情誼。”
“如今既然阿辭已死,就將錯就錯吧,誰都不要告訴清婉真相了......”男人的聲音平穩了些,卻帶著幾分自我說服的篤定。
門外的蘇清婉,已經震驚的渾身血液都凝固了,指尖猛地掐進掌心,才沒讓自己發出任何聲音。
定了定神,她腳步放得極輕,幾乎沒發出聲響,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原來與自己成親的人,不是顧昀瑞,而是那性子冷酷,沉默寡言,不受婆婆待見的顧昀辭。
想起來成婚後,蘇溪月的各種恣意挑釁,有一些真相不言自明。
快步走到院外,見琴心在廊下候著,她緊繃的身子驟然卸力,猛地攥住琴心的手,嘴角止不住地顫抖。
琴心見她這副模樣,忙壓低聲音急切道:“姑娘,您這是怎麼了?”
蘇清婉閉了閉眼,搖了搖頭示意她先噤聲。
待兩人快步回了玲瓏苑,屏退左右,隻留下心腹琴心棋意,她才啞著嗓子將方才聽到的一切簡略說了。
琴心聽罷,眼圈霎時紅透,一把攥住蘇清婉的胳膊,聲音發顫:“姑娘……他們怎能如此欺辱您!這一家子,竟編出這等謊話來算計您,良心都被狗吃了!”
棋意帶著一抹哭腔,“姑娘,如果您難受,就哭出來吧!”
蘇清婉靜靜地看著銅鏡中自己,一身素白,眼神透著恨意和冷意。
琴心一臉擔憂,“姑娘,那現在該怎麼辦?”
蘇清婉轉過身做了決定,“棋意,你立刻給我整理嫁妝去,琴心,你明天一早就回一趟蘇家,給我爹娘送一封信。”
“我要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