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基地指揮中心的聯席會議結束後,彌漫在核心團隊間的,不再是剛剛返回家園時的短暫鬆弛,而是一種被無形壓力催生出的、近乎凝固的專注。ty677星係的慘狀、星銘族冰冷的遺言、那潛藏的信息“種子”陰影、家門口不明的異常信號、以及星海深處傳來的詭異警告……所有這些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巨大的、充滿危機的網。生存不再是理所當然,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用智慧和力量去爭取。
無需更多動員,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他們必須利用這難得的相對平靜期,完成一次徹底的“戰略升級”。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可能更加殘酷的風暴中,活下去。
一、剖析深淵:從恐懼到認知
“守護者”號核心數據庫室,成為了臨時的“深淵解析中心”。星銘族留下的海量數據被完全解密,分門彆類地呈現在巨大的全息投影上。這裡沒有窗戶,隻有數據流冰冷的光芒映照著周孜婷、軍洛、鴻宇、趙娜以及遠程連線的林露、宏宇和劉穎等人凝重的麵孔。
他們沒有急於討論戰術,而是首先沉浸在對“敵人”——“虛空之影”沿用星銘族的稱呼,感覺比“吞噬者”更貼近其本質)的深度認知中。
鴻宇作為首席科學顧問,主導著解析工作。他調出了一段經過增強處理的、來自“潛影”探測器最後時刻記錄的能量頻譜圖,那如同宇宙癌細胞的蠕動黑暗,即便再次看到,依然讓人心生寒意。
“大家看這裡,”鴻宇的聲音帶著沙啞,但眼神銳利,“星銘族的數據證實了我們的猜測。‘虛空之影’的能量簽名,本質是‘負秩序’或者說‘逆熵’的體現。它並非吞噬物質,而是‘瓦解結構’。從宏觀的星球、星艦,到微觀的原子、能量場,乃至抽象的信息和意識,一切‘有序’的存在,都是它的目標。”
他切換到一個複雜的數學模型:“它的攻擊方式可以理解為一種‘規則覆蓋’。在我們所處的宇宙,物理定律傾向於維持或增加秩序至少在局部),而‘虛空之影’的存在,就像是在這片宇宙布景上強行插入了一塊屬於‘絕對混亂’的補丁。在這塊補丁內,我們的物理定律會失效或扭曲。熵噬者,就是這種‘規則覆蓋’在現實層麵的具象化體現。”
劉穎的影像微微前傾,從生物學和醫學角度提出了她的關切:“這種‘規則覆蓋’對生命體的直接影響是什麼?除了物理分解之外?”
“問得好,劉醫生。”鴻宇調出另一組數據,“根據星銘族的記錄,直接暴露在其高濃度影響場下,碳基生命會經曆一個可怕的‘解構’過程。並非簡單的死亡,而是從基因層麵開始崩潰,意識被撕裂、同化,最終成為那片混亂背景噪音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存在層麵的徹底抹除。”
劉穎的臉色有些發白,但她迅速記錄著:“這意味著我們的醫療艙和再生技術,在麵對這種傷害時可能完全無效。我們需要全新的生物防護理念,不僅僅是物理隔離,可能還需要……秩序力場級彆的個體防護。”
林露關注的是另一個層麵:“它對生態係統的影響呢?如果……如果那種‘種子’真的在某個星球上發芽……”
“毀滅性的。”鴻宇沉重地說,“星銘族記錄了幾個被‘播種’後徹底畸變的星球。生態係統會迅速崩壞,物種要麼滅絕,要麼被扭曲成無法理解的、充滿攻擊性的怪物,整個星球的生物圈會朝著極度混亂、無序的方向演化,最終成為‘虛空之影’的養分池或者說……前哨站。”
這個描述讓所有人都聯想到了ty677那地獄般的景象,以及……啟龍星那個仍在波動的異常信號01。雖然尚無證據關聯,但警惕的種子已經埋下。
軍洛一直沉默地聽著,此刻他指向關於“虛空之影”行為模式的分析報告:“它表現出智能,但並非我們理解的生物智能。更像是一種基於宇宙底層規則的、高度複雜的‘程序’或‘本能’。它狩獵、研究、播種,都遵循著某種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邏輯。星銘族認為其最終目的是將宇宙拉回‘熱寂’或‘混沌奇點’,這或許就是它的‘終極指令’。”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們無法談判,無法感化,無法用常規的戰爭邏輯去揣度它。我們麵對的,是一場為了‘存在’本身而進行的、你死我活的戰爭。”
周孜婷總結道:“所以,我們的敵人,是混亂的化身,是秩序的終結者。它無處不在,形態不定,攻擊方式超越常規。恐懼源於未知,但現在,我們正在將未知變為已知。這份認知,就是我們反擊的第一件武器。”
二、戰術革新:從防禦到獵殺
基於對“虛空之影”的深度認知,戰略會議的重點轉向了具體的戰術升級。周孜婷和軍洛主導了這一過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軍洛首先總結了之前的戰鬥經驗:“之前的戰鬥證明,單一的防禦或單一的秩序武器攻擊,效果有限。我們需要一套更加靈活、更具層次感,並且能主動創造戰機的戰術體係。”
他調出了新的戰術規劃圖,將其命名為“秩序獵場”計劃。
“第一層:‘迷霧’預警與機動規避網。”軍洛解釋道,“借鑒星銘族的數據和ty677的教訓,我們不能被動等待敵人上門。小七和趙娜需要牽頭,建立一套覆蓋範圍更廣、靈敏度更高的深空傳感器網絡,不僅要探測能量異常,還要監測空間結構穩定性和背景信息熵的變化,爭取在敵人投送或接近前就發現征兆。同時,‘守護者’號必須保持高機動性,絕不在一個地點停留過久,避免被鎖定。”
趙娜立刻回應:“我們可以利用啟龍星的軌道監測網作為基礎,向外擴展部署更多長程傳感器浮標。同時優化算法,將‘虛空之影’的能量特征和空間擾動模式設為最高優先級觸發條件。”
“第二層:‘荊棘’複合防禦圈。”軍洛繼續,“我們的護盾需要升級,從單純的能量抵抗,轉變為‘秩序’與‘混亂’的主動對抗區。”他看向宏宇,“宏宇,我們需要在護盾發生器中集成小型的、可持續運行的‘信息秩序場’發生器,讓護盾本身就能對熵噬者等低階單位產生持續的淨化效果,而不是等到它們攻擊時才反擊。”
宏宇的影像沉吟片刻:“技術上可行,但能耗巨大,需要對‘守護者’號的能源核心和分配係統進行大幅升級。我會立刻組織工程團隊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
“第三層,也是核心:‘手術刀’精準打擊鏈。”軍洛的聲音帶著冷冽,“秩序武器是我們的矛,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粗放使用。我們需要更高效、更精準的打擊模式。”
他提出了幾個具體方向:
1.“點穴”式攻擊:針對熵噬者和數據吞噬者的能量節點,開發更智能的瞄準和火力分配係統,力求一擊必殺,減少能量浪費。
2.“斷流”式乾擾:利用林露發現的、與諾德尼斯科技的共振頻率,開發專門用於乾擾“虛空之影”能量網絡和投送錨點的特殊裝備或武器模塊,打斷其攻擊節奏。
3.“斬首”式威懾理論):針對“虛空之影”可能存在的、更高級的指揮單元或核心意識聚合點類似ty677那隻“眼睛”),研究超遠程、超強力的秩序武器投射方案。這目前還隻是理論,但必須開始預研。
“同時,”周孜婷補充道,“所有戰術都需要配套的訓練方案。軍洛,你要製定一套貼近實戰的、模擬與‘虛空之影’各種單位交火的訓練程序。從單兵到艦船協同,所有人都必須熟悉新的敵人和新的戰法。”
“明白。”軍洛鄭重點頭,“我會把ty677的戰鬥數據融入到訓練模擬器中,讓每個人,包括趙航的飛行員,都切身感受那種壓力,並學會如何在壓力下有效反擊。”
三、科技融合:從他山之石到攻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