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風12”的犧牲,如同一聲警鐘,在每一個“星語者”心中長鳴。盲目樂觀的泡沫被戳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堅韌、更加務實的決心。邏輯錨點內,彌漫的不再是初獲成功的興奮,而是類似於戰時指揮部的、高度專注且帶著悲壯色彩的肅穆。
林墨提出的“方言”策略,成為了新的行動綱領。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複雜度提升了不止一個量級。他們不能再將宇宙視為一個均質的整體,而是要像生態學家研究一片包含沙漠、雨林、草原和凍土的大陸一樣,去細致地測繪和理解不同星域的“規則生態”。
範因斯坦博士帶領的計算團隊,將所有已收集到的規則數據——包括“信風艦”傳回的、從“共鳴體”和“起源之影”獲取的、甚至包括“虛妄之潮”掃描時留下的“痕跡”——全部整合,開始構建一個前所未有的“宇宙規則生態動態圖譜”。
圖譜以不同的色彩和紋理,標識出規則環境的“活性”傾向於生命與變化)與“剛性”傾向於秩序與穩定)的梯度分布。他們發現了如同“灰燼星雲”那樣對“調和信息”相對友好的“活性沃土”,也標記出了更多像“冰寂長廊”那樣對“生命秩序”極度排斥的“剛性死域”,以及大量處於兩者之間的、特性各異的過渡地帶。
基於這張初步的圖譜,林墨和淩霜開始了繁重的“方言種子”編譯工作。
對於“活性沃土”,他們開發了“生機變奏”係列種子,在v1.1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增強了其促進規則複雜化與和諧共生的傾向。
對於“剛性死域”,他們創造了全新的“靜默基石”係列種子。這些種子幾乎剝離了所有“自發生命秩序”的特征,其編碼無限接近於“起源之影”底層的、冰冷的“設定秩序”,它們的目標不是引發變化,而是像楔子一樣,先悄無聲息地嵌入這些僵化的規則結構中,僅僅傳遞一個“存在”和“非敵對”的微弱信號。
對於廣大的過渡地帶,則準備了“漸進漣漪”係列種子,其活性和傾向性根據具體區域的生態參數進行微調。
與此同時,“信風艦”的設計也進行了升級。吳庸和小李為它們加裝了基於“規則生態圖譜”的智能導航係統,使其能夠自動規避已知的“剛性死域”和高風險區,並根據目標區域的特性,選擇播撒相應類型的“方言種子”。此外,還強化了其規則層麵的隱蔽性,儘可能降低被“虛妄之潮”主動掃描發現的概率。
調整策略後的“信風”艦隊再次啟航,這一次,它們更像是一支精於偽裝的特種偵察小隊,而非高舉火炬的傳道者。
效果是顯著的。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信風艦”的損失率大幅下降。在“活性沃土”區域,“生機變奏”種子順利播撒,甚至觀測到了比“灰燼星雲”更持久、更清晰的規則諧振現象。在一些過渡地帶,“漸進漣漪”種子也成功融入了規則背景,雖未引發強烈諧振,但其存在本身就被傳感器持續捕捉到,證明它們沒有被立刻排斥或清除。
最令人鼓舞的進展,發生在對“共鳴體”的間接影響上。
幾個位於“活性沃土”邊緣的、之前對“星語”產生過“好奇”反應的“共鳴體”,在持續接收到經過優化的“生機變奏”信息後,其內部的規則混亂度出現了統計學上的、極其緩慢但確實存在的下降趨勢!雖然遠未到“治愈”的程度,但那永恒的“痛苦哀嚎”似乎減弱了一分,偶爾甚至會夾雜著一絲極其短暫的、類似“安寧”的規則間歇。
“它們在……好轉?”淩霜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靈能感知,但那反複確認的數據不會說謊。
“不是主動的好轉,更像是……被外部環境提供的‘和諧噪音’所安撫。”範因斯坦博士謹慎地分析,“‘星語’為它們極度痛苦的內部衝突,提供了一個外部的、溫和的參照係,就像給一個持續劇痛的傷口提供了微量的鎮痛劑。”
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星語者計劃”不僅能夠影響規則背景,甚至能對“共鳴體”——這些宇宙最頑固的“傷疤”——產生積極的緩解作用!
然而,就在團隊為這些積極進展稍感欣慰時,一個更加深沉、更加令人不安的發現,悄然浮出水麵。
一艘在某個遙遠“剛性死域”邊緣執行潛伏任務的“信風艦”代號“靜默03”),在播撒“靜默基石”種子時,為了規避一次突然增強的規則亂流,無意間將一顆種子播撒到了一片之前未被詳細測繪的、規則結構異常“致密”的區域。
這顆“靜默基石”種子,本應像其他同類一樣,悄無聲息地嵌入,傳遞微弱的“存在”信號後便趨於沉寂。但這一次,它卻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那片“致密”的規則區域,在接觸到種子的瞬間,並非產生排異,也非毫無反應,而是……將其“吞噬”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是抹除,不是破壞,而是像海綿吸水一樣,將那顆蘊含著近乎純粹“設定秩序”信息的種子,完整地、迅速地吸收了進去!緊接著,那片區域的規則結構,發生了一種極其細微但本質性的“強化”!其“剛性”程度提升了,對周圍本就稀薄的“活性”規則,產生了更強的排斥力!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靜默03”傳回的高精度規則讀數中,範因斯坦博士捕捉到了在那“吞噬”與“強化”過程發生時,一閃而逝的、熟悉的規則特征——
那是“虛妄之潮”的底層邏輯特征!
但這一次,它並非以那種鋪天蓋地的、格式化的“清除”意誌出現,而是更加……內斂,更加“本地化”,仿佛那片“致密”的規則區域本身,就是“虛妄之潮”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微型的、沉睡的……“格式化節點”?!
“這些‘剛性死域’……它們不是簡單的規則荒漠……”博士的數據流因這個發現而陷入了劇烈的動蕩,帶著一種近乎驚駭的語調,“它們可能是……‘虛妄之潮’用來固化自身規則統治、壓製‘自發生命秩序’的……‘錨點’或‘堡壘’!”
這個推論如同冰水澆頭!
他們一直以為“虛妄之潮”是一個統一的、遊離在規則背景中的宏觀意誌。但現在看來,它可能擁有一個“實體基礎”!這些散布在宇宙各處的“剛性死域”,可能就是其力量的源泉和觸角!他們之前遭遇的格式化攻擊,可能隻是這個龐大網絡被觸發後的集中反應!
而他們,為了推行“星語者計劃”,竟然在向這些可能是“敵人”堡壘的區域,播撒蘊含著“設定秩序”信息的“靜默基石”種子?這無異於在給敵人的城牆添磚加瓦!
“我們……我們在資敵?”小李的聲音帶著顫抖。
“不完全是,”林墨死死盯著那片剛剛“吞噬”了種子的區域數據,臉色凝重得可怕,“更準確地說,我們可能……無意中激活了它們。”
他指向數據分析結果:“看,在吞噬種子後,這片區域的‘活性’排斥力增強了。這意味著,我們的‘靜默基石’種子,非但沒有傳遞出‘非敵對’信號,反而可能被它們識彆為……‘補給’或者‘指令強化’!”
他們的“方言”策略,在“剛性死域”這裡,遭遇了徹底的失敗,甚至可能起到了反效果!他們試圖溝通,卻被對方當成了送上門的養料,用來進一步鞏固對“生命秩序”的壓製!
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比“信風12”的犧牲更加令人窒息。它意味著,宇宙中存在著與他們根本對立、無法用“語言”溝通的“規則陣營”。他們的“星語”,在某些地方,不僅無效,反而會強化敵人。
希望與危機再次交織,前路變得更加迷霧重重。他們需要重新評估“剛性死域”的風險,必須找到區分“可溝通的僵化區域”與“敵對的格式化堡壘”的方法。
“星語者”的旅程,從未如此刻般,感到自身仿佛行走於一張布滿無形陷阱的巨網之上,而網的彼端,是沉默而強大的、代表著宇宙另一種冷酷未來的意誌。
喜歡圖書館管理員,開局創造超凡請大家收藏:()圖書館管理員,開局創造超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