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新唐_我在唐朝斬妖那些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0章 新唐(1 / 2)

景隆四年,七月。

距離那場席卷長安、幾乎傾覆大唐的“軒轅劫”,已過去月餘。

夏日的陽光熾烈地灑在長安城的朱甍碧瓦之上,卻難以完全驅散那場浩劫殘留的痕跡。皇城之內,許多宮殿依舊可見修補的腳手架,被妖化扭曲的建築雖已失去活性,但其怪誕恐怖的形態仍需時日慢慢拆除重塑。朱雀大街上,往日摩肩接踵的繁華景象尚未完全恢複,行人臉上或多或少帶著一絲驚魂未定的蒼白,以及一種對晴朗天空近乎貪婪的眷戀。

然而,生活總要繼續,帝國亦需前行。

今日的大明宮,旌旗招展,甲胄鮮明。曆經劫難幸存下來的文武百官,身著嶄新的朝服,依序肅立於含元殿前巨大的廣場之上,神情莊重,甚至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肅穆。空氣中彌漫著檀香與一種新刷油漆的味道,試圖掩蓋那若有若無、深植於磚縫之間的淡淡焦糊與血腥氣。

鐘磬齊鳴,雅樂高奏。

一場遲來卻至關重要的儀式——新皇登基大典,正在舉行。

李隆基已更名為李玄宗,但史書通常以其登基後的年號“開元”稱之)身著十二章紋袞服,頭戴垂十二旒的冕冠,緩步踏上含元殿前那長長的、仿佛通往天界的龍尾道。他的步伐沉穩有力,年輕的麵龐在旒珠的遮掩下看不出太多表情,唯有那緊抿的嘴角和深邃的眼眸,透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沉重與堅毅。

他走到禦座之前,轉身,麵向百官,麵向劫後餘生的長安,麵向整個大唐天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浪滾滾而來,震動著空氣,帶著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對未來的期盼,以及對新君的鐵血手段與力挽狂瀾至少明麵上如此)的敬畏。

李隆基,不,此刻起已是唐玄宗,緩緩抬起雙手,接受朝拜。他的目光掃過下方跪伏的臣工,掃過那些依舊帶著修補痕跡的宮殿,最終投向遙遠的天際。沒有人知道,此刻他心中翻湧的,並非誌得意滿,而是那夜丹鳳門上冰冷的決斷,是太液池底那最終照亮天地的混沌光柱,是那場淨化一切、卻意味著永彆的光雨。

他知道,自己腳下的禦座,並非僅僅來自於宮廷政變的勝利,更浸透著難以言說的犧牲與守護。這份皇冠,重逾千鈞。

“……妖邪亂政,禍國殃民,幸賴祖宗庇佑,將士用命,終撥亂反正……”翰林學士宣讀的即位詔書,用華麗而隱晦的辭藻將那場驚心動魄、遠超常人理解的妖劫,定性為了“韋後亂政”及其黨羽的“邪術惑眾”,並將平定之功歸於新皇的英明神武與上天的眷顧。

這是對外的說法,是穩定人心、維護李唐正統的必要敘事。真正的真相,注定隻能封存於極少數人的記憶深處,或許還會演變成模糊的傳說,流傳於街頭巷尾,最終淹沒在曆史的塵埃裡。

玄宗皇帝端坐於禦座之上,聆聽著詔書,目光沉靜。他開始頒布新政,大赦天下,減免賦稅,撫恤戰亂中死傷的軍民,重用姚崇、宋璟等賢才,一係列舉措雷厲風行,展現出一代雄主的氣象,引得百官心中稍安,對未來再生出幾分希望。

盛大的典禮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莊嚴肅穆,氣象萬千。一個新的時代,似乎正隨著這位年輕帝王的登基,緩緩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長安城西,開遠門外。

遠離了皇城的喧囂與典禮的隆重,這裡顯得有幾分冷清。官道旁的長亭已然在之前的動亂中損毀大半,尚未修複,隻餘幾根焦黑的木樁和殘破的石基。

一道身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亭子廢墟旁。

他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青色布衣,身形挺拔,頭上戴著一頂寬大的鬥笠,壓得很低,遮住了大半麵容。唯有當微風偶爾拂起鬥笠的邊緣,才能隱約看到其下左頰一道淡化的、卻依舊顯眼的疤痕。

正是秦昭。

他的臉色依舊帶著重傷初愈後的蒼白,氣息內斂到了極致,仿佛與周圍的草木塵埃融為一體。那雙曾經銳利如鷹隼、後又飽含痛苦與掙紮的眼眸,此刻卻變得如同古井深潭,平靜,幽遠,帶著一種勘破生死宿命後的淡然,以及一絲深藏的、無法磨滅的疲憊。

他並沒有在那終極的“斬因果”中徹底湮滅。在血刃貫穿心臟、發動那斬斷一切之力的刹那,女媧石中蘊含的那一絲緋煙殘存的至善至純的念力,與他自身蛻變後的混沌本源發生了最後的、奇跡般的共鳴,護住了他一絲真靈不滅。加之鏡花仙子散道化雨時,那蘊含磅礴生機的光雨有一部分主動融入他瀕死的殘軀,這才將他從徹底的消亡邊緣,極其艱難地拉了回來。

隻是,那場犧牲太過徹底,他的道基幾乎全毀,一身通天修為十不存一,與凡人無異。且那“斬因果”的一刀,也斬斷了他與過往的太多聯係,包括那顯赫卻沉重的“斬妖人”宿命。

現在的他,隻是一個傷痕累累的普通人。

他的目光,並未望向皇城方向那隱約傳來的典禮樂聲,而是靜靜地看著身旁。


最新小说: 重生仙帝隻是我的小弟 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 被嫌棄的Omega她炸了星際 昆侖帝龍決 抗戰兵王 神雕:開局令東來,領悟浩然劍氣 娛樂: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 青燈再啟:與反派的前世 穿成惡毒女配後,大佬夜夜纏我腰 異界傭兵:我的左輪會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