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蘇淩,你這張嘴啊,是不是騙過不少女孩子?”
白兵語氣像是責備,
但眼角眉梢間的笑意卻透露了她真實的心情。
蘇淩一臉無辜地回答:“還真沒有……通常都是我被女孩子騙。我這人太老實,動不動就被騙走感情。”
“信你才怪!”
……………………
求訂閱!求月票!求鮮花!求評價票!!
第章、打造成新的標杆
蘇淩本來以為,
進了《一個人的武林》這樣港島班底的劇組,
又身懷【武戲宗師】的本事,
他應該能大展拳腳,
好好表現一把。
誰知道,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如今拍功夫片,和以前相比已經大不相同。
比如進組第五天,就開始拍他和甄子單的對打戲。
劇本裡寫的是
拳拳到肉、近身纏鬥的場麵。
可實際拍攝卻是這樣:
蘇淩躺在墊子上,假裝和夏侯武搏鬥,對著空氣“咻咻咻”一陣揮拳!
而甄子單則半蹲著,假裝麵前是封於修,對著空氣“砰砰砰”一頓猛打!
等到後期電腦上一合成,
一段夏侯武與封於修近身肉搏的武打戲,
就這麼完成了!
蘇淩拍完一臉茫然:“這就結束了?”
“對,結束了……”
導演陳得森滿意地點點頭,順便誇了一句:“蘇淩,你這功夫底子真不是吹的,對著空氣揮拳都能打出這麼強的力量感。”
甄子單既是電影的男主角,也擔任動作指導。
當然……港島最不缺的就是武指。
所以《一個人的武林》陣容豪華,一共配備了五位武術指導。
除了甄子單,
還有七小福中的元彬、元華兩兄弟,以及董偉和梁小雄。
梁小雄在圈內也是赫赫有名的武術指導,
曾與洪金寶合作擔任《葉問》的武指,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此外,
他還有一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巨星哥哥——梁小龍。
在1970年代,梁小龍與李小龍、成龍、狄龍並稱“香港四小龍”。
原版《功夫》中的火雲邪神正是由他飾演。
身為動作指導之一的甄子單,此刻正在前看回放。
聽到陳得森讚揚蘇淩,他點頭附和,“蘇淩的身手確實出色,這樣拍攝似乎沒能完全展現他的才華...”
蘇淩順勢提出建議,“我們可以重新拍攝,像你的《導火線》一樣全程實拍,從多個角度呈現這段打鬥的精彩刺激!”
讓甄子單躋身國內頂尖打星之列的電影無疑是《葉問》。
但蘇淩最偏愛的一部甄式作品卻是《導火線》。
片尾甄子單與鄒兆瀧近十分鐘的打鬥場麵,堪稱經典。
在蘇淩心中,這段戲足以位列動作戲前五!
相比內斂的葉問,蘇淩認為《導火線》中拳拳到肉、貼近實戰的風格,才是甄子單的真正強項。
聽到這裡,甄子單心中一動。
他的巔峰來得遲,去得快。
與李聯傑同齡的他,直到四十多歲才被稱為“功夫巨星”。
由於在好萊塢缺乏影響力,這一稱號常遭網友質疑。
《葉問》之後,甄子單揚眉吐氣,也曾希望借此勢頭,成為能與程龍、李聯傑比肩的頂級巨星。
可惜...本以為《葉問》是起點,沒想到竟是巔峰。
此後,內地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功夫片卻日漸式微。
甄子單近年來的幾部作品無一例外全部失利。
就在上個月,他主演的《冰封俠》與《素雞》同期上映,兩億製作成本,周票房竟不足百萬。
一周的成績還不如彆人一天。
慘敗到極致!
甄子單心有不甘,渴望通過一部新功夫片證明自己仍能打,仍有票房號召力!
因此,蘇淩提出實拍,他頗為心動。
然而,未等他開口,陳得森率先否決,“不行,實拍風險太高,萬一你們倆誰受傷,劇組的損失將以千萬計,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作為導演,陳得森有自己的考量。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創造了許多奇跡,但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限製。
以往拍電影,摔傷胳膊腿腳不算大事。
如今,卻擔心有人借題發揮,影響電影口碑,甚至導致影片無法上映。
陳得森勸道:“我明白你們倆都是習武之人,難得遇到對手,心癢難耐。但時代不同了,能在電影裡拍些打鬥已屬不易,現實中...安全第一!”
“子單,你還記得拍《導火線》時,劇組演員接連受傷,鄒兆瀧甚至因為那部戲對外宣稱再也不敢接港島電影了。”
“那時演員受傷賠償較低,現在若出意外,製作成本將成倍增加!”
《導火線》原定片名為《破軍》。
“破軍星”是北鬥七星中的一顆,在古籍中被稱作“耗星”,這個“耗”字象征著強大的破壞力。電影男主角馬軍的名字,其實與這個片名更為契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