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者”號結束了它在g891星係的短暫休整,如同一頭傷痕累累但目光依舊銳利的星海巨鯨,再次踏上了歸途。這一次的躍遷,目標明確——家園,啟龍星所在的yg83星團。
相較於前往ty677時的沉重與決絕,返航的旅程籠罩在另一種複雜的氛圍中。星銘族數據庫帶來的冰冷答案,如同無形的枷鎖,拷問著每個人的內心;而那潛藏於信息流中的“種子”陰影,更是讓艦船的每一次係統自檢、每一次數據交換,都蒙上了一層難以言喻的警惕。船員們沉默地執行著日常任務,眼神中少了些探索的興奮,多了些背負重任的沉鬱,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對安全港灣的渴望。
當熟悉的yg83星團那蔚藍色的光暈再次出現在主屏幕上時,艦橋上響起了一陣難以抑製的、低低的鬆氣聲。那片孕育著“龍吟”基地和生機勃勃的啟龍星的星域,此刻在他們眼中,比任何璀璨的星雲都要美麗和珍貴。
“終於……回家了。”趙航看著導航圖上那個被親切標記為“家”的光點,難得地沒有用戲謔的語氣,而是帶著一種由衷的感慨。
“守護者”號沒有直接躍遷到啟龍星軌道,而是按照標準安全程序,在星團外圍的預設集結點脫離躍遷,然後以常規動力,如同歸巢的遊子,緩緩駛向那片熟悉的蔚藍。
隨著距離拉近,啟龍星的細節在視野中逐漸清晰、放大。
“龍吟基地,這裡是‘守護者’號,我們回來了。”周孜婷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出,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回到熟悉環境後的鬆弛。
林露帶著喜悅的回應立刻傳來:“歡迎回家,指揮官!基地一切正常,我們已準備好接收泊位。”
主屏幕上切換到了來自“龍吟”基地的地表實時影像。僅僅分彆數月,基地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
曾經隻有預製模塊和簡易防禦工事的降落點,如今已儼然一座功能齊全的微型城市。銀灰色的合金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背山麵湖的平原上。一條初步硬化的主乾道連接著各個功能區,小型電動運輸車在其上穿梭往來。基地外圍,能量護盾發生器塔樓如同忠誠的哨兵,散發著穩定的幽藍光芒,更外圍是由自動炮塔、導彈發射井和傳感器陣列構成的、層層疊疊的防禦網絡,在啟龍星獨特的紫暈天空下,勾勒出人類文明在這異星疆域堅不可摧的輪廓。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基地東側那片巨大的、被透明複合材料穹頂覆蓋的區域——“綠色方舟”生態園區。透過穹頂,可以看到內部已然是鬱鬱蔥蔥,不同層次的綠色交織,甚至能看到模擬地球季節變化的區域,金黃的麥浪與翠綠的蔬菜田塊相映成趣。
“‘綠色方舟’一期工程已完成,”林露的聲音帶著自豪,“封閉生態循環係統運行穩定,氧氣和食物自給率已達到35。我們成功培育出了十七種地球啟龍星雜交作物,它們表現出更強的環境適應性和更高的營養價值。劉穎的醫療團隊確認可安全食用,今晚的歡迎宴會,大家就能嘗到‘啟龍薯’和‘星露菜’了。”
畫麵切換到基地內部,生活區內有了更多的生活氣息,簡單的綠化、公共休息區的娛樂設施,甚至還有一個利用全息投影模擬地球風景的小型公園。船員們雖然依舊忙碌,但臉上少了些初來時的緊張,多了些安定下來的從容。
“乾得漂亮,林露,宏宇,還有基地的所有人。”周孜婷由衷地讚道。看到家園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設得如此穩固繁榮,她心中因ty677帶來的陰霾也被驅散了不少。這證明他們的奮鬥是有意義的,人類文明擁有在絕境中紮根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守護者”號緩緩切入啟龍星軌道,與先前發射的監測衛星網絡彙合,最終穩定在同步軌道上。對接程序啟動,連接通道如同擁抱的手臂,與下方基地的主體結構穩穩對接。
周孜婷率領核心團隊——軍洛、鴻宇、趙航,通過連接通道,踏上了“龍吟”基地堅實的地麵。早已等候在此的林露、宏宇、趙娜、劉穎等人迎了上來。沒有過多的寒暄,彼此的眼神交換中已包含了所有的問候、擔憂與重逢的喜悅。他們是一個整體,無論分開多久,無論經曆什麼,終將彙合,共同麵對未來。
簡單的歡迎儀式後,核心團隊立刻進入了基地指揮中心,召開返回後的第一次聯席會議。溫暖的陽光透過寬大的觀察窗灑入室內,窗外是基地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與ty677的死寂形成了天堂與地獄般的對比。
周孜婷首先簡要通報了ty677之行的主要發現和星銘族數據庫的核心結論。當聽到“虛空之影”的本質、其近乎自然規律的毀滅本能、以及那令人心悸的“信息種子”時,林露、宏宇等人的臉色都變得無比凝重。
“所以,我們麵對的,是一個……宇宙的‘清道夫’?”宏宇總結道,語氣沉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這麼理解。”鴻宇點點頭,臉上帶著未散的疲憊,“但它比清道夫更主動,更……‘好奇’。星銘族的數據表明,它對高秩序度文明有著超乎尋常的‘研究’欲望。”
“關於‘種子’,”趙娜接話,她調出了基地係統的監控日誌,“在你們傳回數據後,我已對基地所有核心係統進行了三輪深度掃描和淨化,目前未發現異常信息殘留。但正如艦上分析,潛伏風險無法完全排除,我們需要建立長期的、常態化的信息安保機製。”
“這件事優先級提到最高。”周孜婷肯定道,“由趙娜和小七子程序)全權負責。”
會議接著轉向了啟龍星基地的發展彙報,氣氛才稍微輕鬆了一些。林露詳細介紹了生態學的進展,不僅限於農作物,還包括對啟龍星本土生物圈的深入研究;宏宇則彙報了基地擴建計劃、地下掩體工程的進展,以及利用本地資源建立小型零部件加工廠的可行性;劉穎分享了長期外星環境對人體影響的研究數據,以及一套針對深空航行和心理壓力的適應性訓練方案。
一切都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家園正在變得日益堅固和富饒。
然而,就在會議接近尾聲時,趙娜習慣性地調出了基地及行星的全局監控數據麵板,準備進行日常彙報。她的目光在掃過某個特定區域時,微微一頓,眉頭不易察覺地蹙起。
“指揮官,有一項持續監測事項需要彙報。”趙娜的聲音將眾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
她將那個被標記為“啟龍星異常信號01”的數據流投影到主屏幕中央。信號波形圖清晰地顯示著,那個源自西北裂穀區域的、微弱而神秘的信號,依然存在。與數月前相比,其強度似乎沒有顯著變化,但其周期性……變得更加清晰了。
“信號持續存在,源點未發生位移。其波動周期穩定在……恰好與啟龍星的自轉周期同步。”趙娜強調道,“而且,在過去的三個本地日裡,其峰值強度有極其微弱的、但持續性的增強趨勢,累計增幅約為0.3。”
“與行星自轉同步?”鴻宇立刻抓住了關鍵,“這幾乎排除了純粹地質活動的可能性。地質活動的周期通常與潮汐力、地熱活動等相關,很少如此精確地與自轉鎖定。這更像是一種……計時器,或者與行星本身狀態緊密關聯的某種機製。”
“強度在緩慢增強?”軍洛的警惕性立刻提了起來,“原因?”
“未知。”趙娜搖頭,“可能是內部能量積累,也可能是外部環境刺激,甚至……可能是對基地持續活動的某種……回應。”
“回應”這個詞,讓指揮中心的氣氛瞬間微妙起來。他們剛剛經曆了一個文明因被“關注”而徹底毀滅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