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歌心中一緊,迅速將古鏡塞回衣內,貼肉藏著。根據融合的記憶,門外應該是同住一個大雜院的鄰居,趙大哥,是個熱心腸的板兒爺蹬三輪的)。
“趙……趙大哥,我在。”他儘量模仿著記憶中那個“張九歌”略帶怯懦的語氣,聲音還有些沙啞。
門被推開了,一個穿著舊棉襖、臉龐黝黑的中年漢子探進頭來,看到張九歌坐在床上,鬆了口氣:“哎喲,可算醒了!你說你,病了幾天也不吱聲,要不是我婆娘聽著你屋裡有動靜,還以為你……”
趙大哥話說一半,可能覺得不吉利,又咽了回去,走進來打量著他:“咋樣了?瞧你這臉色,還燒著呢?”
“好多了,趙大哥,勞您惦記。”張九歌努力擠出一個虛弱的笑容。這種質樸的關懷,在原本那個快節奏的世界已經很少感受到了。
“行了,彆硬撐了。”趙大哥擺擺手,“一會兒讓我家那口子給你端點粥過來。對了,街道上讓通知,明天有活兒,給廢品站分揀廢品,一天五毛錢,管一頓午飯,你去不去?我看你這病怏怏的,要不……”
“去!我去!”張九歌連忙應道。融合的記憶告訴他,這具身體已經快揭不開鍋了,五毛錢在這個年代能買不少東西,是重要的生計來源。而且,他急需走出這個屋子,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生病和虛弱固然難受,但更可怕的是對環境的無知。
“成,那明天早上我喊你。”趙大哥點點頭,“那你先歇著,我讓你嫂子給你弄點吃的。”
送走了趙大哥,張九歌靠在牆上,長長吐出一口氣。僅僅是這幾句簡單的對話,就讓他感到一陣疲憊。適應這個身份,這個時代,需要時間。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房間裡唯一的那張破木桌上。桌上放著一個粗陶碗,碗邊有個豁口,裡麵似乎還有點水底。融合的記憶顯示,這是“他”平時喝水吃飯的碗。
鬼使神差地,張九歌再次將胸口的青銅古鏡掏了出來。那種冥冥中的感應驅使著他,他拿起那個破碗,將古鏡的鏡麵對準了它。
集中精神,默誦觀山一脈傳承中那玄之又玄的感應口訣。
起初,鏡麵依舊晦暗。但幾秒鐘後,異變發生了!
鏡麵仿佛投入石子的水麵,蕩開一圈微不可見的漣漪。那粗陶碗在鏡中的倒影,不再是普通的碗,而仿佛被剝離了表層,顯現出更深層的信息。
一些模糊的畫麵片段閃過腦海:泥土被塑造成型,放入土窯中煆燒,窯火熊熊……一個穿著民國時期短褂的工匠,正將燒好的陶碗從窯中取出……碗被擺放在舊貨攤上,蒙著灰塵……
同時,一段信息自然而然地浮現在張九歌心間:
【物】:粗陶碗
【代】:民國初期
【評】:北方民間土窯燒製,工藝粗糙,日常用具,略有使用痕跡,無特殊價值。
“這……這是鑒古?”張九歌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這麵觀山藏玄鏡,竟然擁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可以直接鑒定物體的年代和來曆?
雖然這個破碗本身毫無價值,但這項能力的出現,無疑是在這個陌生時代安身立命的巨大資本!尤其是在這個古物開始流散、真偽難辨的年代,潘家園等地已經開始形成雛形……
潘家園!
張九歌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對了,現在是七十年代中後期,那個後來名震中外的古玩市場,此時雖然還未完全成型,但應該已經有一些自發形成的舊貨交易了。根據記憶裡麵確實有潘家園,如果是鬼吹燈裡的那個潘家園那裡,或許是他驗證能力、尋找機會的第一個地方!
而且,根據他作為“鬼吹燈”讀者的記憶,這個時間點,那幾位主角——胡八一、王凱旋胖子),應該也已經或即將回到北京了。會不會……就在潘家園?
這個念頭讓他心跳加速。如果真是來到了《鬼吹燈》的世界,那麼他掌握的現代考古知識、風水理論,以及這麵剛剛覺醒的觀山藏玄鏡,將不再是屠龍之技,而是真正能用來應對詭異古墓、破解千年謎團的關鍵!
興奮之餘,一陣更強烈的眩暈和虛弱感襲來。他現在的身體狀態太差了,發燒未退,饑腸轆轆。當務之急,是養好身體。
他將古鏡小心地貼身藏好,感受著那絲微弱的清涼氣息仍在緩緩滋潤著身體。這時,趙大嫂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棒子麵粥和一碟鹹菜走了進來。
“九歌,快趁熱吃了,發發汗就好了。”
“謝謝嫂子。”張九歌接過碗,溫熱的感覺從掌心傳來。他看著碗裡金黃的粥,心中五味雜陳。
穿越而來的驚恐和茫然稍稍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重的現實感。這是一個物質匱乏但人情味尚存的年代,他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落魄青年。前路漫漫,凶險未知,但至少,他有了這麵神秘的古鏡,有了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和眼光。
活下去,然後,找到這個世界的“劇情”,找到那幾個人,或許,也能找到自己穿越的真相,甚至……回去的可能?
他低下頭,慢慢喝著那碗粗糙卻溫暖的棒子麵粥。胸口的古鏡貼著皮膚,傳來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仿佛在提醒他,一切才剛剛開始。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大雜院裡傳來各家各戶的炊煙和嘈雜聲。屬於張九歌的,在這個光怪陸離的鬼吹燈世界的七十年代生活,正式拉開了序幕。而明天,潘家園,將是他踏出的第一步。他有一種預感,在那裡,他將會遇到一些改變他命運的人和事。古鏡已然初鳴,更大的波瀾,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穿越鬼吹燈:我是觀山太保請大家收藏:()穿越鬼吹燈:我是觀山太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