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脊背發涼,冷汗沁出。
但今日不同往昔。
當今天子,並非沉迷方術之主。
朱元璋出身田畝,起於亂世,一刀一槍打出江山。
他不信仙,不拜神,隻信手中刀與民心向背。
在他看來,人皆有死,草木榮枯,天道如此。
可此刻,這兩個字傳入耳中。
縱然不信,他的瞳孔仍不可抑製地收縮。
心頭掠過一絲異樣,如同寒風吹過荒原。
那本冊子靜靜躺在少年手中,厚實沉重。
裡麵寫滿了古怪術語,字字如謎。
就連他自己,也無法全然參透。
翻閱過那些大孫留下的“主觀性話語”之後,他便不再細看。
將那冊子交到了朱允熥手中。今日所圖,是以這本《基礎教育手冊》,為大明官吏開一扇新窗,讓他們知曉大孫早已鋪就的學路。
誰曾想,其中一頁提及的《自然生物學》,竟隱隱指向延年益壽,乃至不死之境?
“允熥!”
“說清楚些!”
朱標終於從驚愕中回神,見滿殿文武神色各異,有的張口結舌,有的目光灼熱,便立刻催促。
朱允熥卻苦笑搖頭。
“父親,這書中關於《自然生物學》的內容極少,僅此一段。”
“它並非當前主修之學。”
“書上講得很明白:要研習此道,須先有物質根基,且對天地萬象——無論宏大還是細微——皆需具備相當眼界,方可入門。”
“而這門學問,或將仰賴我大明學者與醫者合力探求。”
“大哥提到,醫者本就識百草、通陰陽五行,或許正是此學的擔綱之人。”
“但在此之前,物理學與化工學必須先行奠基。”
話音落地,他原以為眾人會流露惋惜之情。
未曾料到,眾臣麵容更顯呆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些人嘴唇輕顫,幾乎說不出話來。
一名翰林學士從齊泰身後站出,聲音發抖。
“三殿下……您的意思是,所謂永生雖不敢想,但延年益壽……真能借由這門學問實現?”
此人正是方才隨方孝孺慷慨陳詞的一位。
此刻卻全然不顧姿態,隻盼得一確答。
“自然!”朱允熥斷然點頭,“大哥所言,何曾虛妄?”
“《自然生物學》,乃是探究天地間一切生命之學。”
“它立足於物理學與化工學之上,是二者孕育而出的新知。”
他繼續翻頁,忽然停在一處陌生詞彙前。
“顯微鏡。”
“書中寫道:化工學與自然生物學,皆離不開此器物。”
“而此物的原理,又牽涉物理學。”
“甚至……”
他讀到下一行,呼吸一緊。
“書中指出,某類物理現象,竟與孔聖人當年遭遇的難題——《兩小兒辯日》——如出一轍!”
“什麼?”
“《兩小兒辯日》?”
朝堂霎時再起波瀾。
話題仿佛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
“這兩者竟有關聯?”
“如此看來,物理、化工、自然生物三者,莫非是我大明必行之路?”
“可我們連聽都沒聽過這些名字,更彆提親眼見過。”
“科舉製度即將變革,莫非皇長孫真正的布局,早在此處便已埋下?”
“三門新學,皆指向天地萬物的真實麵貌。”
“物理學——揭示日月運行、山川流轉的內在法則。”
“化工學——深入微塵之間,探尋物質生成與變化的根本奧秘。”
“生物學——直指生命起源,甚至觸及不朽之謎。”
“倘若這三者真能讓人洞悉世界本質,那未來之變,便不可阻擋。”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