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裡的約定,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張九歌心中漾開層層漣漪。野人溝,鬼吹燈傳奇的起點,如今也將成為他在這波瀾壯闊世界中的第一個腳印。興奮、忐忑、還有一絲對未知危險的警惕,交織在他心頭。
胡八一做事雷厲風行,既然定了方向,便不再耽擱。他對張九歌說:“九歌,你這身子骨是當務之急。這幾天你什麼都彆想,好好靜養。我和胖子去準備必要的家夥事兒。等你能跑能跳了,咱們立刻動身。”
王胖子也拍著胸脯:“沒錯!九歌兄弟,你就安心養著!吃的用的,胖爺我給你弄點好的補補!下墓可是力氣活,沒個好身板可不行!”
張九歌心中感激,知道這是實話。他現在這狀態,彆說下墓,走遠路都成問題。“那就麻煩胡大哥和胖子哥了。我儘快把身體調理好。”
大金牙在一旁插話道:“胡爺,王爺,張兄弟,你們要是去野人溝,得多加小心啊。我鋪子裡那塊青銅甲片,越琢磨越覺得邪門。要不……你們出發前,再去看看?萬一能看出點啥門道呢?”
胡八一想了想,點頭道:“也好。九歌見識廣博,說不定能看出些我們忽略的東西。那就明天吧,九歌你要是覺得能行,明天上午去金老板鋪子碰個頭。”
“好。”張九歌應承下來。
四人又簡單商議了幾句,便各自散去。胡八一和王胖子要去籌措資金和裝備,大金牙回鋪子,張九歌則拖著疲憊卻興奮的身體,回到了南鑼鼓巷那間破舊的小屋。
接下來的幾天,張九歌幾乎足不出戶。他謝絕了趙大哥介紹的零活,專心致誌地休養。靠著那碗戰國銅牌換來的一點錢他最終還是通過大金牙的關係,以三塊錢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專收銅器的愛好者),他買了些細糧和雞蛋,勉強改善了一下夥食。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充足的時間來研究兩樣東西:觀山藏玄鏡和腦海中的觀山太保傳承。
古鏡的運用越發熟練。他發現,在精神專注、身體放鬆的狀態下,鑒古能力的消耗會有所減少,而恢複速度則會加快。他反複練習,試圖更精細地控製精神力的輸出,就像調節水龍頭的大小一樣。同時,他也開始嘗試那更為玄妙的“望氣”之術。
白天,他坐在窗前,透過古鏡觀察大雜院。人氣、煙火氣、角落裡積聚的陰濕穢氣……種種氣息依舊淡薄,但在他持續的凝神觀察下,漸漸變得清晰可辨。他甚至能隱約感覺到不同人身上散發出的微弱“氣場”,比如趙大哥的淳樸厚重,趙大嫂的勤勞溫和。晚上,他嘗試仰望星空,但以他目前的能力,還無法觀望山川地脈之氣,隻能感受到一片混沌的夜空和腳下大地沉渾的脈動,但這已讓他心潮澎湃。
至於觀山太保的傳承,更像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寶庫。除了他已經展現的鑒物、察氣知識,還有大量關於曆代墓葬形製、機關破解、風水定穴、甚至驅邪避凶的秘法口訣。這些知識龐雜深奧,許多需要配合特定的手訣、步法或是法器比如古鏡)才能發揮威力。他如饑似渴地吸收著,尤其重點記憶那些關於金元時期墓葬特點和常見機關的消息兒。
他知道,時間有限,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當務之急,是掌握那些可能在地下用到的保命知識和技能。
期間,王胖子來過兩次,一次是送來一小包紅糖和幾個蘋果,說是給張九歌補身體;另一次是興衝衝地拿來一把鏽跡斑斑的傘兵刀,說是淘換來的“神兵利器”,讓張九歌幫忙看看。張九歌用古鏡一照,發現是抗戰時期的美軍製式裝備,保養不善,但材質尚可,簡單打理後防身勉強能用。他如實相告,王胖子雖然有點失望不是古董,但對傘兵刀本身還是很滿意,美滋滋地拿走了。
胡八一也來過一次,主要是看看張九歌的恢複情況,並簡單聊了聊準備的進展。他說搞到了幾把不錯的工兵鏟,還有一些繩索、蠟燭、火柴、乾糧等必需品。提到錢的問題時,他語氣有些含糊,隻說想想辦法,讓張九歌不用擔心。張九歌猜測,他們可能動用了複員費或者找了彆的門路。
轉眼到了約定去大金牙鋪子的日子。張九歌的身體雖然還未完全康複,但已經不再發燒,力氣也恢複了大半,至少正常行走無礙。他換上一身稍微乾淨點的舊衣服,揣好古鏡,出了門。
大金牙的鋪子不在潘家園市場裡麵,而是在附近一條相對安靜的小街上,門臉不大,掛著一個不起眼的“金石閣”牌匾。張九歌到的時候,胡八一和王胖子已經在了。
“九歌兄弟,氣色好多了!”王胖子眼尖,首先打招呼。
胡八一也點點頭:“看來恢複得不錯。”
大金牙熱情地將三人迎進店內。鋪子裡麵不大,東西擺放得卻井井有條,多是一些瓷器和雜項,牆上還掛著幾幅字畫,環境比潘家園地攤要雅致不少。
寒暄幾句後,大金牙小心翼翼地從櫃台底下取出一個紅布包,層層打開,露出了那塊所謂的青銅甲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甲片約有成人巴掌大小,呈不規則的弧形,邊緣有破損,表麵覆蓋著厚厚的、顏色發暗的銅鏽,確實散發著一股濃重的土腥味和一種難以言喻的陰冷氣息。甲片中央,刻著幾個扭曲的符號,似字非字,似圖非圖,透著一股子詭異。
“就是這東西。”大金牙指著甲片,“幾位仔細瞧瞧,我總覺得它邪性得很,晚上放在店裡,都覺得涼颼颼的。”
王胖子湊近看了看,縮了縮脖子:“是夠瘮人的,這符號跟鬼畫符似的。”
胡八一神色凝重,拿起甲片仔細端詳,又用手指摸了摸上麵的符號,沉吟道:“這鏽色和質地,年代肯定不短了。這符號……我越來越覺得眼熟,肯定在那半本書裡見過類似的,好像跟某種古老的祭祀儀式有關,或者是……用來鎮壓什麼東西的符咒。”
張九歌沒有立刻上手,而是先集中精神,運轉望氣之法,透過古鏡看向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